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村

汪口村

汪口行政村隸屬於婺源縣江灣鎮,介於東經117°56′18.29″~118°1′50.16″,北緯29°19′1.95″~29°22′51.61″之間,駐地汪口村,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距離江灣鎮8公里、縣城23公里、景德鎮84公里,安徽省黃山市101公里。溪-婺公路、景-婺-黃高速、京-福高鐵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汪口村古稱永川,因地處雙河匯合口,村前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個以俞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行政村轄13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960餘戶,人口達3400餘人,耕地面積3702畝,水田2588畝,主產茶葉、稻穀、木材等。

曾作為皖南古民居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2年被授予“中國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05年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歷史沿革


汪口村
汪口村
據《永川俞氏宗譜載》,歙縣簧墩俞昌遷婺源的第九代孫,宋代朝議大夫(正三品)俞杲於宋大觀三年(1110),由附近陳平塢(已廢),遷到今汪口村后的鄭婆塢(現俞林標宅前),再由鄭婆塢逐漸向河邊擴展。因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遷者為其後裔如水綿長,又名“永川”。從此,汪口人在這裡耕讀並舉,儒商結合,繁衍生息。
1263----1380年前後,汪口村的人口劇增,俞氏祖先勵精圖治,一批民居逐步興建,汪口村初具規模。
1375年前後,明代官府還在汪口設立了第一個行政機構——用於投遞公文的汪口驛鋪。
1405年--1687年,汪口的先人“亦儒亦商”躋身於徽商行列。當時汪口木業和茶業商人生意如日中天,他們苦心經營,財富迅速積累,一批官邸、商宅、祠堂、牌坊逐步興建。汪口村的中心漸漸東移。
1730年後的乾隆盛世,汪口又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經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軒、養源書屋、存與齋書院、柱史坊和同榜坊等著名建築,都在此後的160年裡相繼建成。汪口官路正街,這條繁華了幾個朝代的商業街,也在這近2個世紀中得到發展、完善。
清朝乾隆至光緒的近200年裡,汪口俞氏中進士9人,進入仕途,實授官職的有39人。這種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結合的途徑,使汪口俞氏宗族財富急劇增加,勢力日益強勁,達到鼎盛時期。
咸豐10年(1851),汪口村經歷了太平天國的戰火,民居被焚過半。星移斗轉、王朝更迭,到民國初年,全村還有約480幢宅院,近百條巷路、18處溪埠、3座祠堂和2座牌坊。清末至民國期間,內憂外患,徽商衰落,封建宗法制度解體,汪口村的發展受挫、衰落。
汪口村風光(1)
汪口村風光(1)
1936年以來,從屬婺源的汪口村經歷了3次行政區劃變動。特別是1949 年劃歸江西管轄后,加上歷次政治運動,對這個古村落的繼承、保護、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由於婺源相對閉塞,經濟較為落後,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沒有大拆大建。近年來,婺源縣政府加大了古村落的保護力度,婺源縣人大常委會還於1998年通過了《婺源縣文物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婺源有許多古村落保存相當完整,汪口尤為突出。

地理環境


汪口位於婺源縣東江灣鎮壓的西部,地理坐標:北緯29°21′33" ,東經117°59′13″,離縣城紫陽鎮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鎮84公里,往南至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58公里,向東到皖黃山101公里。

氣候

汪口村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7°C,常年平均降雨量1821MM,無霜期約252天,70%降雨集中在春夏兩季。

地形

汪口村地處丘陵地帶,處于山水環抱之間,村落背靠逐漸升高、呈五級台地的後龍山。汪口由一股正東水
(江灣水)與另一股東北水(段莘水)在村南匯合。明凈如練的河水由於村對岸蔥鬱的向山的阻攔而呈“U”形彎曲,形成村前一條“腰帶水”的三面環水的半島。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莊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體形態。

