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穹”防禦系統
全天候、機動型火箭攔截系統
以色列“鐵穹”反火箭彈系統由以色列國有軍火企業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研發,主要用於攔截“喀秋莎”和“卡桑”等射程在5公里至70公里之間的短程火箭彈。據《防務新聞》2010年11月29日透露,韓國還看上了以色列正在測試的“鐵穹”防空系統。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國防採購事業局已要求國會批准約56億韓元專款,購買“鐵穹”系統對付朝鮮的122毫米火箭炮。以軍2012年3月27日在南部城市貝爾謝巴附近部署了第一套“鐵穹”防禦系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巴拉克此後多次強調,民眾不能對“鐵穹”系統的防護有效性抱有“幻想”,它並不能徹底解除火箭彈的威脅。截止2012年4月,“鐵穹"系統總共攔截了93枚火箭彈。
2021年5月17日消息,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在過去一周內已向以色列發射超過3000枚火箭彈,以色列軍方稱“鐵穹”防空系統已成功攔截了1210枚火箭彈。
火箭彈襲擊目前被以色列視為主要安全威脅之一,尤其是在其與加沙地帶相鄰的南部地區和與黎巴嫩接壤的北部地區。以色列打算運行一套三個層面的火箭彈和導彈防禦體系,這套體系除“鐵穹”系統外,還包括用於攔截中程火箭彈的“大衛彈弓”系統和應對遠程導彈的新型“箭”式反導系統。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5月要求國會向以色列提供2.05億美元資金,資助以方研製“鐵穹”系統。7月開展的一系列測試中,“鐵穹”與其他防空系統協作,同時擊落來自不同方向的火箭彈。以色列國防部門7月19日完成了對“鐵穹”反火箭彈系統的最終測試,計劃於2010年11月正式部署兩個裝備“鐵穹”系統的導彈連。
2021年9月23日,美國眾議院以420票同意、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法案,將提供10億美元支持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
以色列目前有意將這項技術賣給其他國家以收回投資成本,目前美國、英國、伊拉克和阿富汗國家已分別表示有興趣購買。
2021年9月23日,美國眾議院以420票同意、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法案,提供10億美元支持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
據《防務新聞》2010年11月29日透露,韓國已經購買“鐵穹”系統,因為在2010年11月23日的炮戰中,朝軍投入的122毫米40管火箭炮展現了巨大威力,該炮能在十幾秒內打完40枚火箭彈,迅速對指定區域進行快速火力覆蓋。
韓國軍方中意的“鐵穹”系統就是對付122毫米火箭炮的利器。以色列研發該系統的思路是通過不計成本地投入換取安全,用導彈防範真主黨火箭彈襲擊,在以色列上空打造一件“鐵布衫”。據報道,每套“鐵穹”系統有6個發射台,每個發射台配備20枚小型導彈,能攔截射程5公里至70公里的火箭彈以及迫擊炮彈。以色列已在今年11月前部署了兩個“鐵穹”作戰單位,它們由車輛牽引,可以部署在邊界任何地方。該系統能計算來襲目標的彈道,發射導彈迎擊威脅較大的目標,放過預計落入人口稀少地帶的炮彈。路透社援引分析師的話稱,“鐵穹”系統一次攔截成本大約1萬至5萬美元,而朝鮮火箭彈的成本低至500美元,因此並不划算。不過韓國官員指出,如果朝鮮動用“溫壓火箭彈”襲擊,要使人口稠密的韓國避免重大傷亡,購買“鐵穹”絕對必要。
“鐵穹”系統在偵測到火箭彈來襲后,能在不到一秒時間內根據彈道、天氣等條件綜合測算,判斷火箭彈落點,只對射向城鎮等有價值目標的火箭彈實施攔截,對打在空地的則不予攔截。“鐵穹”系統不僅能精確攔截目標,而且有效區分來襲危險程度,最大程度上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拉斐爾公司網站介紹,“鐵穹”能在多雲、下雨、塵暴、霧霾、夜間等條件下有效攔截射程70公里內的短程火箭彈和155毫米榴彈炮炮彈。
火箭彈襲擊為以色列主要安全威脅之一,尤其是在與加沙地帶相鄰的南部和與黎巴嫩接壤的北部地區。
