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華

中醫學家

孔伯華(1885-1955),男,譜名繁棣,中醫學家,山東曲阜人。與汪逢春蕭龍友施今墨並稱北京四大名醫。

擅治溫熱病(發高燒及部分傳染性疾病)。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孔伯華與毛澤東
孔伯華與毛澤東
幼年時攻讀經書,並隨父宦遊各地。后以母病,遂立志學醫。

工作經歷

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行醫,於當地與名醫狄虎堂等人交善。
25歲時在北京外城官醫院任職,與當時名醫張菊人、陳伯雅等共事,切磋學問。
1929年曾參與奮起反抗當時政府擬消滅中醫的活動。並於同年與另一名醫蕭龍友共辦北京國醫學院,任院長。曾擔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擅治溫熱病(發高燒及部分傳染性疾病)。
畫像
畫像
學術上,主張病必求其本,臨證注重濕與熱。以善治溫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葯,為醫林所景仰。
他認為中醫在臨床上不僅是單純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應該照顧到病人的整體,特彆強調“元氣”。辨證論治全憑綱要。綱者:兩綱,曰陰、曰陽;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熱、虛、實。“兩綱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學方面,首先應熟讀《內經》,參悟經旨,不泥於古,抱著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在診斷方面,脈貴於神,意在勻和。在病機方面,在正氣受傷的原因中,他首先強調脾為後天之本,以及脾胃與肝的關係,尤其重視肝脾關係,主張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繫於脾胃。臨證注意脾濕和肝熱。在外感溫熱病方面,認為人體內的鬱熱伏氣(久郁之熱和潛伏之氣)是感受溫熱病的主因。
擅用石膏,是從躁、渴、喘、嘔四處著眼,在他的著作《時齋醫話》中講述很詳:“諸石膏之療能,其體重能瀉胃火,其氣輕能解表肌(解表清熱),生津液,除煩渴,退熱療斑(皮膚上出的小紅點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溫邪之實熱,使從毛孔透出。其性之涼並不寒於其他涼葯,但其解熱之效,遠較其他涼葯而過之。治傷寒之頭痛如裂、壯熱如火,尤為特效,並能緩脾益氣,邪熱去,脾得緩而元氣回;催通乳汁,陽燥潤,孔道滋而湧泉出;又能用於外科,治療瘍之潰爛化腐生肌;用於口腔而治口舌糜爛;胃熱肺熱之發斑發疹更屬要葯。”
用藥特點
中醫穴位
中醫穴位
孔伯華先生用藥的特點,可以總結為“虎嘯龍騰”。他遣方用藥必先辨證精詳,對證用藥,並無門派的偏傾。他認為不論是祛邪還是扶正,都是為達到恢復和補養元氣的目的。扶正即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后,應因人因地因時而決,不可先有主見。他認為只要辨證準確,則“參、術、硝、黃俱能起死;芩、連、姜、附俱可回生”。要對證下藥,不可執於成方。若固執於某方以治某病,則是犯了“冀病以就方,非處方以治病”的錯誤。他的藥方,亦如虎嘯龍騰一般氣勢恢宏。先生擅用石膏,有用之達數斤者,雖用量驚人,卻常有起死回生之妙,足見其辨證極其精準,而且對病情的把握也能做到成竹在胸。他喜用石膏,還為此藥專門講座,糾正了世人以為其葯大寒,常規避之,以恐傷腸胃的錯誤觀點。他認為該藥性質涼而微寒,其味咸而兼澀,凡內傷外感,病確偏熱者,投無不宜。並考證了《神農本草經》《傷寒論》等書中對“石膏”的介紹與應用方法,從各個角度加以分析,論述十分精闢。

論文著作

著有《時齋醫話》《傳染病八種證治晰疑》《孔伯華醫集》《臟腑發揮》《孔伯華養生十二字訣》。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55年3月10日病逝,享年71歲。

社會任職


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孔伯華與周恩來
孔伯華與周恩來

社會活動


建國后,任衛生部顧問、中華醫學會中西醫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