董捷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副教授

董捷,男,1980年4月生於浙江杭州,黑龍江寧安人。200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08年6月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史論系,獲博士學位。同年8月留校,任中國美術史專業教師。后擔任藝術人文學院黨總支委員、工會青工委委員。2010年9月20日兼任藝術人文學院分團委副書記。 2010年12月晉陞為副教授。

個人簡介


多年來隨業師範景中教授從事中國古代版畫史研究,著有《明清刊〈西廂記〉版畫考析》、《明末湖州版畫創作考》等。2010年—2011年在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學。在美期間,完成了《燕雲讀書札記:晚明版畫史文獻新證二則》、《風格與風尚:凌濛初〈北紅拂〉雜劇及明末版畫創作中的競爭》、《綺席停歌改新妝:從〈紅拂記〉插圖看萬曆中期南京的戲曲刊刻與版畫創作》等論文。多次在中國美院開設《京劇欣賞入門》、《歐洲藝術博物館》等課程。在《新美術》、《美術》、《美苑》、《中國美術館》、《北京服裝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論文入選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主辦的首屆《中國美術研究年度報告》。教學成果“中國美術史教學科研一體化模式的實踐”於2009年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0年主持的研究項目《圖像文獻的互動:明末浙江戲曲版畫刊刻與出版文化研究》獲浙江省教育廳立項。獲得2010年中國美院優秀班主任稱號。是中國美術學院十佳青年教師。

遊歷心得


2012年6月26日,一段“遊歷歐美100座藝術博物館心得”的長帖在網上引起眾人的關注。帖子里,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副教授董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人們細說他對法國巴黎三大館、德國柏林博物館島、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等100座歐美博物館的觀后感,令人讀後意猶未盡,心生嚮往。
兩次去歐洲,還在美國做了1年的訪問學者,董捷在遊歷百座歐美博物館后的呼籲更引人思索:如果人們想要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底蘊,就一定要去當地博物館轉轉,這樣心中才會出現一份這座城市的文化地圖
是什麼原因,讓董捷有此呼籲?難道他僅僅感慨於歐美博物館的魅力嗎?“古代各個國家最重視的是城門和教堂,如今飛機場取代了城門,博物館則替代了教堂,它們都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文化特色與品位。”董捷說,博物館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象徵,如何讓國內觀眾與博物館更好地交流,非常重要。
教育(educ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豐富(enrichment),這條“3E原則”是國外博物館對觀眾行使的基本功能。以歐美各國經驗而言,從保存人類文明、提高國民素質、樹立國家形象的角度出發,藝術博物館應該是博物館中最重要的門類。這一特點在美國的博物館尤為明顯,無論你去大都會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大小觀眾面對展品席地而坐輕聲交談的場景隨處可見。“在歐美國家,周末去博物館已經成為許多知識分子,甚至是普通民眾的習慣,一些老派的觀眾在參觀展覽時還會特地換上正裝,以示莊重。”
“因為工作關係,我曾到過歐美的許多博物館,也看到許多讓我思考的場景。”董捷回憶道,“相比於國外觀眾的專業性,許多國內觀眾只會打著閃光燈拍照和大聲喧嘩,即便是在看展覽,也根本不知道在看什麼,走馬觀花,轉悠一會兒,就忙著隨導遊前去購物。”
不僅國外旅遊如此,即便是在首都北京,不少遊客同樣面臨著因為文化、歷史、民族感受的缺失而出現的泛泛旅遊等問題。走過北海,耳邊不會響起“讓我們盪起雙槳”的歌聲;路過五四大街,也不知道這條街名的出處;到了首都劇場,同樣不清楚這是北京人藝的大本營。
於是,董捷在美院開設了一門“歐美博物館之旅”的選修課,每節課講一兩個城市的歐洲博物館。從2008年任教至今,這門課一直深受學生喜歡。
在不斷的遊歷和思考中,董捷發現,與國外博物館以受眾為中心思考多樣的展覽相比,提倡宣教式展覽的國內博物館在如何貼近觀眾、吸引觀眾方面顯然還有很多路要走。“在國外的博物館中,即便是只有幾件展品的小型特展,也會有專業的策展人為其策劃布展,而他們腦子裡考慮的都是如何讓觀眾走進藝術品,繼而走進策展人想要表達的主題世界。為此,他們甚至不惜修改展廳格局。而國內博物館缺乏具有藝術史背景的專業策展人,文博工作者往往著眼於考古、收藏和研究,對展陳重視不夠。”
董捷說:“國內博物館首先應考慮觀眾到底要看什麼,而不是單純為展覽而展覽,免費開放只是渠道之一,不僅要讓觀眾走進博物館,更要讓他們沉浸到文明和文化的世界中去。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