在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期間,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向包括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在內的以色列北部地區發射了大約4000枚火箭彈(絕大多數為短程的“喀秋莎”火箭彈),造成了44名平民死亡,迫使25萬以色列人被疏散至其他地區,同時大約有100萬以色列人不得不躲進帳篷或者防空設施。
在以色列南部地區,從2000年至2008年,哈馬斯從加沙地帶總共向以色列發射了超過4000枚火箭彈和4000發迫擊炮彈,大多數是用射程更遠的122毫米發射器發射的“卡桑”(Qassams)火箭彈,將近100萬生活在以色列南部的以色列人在其火力覆蓋範圍之內。這對以色列安全形勢造成極大威脅。
2007年2月,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斯選擇“鐵穹”防禦系統作為以色列國防軍應對短程火箭彈襲擊的方案。從此,這項耗資2.1億美元的項目由以色列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和以色列國防軍共同完成。“鐵穹”防禦系統自研發之日起即被以色列國防部門寄予厚望,但以內部對其成本和有效性存在爭論,使得軍方在2010年完成系統測試后遲遲沒有部署。
2011年3月份以來以巴雙方衝突升級,據以方統計,加沙的武裝人員在此期間發射了近百枚火箭彈,造成數人受傷,多處房屋受損。以南部居民和媒體批評政府和軍隊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防禦火箭彈襲擊。在巨大的公眾壓力下,以軍3月27日在南部城市貝爾謝巴附近部署了第一套“鐵穹”防禦系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巴拉克此後多次強調,民眾不能對“鐵穹”系統的防護有效性抱有“幻想”,它並不能徹底解除火箭彈威脅。截止2012年4月,“鐵穹"系統總共攔截了93枚火箭彈。
2010年3月27日,以色列在南部城市貝爾謝巴附近部署了第一套“鐵穹”反火箭彈系統。這套系統最多可裝備60枚火箭彈攔截器,可用於攔截射程在4至70公里之間的火箭彈。整套系統能根據需要在地面移動。
以色列空軍防空部門負責人多龍·加維什紹說,以色列還計劃在本周晚些時候在阿什克隆附近部署第二套“鐵穹”系統,但還需要再部署至少3套才能全面抵禦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的火箭彈襲擊 。
“鐵穹”系統主要由三個部件組成:偵測跟蹤雷達、戰鬥管理與武器控制系統(BMC)和導彈發射單元。
“鐵穹”配備的雷達為EL/M-2084多任務雷達,是一種有源相控陣雷達,由以色列宇航工業公司埃爾塔系統分公司研發,被以軍稱作RAZ,雷達安裝在六輪卡車的後部。該雷達能夠對從黎巴嫩或加沙地帶攻擊以色列領土的所有高彈道火箭彈或導彈進行預警,可探測、跟蹤和預測來襲迫擊炮彈及火箭彈的軌跡,並精確計算出每種威脅的空間位置。雷達識別系統具有良好的判別能力,能分辨出哪些來襲的火箭彈可能落入人口稠密地區,從而迅速地控制攔截彈實施精確攔截。
“鐵穹”防禦系統
EL/M-2084多任務雷達,實際不但是搜索雷達,也是導彈制導雷達,該雷達對火炮彈丸的探測距離為100千米,對飛機和導彈的探測距離為350千米;目標處理能力為每分鐘200枚炮彈(在50千米距離上的定位誤差CEP為125米),對飛機和導彈的目標處理能力為每分鐘1200個;覆蓋範圍(方位)在扇掃模式下為90°,在旋轉模式下為360°;高低範圍為±40°。該雷達可完全集成到以軍的“獵手”(Tzayad)數字化陸軍項目中。試驗已經證明該系統具有在導彈發射后20秒的時間內傳輸目標精準坐標的能力。
控制核心部件由以色列mPrest Systems軟體公司專門為拉斐爾公司開發。作戰系統(BMC)雷達探測的目標彈道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計算預計的彈著點,對探測到的目標進行攔截分配,在攔截導彈的飛行過程為其提供目標彈道的更新信息。BMC系統能夠對威脅優先排序,首先迎擊威脅較大的目標,如果BMC系統確定來襲彈藥將墜落在無人區域,就不會發射攔截導彈。整套系統也安裝在卡車上,其實這種作戰系統學問很大,比如得快速計算出那枚火箭有威脅,值得攔截,另外,曾經遇到過如何避免誤傷民航飛機的問題,後來以色列人通過一個實時信息傳輸系統,及時掌握本國軍民用飛機的實時動態,解決了這一問題。