經濟發展


汪口村又名“永川”,是一個以俞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古為徽州府城陸路經婺源至江西饒州的必經之地,又系婺源縣城連通東北鄉水路,貨運到樂平、鄱陽、九江等處之碼頭。滄海桑田,村委會所在地汪口村距今有近1000年歷史。歷代續建的井泉溝渠、堤壩橋涵、村巷石階、碼頭駁岸、水利設施、古樹名木等古代鄉村要素自然淳樸,保護良好,於2009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及“中國傳統村落”。當代新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電、污水垃圾處理、殯葬改革等現代化鄉村要素均落實到位,於2015年被評為“全國宜居鄉村”之一。
汪口是以農業為主的村落,盛產綠茶。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和村裡旅遊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為272.74萬元,(其中旅遊業直接收入64.59萬元),人均純收入1300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汪口村有全日制完小一所,在校學生248人,幼兒園一所,入托兒童34人。

衛生

有村衛生所5個和蛇傷防治所1個,從業人員8人。

通訊

汪口村通訊網路除程式控制電話以外,移動、聯通的無線電話、有線電視均已暢通。

旅遊資訊


交通:可從縣城汽車北站乘坐縣城至江灣、溪頭、段莘的班車達到景區;也可乘坐計程車直達景區。周邊景點 周邊景點:北線:卧龍谷彩虹橋、靈岩風景區、百柱字祠、理坑、嚴田古樟民谷園、思溪延村、叢溪漂流
東線:李坑村江灣鎮、曉起村、江嶺梯田風光
西線:鴛鴦湖、文公山
友情提示:08年婺源旅遊股份公司新增通票制(範圍共10個景點:大鄣山卧龍谷、江灣、李坑、彩虹橋、曉起、靈岩洞、思溪延村、汪口、文公山、百柱宗祠)分為三種:
1、一日游[三個景點通票]:門票價格110元/人次
2、二日精品游[四個景點通票]:門票價格138/人次
3、婺源深度游[五至六個景點通票]:門票價格150/人次

建築


傳統建築

(一)空間布局總體概況汪口村前低后高,枕高山,面流水,
老宅
老宅
沿溪流由東向西延伸,迤邐展開。村前隔河的“向山”如一扇綠屏,氣勢壯觀,使汪口發展形成了“山——水——市——居——田園風光”的村落布局形態。村中東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長670米,青石板鋪地,商鋪夾道。興盛時遍布全村的商號有120餘家,官路正街現存的古商鋪建築還有66幢,經營範圍十分廣泛。雖然明洪武年間以後,朝廷對民間建築有嚴格的“三間”等級限制,但汪口古村落的建築型制仍相當豐富。布局上除規定的正屋並排三間以外,又視功能需要在正屋的前後左右建庭院、書齋、櫥房、作坊、花園、牲畜圈欄等余屋;子孫繁衍,不足以居,就以迴廊三間的型制往後擴建。如該村“慎知堂”就有三進六堂,14個大小天井、2個塾館及1個前院加一個花園。
(二)規模、設施及保存狀況古街巷:古街1條,官路正街;古巷18條:魚塘巷、水碓巷、祠堂巷、酒坊巷、李家巷、雙桂巷、小眾屋巷、大眾屋巷、柴薪巷、四通巷、桐木嶺巷、汪家巷、上白沙灣巷、余家巷、下白沙灣巷、賭坊巷、夜光巷、油榨巷,及60餘條弄堂。石橋:聚星橋、曹公橋。古房屋:俞氏宗祠、一經堂、懋德堂、大夫第、述德堂、慎知堂、生訓堂、守訓堂、積善堂、養源書院、存輿齋書院等計265幢,建築佔地面積27000多平方米。古水利設施:為使商船更好地通行和深水碼頭的建設,以及防洪緩水勢的需要,婺源的大學者江永(1681年——1762年)在距汪口村水口處設計建造了“平渡堰”。堰壩成曲尺形。曲尺的長邊攔河蓄水,曲尺的短邊與河岸夾道形成通船航道。平渡堰在不設閘門的情況下,同時解決了通舟、蓄水、緩水勢的矛盾,是水利建設史上的一項奇迹。古消防設施:一是有天井的大宅都置鎮宅缸,既蓄水以防火災。二是各房屋添置水龍。三是在建築結構上,如牆面不開大窗口、屋頂的封火牆、巷道及水溝等等。古排水設施:汪口村的地形前低后高,本身不易積水,村內又有18條隨巷而建,直通大河的排水溝,因此,歷史上汪口從未發生過水患。

