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
蒲寧創作的自傳性長篇小說
《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是蒲寧的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27年至1933年,歷時七年之久。這部小說以主人公阿爾謝尼耶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基本線索,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著重表達“我”對大自然、故鄉、親情、愛情和周圍世界的感受,表現了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和心路歷程。
本書以主人公阿列克謝·阿爾謝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基本線索,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著重表達“我”對大自然、故鄉、親人、愛情和周圍世界的感受。因此,關於這部作品的體裁,評論界一度眾說紛紜。作品發表之初,就有人認定這是作家個人的“自傳”,但布寧本人卻斷然否定了這一說法,強調它首先是一部文學作品。後來,確認這是一部小說的意見逐漸佔了上風,但稱它為“藝術性自傳”或回憶錄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些作家評傳和文學史著作將這部作品視為長篇小說,崇拜布寧的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卻把它稱做中篇小說,但又認為它和一般的中篇小說有所不同。帕烏斯托夫斯基寫道:“我依舊把《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稱為中篇小說,儘管我同樣有權把它稱為史詩或者是傳記。……在這一部嘆為奇觀的書中,詩歌與散文融為一體,它們有機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創立了一種新穎的、絕妙的體裁。”當代的一位俄羅斯評論家則說:這部作品“有點兒像哲理性的長詩,又有點兒像交響樂式的圖畫”。更值得注意的是,布寧自己在《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稱這部作品為“筆記”。
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他1870年生於 一個破落貴族家庭,青少年時代是在農村莊園裡度過的,由於家境中落,中學沒有畢業便被迫輟學,自謀職業,生活十分坎坷。進入文壇后,蒲寧的社交活動增多了,思想視野開闊了。他很早結識了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捷列肖夫等大作家。正是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他走上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蒲寧的創作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后。革命后,1920年僑居巴黎。國外他繼續進行寫作,主要作品有《米佳的愛情》、《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幽暗的林間小徑》等,並於193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但是他的創作鼎盛時期是在國內,主要是20世紀初的前20年。早期作品除大量詩歌外,還有散文小說。俄國1905年革命后,他的創作思想日臻成熟,寫出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鄉村》等,《鄉村》的問世曾引起不同的社會反響。客觀的地說,批評界對蒲寧作品的爭議,即反映了評論家們審美視角的不同,也折射出蒲寧本人創作思想和世界觀的矛盾性和複雜性。蒲寧的部分作品,寫的都不外是破落貴族、新改變的暴發戶——富農、貧窮落後的庄稼人、流浪漢等,一句話,所描繪的都是正在沒落的貴族生活和破敗的宗法制社會圖景。蒲寧堅決反對十月革命。從1917年夏天起席捲全俄的革命運動使他陷入極度的惶惑和痛苦之中。1929年他離開了祖國,僑居巴黎。
譯者序
短篇小說
韋爾卡
娜塔利
馬德里特
塔尼婭
愛情法則
呼氣如蘭
舊金山來的先生
中篇小說
米佳的愛情
長篇小說
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
附錄2:受獎演說
附錄3:蒲寧創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