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控江中學

上海市控江中學

上海市控江中學始建於1953年,是首批創建的上海市重點中學, 2003年被市政府命名為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每年的高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前茅,先後蟬聯四屆上海市文明單位,並獲得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市普教系統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等幾十項榮譽稱號。

截至2016年,學校佔地60畝,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共教學班36個。截至2014年,共學生1739人,專任教師125人。

為更好地適應教育綜合改革的步伐,控江中學決定加入同濟大學“苗圃計劃”,與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等共同對高一至高三學生進行測繪、土木、信息、控制、設計創意等領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知識普及、專業導航、課程建設、研究性學習、活動競賽、教師培訓、教育科研等方面開展深入的合作,攜手加強對科技創新有濃厚興趣的優秀學生的培養。控江中學還是北京理工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歷史沿革


上海市控江中學建校於1953年,繫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楊浦工人新村區創辦的首批完全中學之一,原私立浦江中學併入。 1959年、1977年兩次被上海市教育局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
學校初建,即承擔了向工農子女開門和接受愛國華僑子女入學兩項任務。學校根據工農子女特點,採取措施,鼓勵他們努力攀登文化科學高峰,畢業後進入高等學校深造,其中不少已成為我國各條戰線的骨幹力量,並湧現了一批領導幹部、學者、專家。1953年起,先後有517名來自十多個國家的華僑學生就讀。學校根據僑生特點,採取“一視同仁,適當照顧”的政策,在思想、學習、生活上全面關心僑生,湧現了許多學習、文娛、體育和社會活動的先進分子。他們畢業后,部分留在國內工作,大部分分佈在世界各地,有的成了企業家。
“文化大革命”后,撥亂反正,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整頓教學秩序,恢復擇優錄取的招生辦法,學校發展迅速,教學質量持續提高。1981年起,每年高中畢業生有95%以上考入高校。學生參加市、全國、國際性各學科的比賽獲獎達數百人次。
20世紀80年代初,在鄧小平“三個面向”戰略方針指導下,學校開始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驗,培養學生“自辯、自學、自鍛、自理”能力。
20世紀80年代末,進一步提出“自我評價、自我磨礪、自我調節、自我超越”的要
上海市控江中學
上海市控江中學
求,逐步形成發掘學生自主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辦學思路。
20世紀90年代初,學校將辦學實踐凝鍊為“自主發展教育”,提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和自身發展的主人。
1994年創辦“控江分校”(今中原中學),1995年被楊浦區區政府命名為區教育系統窗口學校。 1996年,上海市控江中學的初中部轉製為民辦初級中學,更名為上海市民辦存志中學。
2000年,明確提出把學校建成“以自主發展教育為特色的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2003年被上海市教委評為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歷任校長:郝恩、朱立人、王林、費永鶴、盛善珠、黃萬壽、徐洪源、劉大連等。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上海市控江中學
上海市控江中學
學校佔地60畝,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有教學樓、辦公樓、餐飲樓(即稻香廳)各一座,宿舍樓3座,標準塑膠田徑場1個,舊體育館和新建成的體育館各一個。16000平方米教學樓,配有理化生實驗室和語音室、電腦房、4500平方米辦公樓、8700平方米操場、820平方米室內體育館和標準籃球場等現代化標準建築設施。學校圖書館藏書7萬餘冊、300餘種報刊。

辦學規模

截至2016年,學校有教學班36個。截至2014年,共學生1739人,專任教師125人。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學校每年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7%以上。學校共有數百人次在全市、乃至全國競賽中獲獎,其中有兩名同學分獲全國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活動“明日小小科學家”。2002年有一位學生獲得“高考狀元”的桂冠;2003年又有一位學生取得了595分的高分;2004年高考有兩名同學分獲上海市理科高考的“狀元”和“榜眼”,有十餘名學生以高分考取北大和清華,另有一名學生以141的高分獲得高考語文單科第一;2007年,高考文科狀元誕生於控江。
2019年4月,控江中學學子在第34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共獲得一等獎5個,二等獎22個,三等獎22個。 2019年11月,控江中學2020屆劉俊傑榮獲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二等獎。