建築景點

汪口村為徽州府城陸路經婺源至江西饒州的必經之地,又系婺源縣城連通東北鄉水路,貨運到樂平、鄱陽、九江等處之碼頭。明清時期,這裡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景象繁華。雖經千載滄桑,但留下的歷史遺跡諸多。
俞氏宗祠
位於村東頭,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
位。祠堂包括花園、書院,總佔地面積1116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形式,分三進(門樓、享堂、寢堂)兩個相連四合院落。前後進各五間,中進三間,木板卷棚做頂,青石板鋪地。整個祠堂以細膩的木雕工藝見長,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椽、雀替、駝峰等處均巧飾雕琢,採用深雕、透雕、縷空雕的技藝,人物鳥獸彷彿呼之欲出,山水花果無不形態逼真。
平渡堰
位於汪口村水口河中,因形似曲尺,當地人俗稱“曲尺堨”。由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經學家、音韻學家江永(字慎修,婺源江灣人)設計建造。平渡堰南北長120米,寬15米。其南端靠岸,北端堰堨頭向上折成曲尺形,離岸空有6米寬的舟船通道。平渡堰在不設閘門的情況下,同時解決了蓄水、通舟、緩水勢的矛盾,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傑作。平渡堰的建成進一步促進了汪口商業碼頭的發展。繁盛之時,汪口村有18個河埠碼頭供商貨轉運。堰體雖經200多年洪水衝擊,依然片石無損。
養源書屋
養源書屋坐落於汪口下街桐木嶺巷石級頂部。由賜封奉直大夫(從五品)、翰林院待詔俞光鑾於清光緒五年(公元1880年)建造。在書屋院門圍牆上,有縣衙於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三日刻石明示碑文,落款為“欽加同知銜特授婺源縣正堂吳鶚”。書屋由前院、課堂、塾師室、廚房等組成,佔地120平方米。前院內有一棵古木樨。
存輿齋書院
坐落在酒坊巷,朝東八字大門,門首有翹角門樓,少雕飾;有小青瓦蓋的四水歸堂披檐,形成大方套著小方的天井,天井上沒有樓層;自天井進入正廳有敞開式磚木構架,上方是斜格木柵欄裝飾;屋內除柵欄托和護凈有幾組簡潔的線條雕刻外,再無一處雕刻。宅內掛著3副古木刻楹聯,自上而下分別用楷書、隸書、行楷書寫,書體流暢猷勁,落款均為“王傑”,且有冶印。
一經堂
坐落在李家巷中段,其主人俞念曾是公元1737年(清乾隆二年)州同知(五品)。他從“人遺子,金滿籯,吾教子,惟一經”的古訓,將自己的廳堂取名“一經堂”。一經堂佔地面積為150平方米,三間兩廂。其特點是,石庫門枋的門面磚雕、石雕簡樸,而室內的梁、門、檻、護凈等木雕則精雕細刻保存完好。天井有非常講究的排水系統。
俞念曾
建於公元1795年(清乾隆60年)。佔地面積250平方米,三進五間,院子北面有一間專供閨秀生活起居用的“綉樓”,綉樓花檻雕工別緻。正堂檐角、門面上下,磚、
大夫第
大夫第
石雕構圖講究,物體逼真,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大夫第
現存大夫第有兩處。一處在李家巷,為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建的一座官宅。佔地為200平方米,是一幢迴廊式建築,其石庫門的石雕精美絕倫。右隔壁還有一間完整的生活起居室。另一大夫第在四通巷,也是迴廊式建築,比李家巷的大夫第更有氣勢,保存也更完整。
生訓堂
是汪口村的一幢明末建築,屋內極少雕飾,梁枋上只雕幾組簡潔的線條,窗戶上是很樸素的方格窗門。外牆用開磚裝斗,前廳內牆用2米高,80公分寬的青石板做牆裙,莊重而堅固。
守訓堂
建於乾隆年間,在柴薪巷內。脊馬頭牆,有臨巷更樓。進入大門后通過更衣樓進入院內。院子是一個小巧的花園,花園邊上是一個私屬館。進入大門通過過道就是靠牆天井。正屋有一進三間,兩廂二層結構。樓上正間存有供奉三代祖先牌位的神龕。俞運行宅建於清代。石庫門枋上有飛檐戧角、重瓦斗拱的門罩。門枋上下左右雕有精緻的人物、場景、花草等磚石雕刻。大院門樓內側上方有麒麟送子磚雕。大門朝東,大門內是被徽商賦予聚財降福、四水歸堂觀念的高深天井。客座與廚房在東邊,正廳與客座之間是女主人寢室。女主人寢室之所以設在此,是方便她內外兼顧照應周全。客座樓上是綉樓。
官路正街
磚雕
磚雕
始建於宋代大觀年間(約1110),繁華於清代初期。古街道東 西向,呈彎月型,青石板路面,全長約670米。全村340餘幢古民居,其街面上就佔了150餘幢。古街建築均磚木結構,粉牆黛瓦,有二至三層和三進規模。官路正街上的老屋,一般不設庭院,只有店面、客座和櫥房設施。據《婺源縣誌》載,汪口古為重要的水陸碼頭,“通舟止此”。明末清初時期,沿街家家設店,商旅輻輳,裕豐同茂、悅來和德通、以及裕馥隆、發芬源、等老字號店鋪茶號鱗次櫛比。如今,漫步古色古香的長街,既有清新寂靜之感,亦依稀可感昔日商業碼頭的繁華。汪口村落地勢前低后高,極具層次。先人出自於嚴防火燭,便利排水和人流出入等考慮,故從街頭至街末,設置了從溪埠至村落縱深的酒坊、雙桂、柴薪、四公、賭坊等十八條主要巷道;開設了與巷道相連的十八處溪埠碼頭。給當時河灘上常停泊的百十號商船裝卸貨物提供了方便,對汪口這個“草鞋碼頭”的經濟貿易交往與繁榮,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歷史文化


