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秀麗

伊秀麗

徠伊秀麗,女,1962年7月生,滿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曾任吉林日報社發行處副處長、報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市州新聞中心機動記者部主任、文化體育新聞中心主任、文化新聞部主任、吉林日報社社委委員、文化體育新聞中心主任、文化新聞部主任。現為吉林日報社副總編輯、黨組成員。

人物簡介


吉林日報副總編伊秀麗
吉林日報副總編伊秀麗
伊秀麗,滿族,198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到吉林日報社工作。先後擔任城市晚報記者、新聞部主任,吉林日報機動記者部主任、文體新聞中心主任兼文化新聞部主任等職務。在多年新聞工作中,勤勤懇懇,作風踏實。伊秀麗的足跡踏遍了吉林省的60多個縣、市、區,發表了兩千餘篇、數百萬字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撰寫的百餘篇言論專欄《小欄微語》深受讀者的喜愛,很多讀者或來信或來報社看望她。曾不辭辛苦,連續三年深入到吉林省內第一條高速公路建設工地,搞連續報道;也曾跑遍大半個吉林省,發表了17篇“振興國有企業”系列報道,在吉林全省引起轟動。

成就及榮譽


伊秀麗撰寫的作品,曾獲包括國家級、省部級獎在內的各種獎項近百個,其中有中國新聞獎,全國省、市、區黨報新聞獎,中國報紙副刊作品獎,全國晚報好新聞獎,東北三省晚報好新聞獎,連續獲吉林新聞獎等。出版文藝作品一部,主編報紙新聞業務著作三部。她組織策劃並直接參加采寫的“農村文化”系列報道和《千秋吉林》專欄,得到中宣部《新聞閱評》的表揚,受到吉林省政府的表彰,被吉林省政府命名為新聞出版“精品欄目”。她成功組織策劃並參與采寫了第六屆亞冬會的報道,多次獲省領導的表揚,並獲省政府頒發的集體三等功。她與體育部記者一起采寫的深度報道《亞泰足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推出了一系列的新體育報道,獲中國新聞獎通訊三等獎。