教師成績

2014年,學校3位教師被評為楊浦區學科帶頭人。物理教師袁哲誠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和市特級教師稱號。體育教師羅敏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語文教師何念慈和數學教師吳偉國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上海市人社局孫薇蓉副處長為許敏老師頒發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證書
2019年2月11日,控江中學正高級教師、數學特級教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許敏老師入選2018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名列。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特級教師、全國骨幹教師、區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碩士研究生共50餘人,有多名教師曾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進修學習。截至2014年,學校有專任教師125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特級教師3人,市區骨幹教師12人,高級教師49人。

學校榮譽

上海市控江中學圖書館
上海市控江中學圖書館
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被授予“上海市綠色學校”、“上海市中學創造教育實驗基地”“上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項目實驗學校”、“上海市中學生創明星社團”。

對外交流

學校對外交流廣泛,是全國知名學校科研聯合體發起單位之一,是全國十五所著名重點中學定期召開教改研討會發起單位之一,前後多次接待過日本、美國、加拿大、瑞典、新加坡、香港等地教育團體來訪交流。

文化傳統


辦學理念

校訓:倡導自主,追求創新。
學校的辦學理念:自主發展教育。核心內涵是“倡導自主,追求創新”,即以啟迪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孵化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為兩翼,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高規格、優質化和學校辦學的高品質、現代化。
學生培養目標:“自辨、自學、自鍛、自理”是學生自主發展的基本素質——自辨即明確方向、明辨是非,明晰美醜;自學即會聽會讀、善問善研、敢思敢創;自鍛即鍛煉身體、磨礪意志、調節身心;自理即安排學習、料理生活、處理事務。“自擇、自強、自礪、自評”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高層素質——自擇即選擇職業、選擇人生;自強即銳意進取、勇於競爭;自礪即深自砥礪,有所作為;自評即自我診斷、自我矯正。
校風:嚴格要求、實事求是、生動活潑。
教風:熱愛學生、認真教學、勇於探索、言傳身教。
學風:勤奮、踏實、進取、創新。

常規活動

每學年10~11月期間於楊浦體育場舉行校秋季運動會,彰顯學子風采。
2016年4月8日於楊浦體育場舉行校運動會,彰顯學子風采。
每學年舉行校文化藝術節,設控江“十大歌手”、“十大樂手”、“十大舞者”、“控中奧斯卡”、“十大邵宇軒”朗誦大賽等活動,並邀請市、區相關人士出席開、閉幕式。

學生社團

學校內由學生自行組成,教師指導的社團活動熱烈有序地進行。OM社、模聯社、文學社、網路社、圍棋社、民樂社、足球隊、動漫社、書法社、繪畫社、心理社、合唱隊、環境愛好者協會、電視台、《控江人》報社、機器人社團、吉他社、博覽社、辯論社、偵探社、詩詞文化社、演演算法愛好者協會等。其中,心潮文學社被評為2012年度上海市中學生明星社團,頭腦奧林匹克社團參加第35屆世界OM比賽。

校風

嚴、實、活

學生成績

學校每年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7%以上。學校共有數百人次在全市、乃至全國競賽中獲獎,其中有兩名同學分獲全國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活動“明日小小科學家”。2002年有一位學生獲得“高考狀元”的桂冠;2003年又有一位學生取得了595分的高分;2004年高考有兩名同學分獲上海市理科高考的“狀元”和“榜眼”,有十餘名學生以高分考取北大和清華,另有一名學生以141的高分獲得高考語文單科第一;2007年,高考文科狀元誕生於控江。

教師成績

2014年,學校3位教師被評為楊浦區學科帶頭人。

學校領導


校長:姜明彥
黨總支書記:姜明彥
黨總支副書記:張皓宇
副校長:劉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