歷史記憶
歷史記憶
(一)名人和著述徽商“亦儒亦商”的風習,朱子故里崇尚教育的傳 統浸濡、影響了村人。汪口村素來重視教育,自宋至民國,建有“存輿齋書院”、“四宜軒”、“心遠書屋”、“岩築山房”、“養源書屋”、“國民小學”等許多教育館舍與機構,使汪口村成大器者比比皆是。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其中:有進士5人,舉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員36人,學士10人,著作33卷。俞姓經科舉中進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員73人。
(二)民俗和民間藝術汪口村有敦厚淳樸的地方民俗文化。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所有傳統節日,有著十分隆重豐富的祭祀和娛樂習俗。正月要舉行打字虎比賽,建有拱文亭、文昌閣等供文人墨客集會、進行吟詩作對的專門場所。一年之中,有36天要舉行各種全村性的祭祀與娛樂活動,內容包括祭祖、祭神、燈彩、唱戲、同年會等等。汪口村仍在使用的方言里,保存著大量古徽語辭彙音韻。

價值特色


價值

(1)中國古代鄉村依託聚族而居形成的宗族制度,在汪口古村落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之成為今人研究和了解已然消失的中國宗族制度的“活化石”。宗族制度是聚族而居的鄉村普遍施行的一種社會制度。汪口是典型的宗族社會鄉村。建有祠堂,其俞氏宗祠,現保存相當完好,還修有不同年代編寫的族譜家乘。建立了由戶長——房長——族長構成的組織管理體系。這一組織掌握
汪口村
汪口村
著“三田”的收支,掌握著制訂村規、祠規、鄉約和“開祠堂”處置村中事務的權力。汪口還將這些規約“膳列粉牌,懸掛祠內”。規約內容有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封建倫理,也有職業當勤,崇尚節儉,重視教育,尊敬長老,濟貧救災,撫孤恤寡,護林防火,禁止賭博等有益規定。(2)在中國傳統“風水”理論指導下的村落選址布局和規劃建設,營造出汪口古村落“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和優美的建築景觀,在中國建設規劃與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風水”理論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作為自然現象的天、地、風、水對人類社會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住宅、村落選址的好壞可決定屋主和村子的興衰。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汪口是建築與周邊地形地貌、山水風光和諧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村落的典型。汪口的建築布局近似網形,以一條官路正街做“綱”,十八條直通溪埠碼頭的主巷道連著錯落有致、縱橫發展的小巷,將民居織成一個個“目”。“風水”學認為,網形不能釺井,所以汪口這個擁有千餘人的古村落至今沒有水井。