人物事迹


1998年,伊秀麗的婦科病非常嚴重,犯病時經常痛得大汗淋漓,直不起腰,她仍然堅持工作。期間正趕上松花江發大水,她深入到災情嚴重的梅河口輝南兩縣徠,一邊抓救災報道,一邊抓黨報發行,並積極動員省直部門和一些企業為受災地區捐助報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直到病重不得不手術,她才住進醫院。通訊《陽光燦爛好行政》《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等獲省部級以上新聞獎勵的稿件,就是這個時期採訪撰寫的。2005年夏天,正值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系列報道深入展開之際,伊秀麗80多歲的老母親病重,她沒有請過一天假,夜晚在醫院看護母親,白天組織采寫報道。母親病故,她沒有向單位透露過一句。料理完後事,她強忍悲痛,馬上帶領記者深入到長白山區,重走抗聯路。
2005年初,伊秀麗作為文體新聞中心主任,策劃、組織並參與采寫了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系列報道。多次走訪專家學者、60多年前日偽時期留下的大量遺址遺跡和仍然活著的見證人,查閱了上百萬字的文獻資料,確定了既縱覽全局又突出地方特色的報道思路。為了再現60多年前東北抗日聯軍不畏強暴、艱苦卓絕的愛國主義精神,伊秀麗帶領年輕記者,重走抗聯路。盛夏時節,徒步走進長白山區的老嶺山脈,沿著楊靖宇將軍的足跡,走訪了“長崗戰鬥”遺址、“5月老嶺會議”遺址和抗聯英雄們的墓地。這裡四周都是大山樹林,密不透風,人跡罕至。趟過長長的螞蟻河,不怕蚊蟲叮咬,拽著樹枝爬上一處陡峭險峻的半山腰,終於找到了東北抗聯最珍貴的遺跡——棋盤坨子。輾轉來到長白山腳下的靖宇縣白山市臨江市撫松縣,踏訪抗聯英雄們生活和戰鬥的遺跡,行程一千多公里,出色地完成了報道任務。該系列報道歷時半年多,見報100多篇。由於報道突出地方特色,貼近讀者,獲“吉林新聞獎”系列報道一等獎,其中《密林深處的棋盤坨子》獲“全國省、市、區黨報新聞獎”三等獎。辦精品欄目,宣傳地方文化,為經濟建設服務 為了把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宣傳好,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服務,伊秀麗在社領導的支持下,於2005年開闢了《千秋吉林》等欄目。《千秋吉林》是透過歷史文化遺存來介紹吉林省的文明發展史。她以身作則,一邊讀史料,一邊採訪專家,一邊踏查遺跡。很多遺址都很偏遠,不通公路,遇到這種情況,總是千方百計接近遺址,感受古人的生存狀態。其中《老河深處的夫餘人》《月亮泡的漢書遺址》等20多篇報道就是這樣一腿水、一腳泥采寫出來的。到目前為止,該欄目陸續見報了90多篇,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吉林省的文明發展脈絡。有的讀者來電說,這個欄目很有創意,它不但傳播了文明和知識,更增強了吉林人的自豪感和振興經濟的自信心。報社領導也非常重視,決定把《千秋吉林》集結成書。該欄目被吉林省政府命名為新聞出版“精品欄目”。
2007年6月,按吉林省委要求,吉林日報社派伊秀麗採訪吉林援藏工作。抵達海拔3850米的西藏日喀則以後,伊秀麗經受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呼吸困難,頭痛欲裂,嚴重失眠。血壓本來很正常的她,可是到日喀則第二天,血壓就猛升到110/160,心慌氣短,渾身無力。按醫囑,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服用了救心丸和降壓藥,頂著強烈的高原反應,及時發回了第一篇報道。一同赴藏的電視台同行病倒了,她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入藏第4天,伊秀麗不顧日喀則地委領導的勸阻,堅持隨第三批援藏幹部到路途最遙遠、也是最危險的吉隆縣採訪。她怕由於高原反應記憶力不好,影響採訪工作,就在脖子上掛著照相機和筆,手裡拿著採訪本,在八、九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中,走一路,記一路,拍一路,生怕漏掉一個生動的細節。汽車幾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從海拔5380米的馬拉山口下山時,盤山路極其險峻,要穿越37個180度的急轉彎,路的一側是陡峭的山體,一側是垂直幾百米深的懸崖。她不怕危險,咬緊牙關,強忍住陣陣襲來的眩暈和噁心,硬是挺了過來。吉隆縣是與尼泊爾接壤的邊境縣,全縣只有一萬多人口,海拔近4300米,環境惡劣,風沙極強,一到傍晚,空氣中的氧氣就像被抽幹了一樣,說話、走路都很艱難。傍晚,伊秀麗硬撐著去觀看藏族群眾組織的聯歡會。高原幾乎耗盡了她的體力。她一再告誡自己,要挺住,一定要把漢藏一家親的故事、把援藏的工作成果報道出去。夜晚,她服下安定片和救心丸,也只斷斷續續睡了三、四個小時。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揣著藥瓶,背起相機,冒著風雪,採訪吉林省的援建項目,到藏民家裡看太陽灶工程,與藏族群眾攀談,了解吉林省援建5年來的變化 …… 回到日喀則,她不顧身體虛弱,馬上寫稿。由於大腦缺氧、思維遲鈍、胸悶氣短,她不得不靠一遍遍服藥來寫作,及時把2300字的現場新聞《走過援藏路》發回報社,得到社領導和同志們的稱讚。在西藏的日子裡,午休中、晚飯後、汽車裡,都能看到伊秀麗採訪的身影。她用翔實的材料,感人的事迹,充滿激情撰寫了8000多字的長篇報道《我的家鄉在日喀則》,全面報道了吉林援藏5年的工作成就和援藏幹部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赴藏任務,受到省領導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