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佩恩
阿瑟·佩恩
美國著名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對美國社會潛在暗流的批評性審視而聞名。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1951年佩恩進入了NBC電視台進行幕後工作。經過堅持不斷的學習,1962年憑藉改編劇本《奇迹創造者》轉入了電影界,並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名譽之後的道路並不算通暢,直到《邦妮和克萊德》作為流行文化的現象成為“新好萊塢電影”的開篇之作。直到2000年,佩恩依然活躍在電影電視兩個媒體,后因心臟衰竭而逝於美國紐約。
![阿瑟.佩恩在拍攝電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b/m9bba03ab34438ec9b05493ba2781c69c.jpg)
阿瑟.佩恩在拍攝電影
50年代末開始導演影片。佩恩的處女作是《左手持槍》(1958)。它對19世紀橫行美國的傳奇式強盜人物、亡命徒比萊從社會的、心理的角度,進行了新的探索。1962年把自己的戲劇《創造了奇迹的女人》搬上了銀幕。無論藝術水平和票房收入均告成功,為此他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1964年導演了描寫一個虐待狂的的影片《有一個米基》。佩思創作的轉折點是影片《追捕》(1965),該片激烈地批評了美國一個遍布仇恨、並準備消除一切異己觀點的省份。
![阿瑟.佩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d/mfde5dc10f57a0c099a541a0c27619627.jpg)
阿瑟.佩恩
![阿瑟.佩恩給演員說戲](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0/m70800fc8ffdf0b488304075ca2550583.jpg)
阿瑟.佩恩給演員說戲
冬之死 Dead of Winter (1987)
四個朋友 Four Friends (1981)
大俠谷 Missouri Breaks, The (1976)
夜行客 Night Moves (1975)
慕尼黑運動會 Visions of Eight (1973)
《小大人》小人物 Little Big Man (1970)
![阿瑟.佩恩在攝製工作中](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d/m9d0c513b7d059f7a8004f67b53f32bbf.jpg)
阿瑟.佩恩在攝製工作中
雌雄大盜 Bonnie and Clyde (1967)
凱德警長 The Chase (1966)
心牆魅影 Mickey One (1965)
戰鬥列車 Train, The (1964)
海倫·凱勒Miracle Worker, The (1962)
愛麗斯餐廳 Alice's Restaurant (1969)
奧斯卡金像獎 |
▪ 1970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愛麗絲的餐館 (提名) ▪ 1968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雌雄大盜 (提名) ▪ 1963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奇迹創造者 (提名)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65 第3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心牆魅影 (提名)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2007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 (獲獎) |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1968 第2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雌雄大盜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1968 第2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雌雄大盜 (提名) |
艾美獎 |
▪ 2001 第53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劇情類最佳劇集 法律與秩序 (提名) ▪ 1958 第10屆艾美獎最佳導演(一小時或更長節目) 劇院90分 (提名) |
![阿瑟.佩恩獲終身成就金熊獎](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b/m3ba0b315cd3f98d9e3d453e669522027.jpg)
阿瑟.佩恩獲終身成就金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