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喏
古代的交際禮俗
唱喏,古代的一種交際禮俗。指男子 揖,並口道頌詞。宋代已流行。用於下屬對上級、晚輩對長輩,即給人作揖同時揚聲致敬。原為應答之聲,東晉時氏子弟用以為禮,當時人頗以為異。后乃遍用之。唐裴鉶《傳奇·崔煒》:“女酌醴飲使者曰:崔子俗歸番禺,願為挈往,使者唱喏。”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八:“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今所謂喏,乃始於江左諸王。
第二回王進見高俅,“參見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個喏,起來立在一邊”。第三回魯提轄在潘家酒樓上喝酒,“酒保唱了喏”。第四回鄭屠看時,見是魯提轄,慌忙出櫃來唱諾道:“提轄恕罪”。第七回林沖在白虎堂見高俅,“執刀向前聲喏”。第十一回林沖見王倫,也是“向前聲喏”。第十六回楊志見梁中書,“叉手向前,稟道”。第二十四回武松見潘金蓮,“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那婦人向前扶住”。潘金蓮失手滑竿打了西門慶,“叉手深深地道個‘萬福’”。第二十五回何九叔見武松,“叉手道”。第三十回“武松到廳下,拜了張都監,叉手立在側邊”。小說中的唱喏也有不同,如第二十四回西門慶初見潘金蓮,王婆笑他“卻才唱得好個大肥喏”,第二十六回“武松唱個大喏”,第三十八回宋江等四人“大家唱個無禮喏”。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寶見毛太公,“聲了喏”,樂和“看著顧大嫂唱個喏”。第五十五回湯隆“叉手向前,說出這般軍器和那個人來”。第五十九回宋江向宿太尉“躬身唱喏”。第七十四回李逵到壽張縣做假知縣,“兩個吏員出來廳上,拜了四拜,跪著道:‘頭領到此,必有指使。’”“公吏人來,擎著牙杖、骨朵,打了三通擂鼓,向前聲喏”。第八十一回,“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為的是壓住李師師的“一點邪心”。
結論:古代的“唱喏”,為站立禮,分躬身和直立,兩手抱拳作揖。
亦作“唱諾”。
出聲答應。
亦作“唱諾”。
1.古代男子所行之禮,叉手行禮,同時出聲致敬。
2.舊時顯貴出行,隨從在前面吆喝開道,令行人迴避。
方其時,唯王氏子弟為之。故支道林入東見王子猷兄弟還,人問諸王如何,答曰:‘見一群白項鳥,但聞啞啞聲。’即今諾也。”王子猷,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開茶坊的王二拿著茶盞,進前唱喏奉茶。”宋以下,又成為貴者起動時侍從大聲唱贊的通稱。《老學庵筆記》卷二:“先君言,舊制朝參,拜舞而已,政和以後,增以喏。然紹興中余造朝,已不復喏矣。淳熙末還朝,則迎駕起居,合門亦喝‘唱喏’,然未嘗出聲也。”明周祈《名義考》卷六:“貴者將出,唱使避己,故曰唱喏。”
[客家俗語] 唱喏(yā)
客家人多神崇拜,崇拜土神、山神、河神、灶神,也崇拜家神祖先,但比較起來,客家人敬祖的觀念更強。祭祖是為了緬懷祖先的恩德和艱苦創業精神,並祈望先祖庇蔭後世子孫,同時也通過祭祖以凝聚全族子孫的向心力。客家人這種崇先報本、尊祖敬宗的意識代代相傳,充分體現儒家文化和精神。
祭祖有祠祭、家祭和墓祭,舊時,大型的祭祖都有著龐大隊伍和莊重的禮儀,有禮生、司樽及各種司事人員,甚至還有奏樂者。
唱喏(yā):原指古人見尊長,雙手作揖,口念頌辭的行為。客家人則加以引申應用,作為祭祀用語。舊時,祭祀儀式隆重,祭祀時由主司唱讀祭文,並引導參祭人員拜祭,祭祀者如同親聆先祖教誨,體現客家人敬重先祖之誠,這種方式客家人亦謂之“唱喏”。這裡有一組祭祀主司唱讀祭文的例子:“主祭裔孫就位,配祭裔孫各就位,司事者各司其事。奏樂。跪。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祭酒。獻酌,再獻酌,三獻酌。”等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宗族眾祭的方式淡化,“唱喏”儀式趨於簡化,久之,“唱喏”成了一般敬神與祭祀用語,最終把持香、念佑語、鞠躬致拜的基本過程都叫“唱喏”。喏,普通話讀ré,客家話讀yā(音:也),其發音規律如同把“惹”讀成ngiā,韻母均由e變成a。
別人個廳下唔曉“唱喏”---意指一旦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便無所適從。客家人的圍屋或大屋的上廳都是擺神位的地方,供大家敬神之用,“廳下”即廳里。例如:
昨晡日小王做生日晚會,叫涯去幫手,可是,別人個廳下唔曉“唱喏”,涯幫倒忙,搞得手忙腳亂。
“唱喏”是客家人敬神和祭祀的專用語,非常獨特,深具儒家文化的痕迹,是古老客家文化的語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