該裝置單元裝有20枚拉斐爾公司製造的塔米爾(Tamir)攔截導彈,該導彈裝有光電感測器和轉向尾翼,機動性能極高。每套“鐵穹”配備6部發射裝置,每個發射裝置攜帶約20枚“塔米爾”小型雷達制導導彈,能同時對付不同的目標。導彈攜帶助推火箭發動機,可在攔截時為導彈提供額外的動力。導彈配有光電感測器和轉向舵,從而使導彈具有高機動性。導彈長3米,質量90千克,直徑160毫米,安裝有“命中即摧毀”戰鬥部,攔截目標時基本上採用“命中殺傷”攻擊方式。傳統的爆炸方式產生的碎片會對民宅和莊稼造成一定的破壞,而“命中殺傷”的攻擊方式將儘可能地將目標擊落在更遠的地方,避免彈片殘骸墜落到以色列的城市中。同時彈頭上還裝有近炸引信,一旦導彈沒有擊中目標,在與目標交錯的瞬間,該觸發裝置可引爆彈頭將目標擊毀。導彈在飛行中接受地面的中段制導,裝備的射頻(RF)導引頭負責終段制導。
“鐵穹”名稱本身會令人聯想一個保護罩罩住一座城市。對來襲的短程火箭彈或迫擊炮彈,它會發射導彈攔截,空中摧毀目標。每套“鐵穹”系統主要由一部識別來襲目標的火力控制雷達和一個攜帶型導彈發射裝置組成。這一系統機動性強,幾個小時內可轉移和重新組裝。每套系統配備數十枚高機動性導彈。IHS簡氏信息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每枚導彈長3米,直徑大約15厘米,重90公斤,射程4至70公里。彈頭據信可攜帶11公斤高爆炸藥。
首先雷達偵測到火箭發射並跟蹤其彈道,然後由戰鬥管理與武器控制系統(BMC)根據偵測數據計算落點,以確定其對設定地域是否存在威脅;當確定威脅存在後,發射攔截導彈,在火箭彈落地前將其引爆。通常,一個發射連的防禦地域可達150平方公里。
“鐵穹”系統可以攔截最大射程70公里的短程火箭彈和155毫米榴彈炮彈,據拉斐爾公司介紹,該系統可以全天候、在各種氣象條件下都有效,可同時對多個目標做出反應。系統裝備由於都安裝在卡車或拖車上,機動性較強,可在12小時內迅速部署到發射陣地,對戰略性基礎設施、人口密集區或關鍵性軍事目標實施保護。一旦天線完成部署,數據鏈與指揮中心有效連通,“鐵穹”即可在2分鐘內發射導彈。
“鐵穹”系統的交戰時間非常短,在敵方火箭彈發射后5秒內,系統的雷達就能發現目標,同時將這一信息發送給BMC系統,並在5秒后就能建立一套可靠的目標跟蹤路徑。敵方火箭彈發射約15秒后,攔截導彈發射,飛行約20秒后,即在攔截前2秒,雷達導引頭被激活,控制導彈實施攻擊,導彈接近目標的速度大約為800~1000米/秒。1套“鐵穹”系統可保護一個典型的以色列城鎮周圍15倍區域的範圍(約150平方千米),可對15千米以外速度達300米,秒的威脅實施攔截,目標包括炮彈、火箭彈和155毫米口徑彈藥等。
早在2005年,以色列武器與技術設施開發管理部門主管丹尼戈爾德准將就已經決定開始實施包括武器研發和攔截系統展示的項目,2007年國防部批准了“鐵穹”系統的研發,交給拉斐爾公司研製(沒有選擇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戰鬥管理與武器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則交給了本土的mPrest Systems軟體公司。“鐵穹”系統的研發從立項到進入實用只花了四年不到的時間。
“鐵穹”防禦系統
“鐵穹”系統初始項目投資2.6億美元左右,2010年5月,白宮宣布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提議國會向以色列提供2.05億美元援助並通過,其實,為了換取以色列人的相關技術,美國已為該項目投資超過10億美元。
2008年7月,塔米爾導彈試射成功
2009年3月,完成對整個系統的測試,但未進行實際攔截測試
2009年7月,試驗中成功攔截多枚“喀秋莎”和“卡桑”模擬彈
2009年8月,以色列國防軍完成組建新的“鐵穹”導彈營,該營隸屬以色列空軍防空部門。“鐵穹”將被部署在加沙邊境和黎巴嫩邊境,計劃到2010年中期投入使用。
2010年1月,“鐵穹”成功同時攔截多枚“喀秋莎”和“卡桑”模擬彈
2010年7月,“鐵穹”再次成功同時攔截多枚“喀秋莎”和“卡桑”模擬彈,並成功鑒別無需攔截的火箭彈。
2011年3月,以色列國防軍宣布“鐵穹”系統可以投入實戰,國防部長巴拉克隨即批准部署該系統。
2021年3月16日,以色列國防部宣布,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已經成功完成第三輪測試。
自14日以色列發動針對加沙地區的“防衛之柱”軍事行動以來,以色列共遭超過400枚來自加沙地區的火箭彈襲擊,“鐵穹”成功攔截了其中240多枚射向以色列境內人口稠密地區的火箭彈。
據新聞報道,該系統擊落了90%有威脅導彈,至2014年底,至少攔截了1200枚來襲火箭。
2021年5月1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在過去一周內已向以色列發射超過3000枚火箭彈,以色列軍方稱“鐵穹”防空系統已成功攔截了1210枚火箭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