(3)源於孔子,盛於朱子的中國理學思想和尊儒重教的傳統,滲透在汪口古村落的構成要素之中。發展到中國的南宋時期,婺源人朱熹弘揚光大了孔子的儒學思想,創立了“理學”,成為此後中國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800餘年的主流思想。朱子故里婺源以及汪口古村,歷來崇尚“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延至明清時期,汪口建有書院、文昌閣、文筆塔等教育場所和祈求文運昌盛的標誌性或風水建築。汪口村現存的書院有存輿齋書院、養源書屋。大夫第、一經堂、守訓堂、懋德堂、生訓堂、守訓堂、政德堂、慎知堂等等,都是明清時期汪口村信奉理學的富商們的建築精品。
(4)“徽商”為汪口古村落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也使這個古村落成為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徽商”留下的遺跡,汪口村依託水路交通有利條件發育成為一個因水興商,以街為市的“商埠名村”,在為數不多的皖南徽州商業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獨特的典型意義。明清時期(14世紀——19世紀),隨著人口的發展,由於“地狹人眾,力耕所出,不足以給”,這種格局所提供的生產生活資料顯得越來越貧乏。為了謀生的需要,汪口村人大量外出經商。300年來,多少年輕人一襲青衫,一裹乾糧,風塵僕僕,闖蕩通都大邑,日夜辛勞,從事茶、木、糧、棉、布、典等行業,參與開闢了稱雄中國歷史上商界著名的徽州商邦(簡稱“徽商”)。他們經商的財富,相當一部分迴流到家鄉,置田地豪宅、築街巷碼頭、浚河壘堰,建祠續譜、興辦書院,繁榮村落。皖南徽州地區古代水路交通要道有兩條,一條是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運河——長江,另一條就是從婺源境內發端的星江——樂安江——鄱陽湖——長江。汪口正處於婺源水路交通“通舟止此”的端點。古代商業“沿水而興”,在15世紀末至19世紀,汪口是皖南有名的商埠和貨物集散地。為了便於商船通行和深水碼頭的建設,婺源的大學者江永(1681年——1762年)在距汪村水口設計建造了“平渡堰”。平渡堰的建成促進了汪口商業碼頭的加速發展。繁盛之時,汪口村有18個河埠碼頭供商貨轉運。18個碼頭與村中南北向18條街巷對應相連,直達村落的縱深處,以便利貨物集散。人流、物流的彙集,促進了汪口當地商業的繁榮。村中東西向的主街道是官路正街的商鋪建築多為二層,大門為可裝御的長排木板,形制有前店后坊式、前店中坊后宅式、下店上宅式等。除正街商貿外,在村中大街小巷,每天24小時都有流動小販不停地吆喝穿行,熱鬧非凡。汪口古村的諸多構成要素都深深打上了商埠名村的烙印。
(5)汪口古村落完善的生產、生活設施的建設,營建出一個理想的人工環境,提供了優越的人居條件,是中國古代不可多得的鄉村規劃建設的範例,對於人居社區的規劃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汪口的水路是婺源通往鄱、饒水系的端點碼頭。發達的交通優勢使汪口成為名聞徽州一府六縣的商埠名村。670多米長的官路正街,以街為市。河埠碼頭、商鋪、貨運集散場地等商業服務設施十分完備。汪口村的排水系統至今還保存完好,可以使用。為了防火需要,汪口村每年九月重陽節都有一個“水龍會”,這天要在河灘檢修水龍(消防器材),做消防演習,以備不虞之
水鄉
水鄉
需。上述這些可以證明,汪口古村落從村落選址、平面設計到各種生產生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都已經有自覺的規劃意識,並在宗族的管理下,有效地組織了實施。
(6)獨特的建築風格、高超的建築技藝、極高的文化品位,使汪口古村落成為中國古代民間建築傑作的博覽園。汪口古村落清一色的徽派建築,統一規整,牆連瓦望,蔚為壯觀。外部表現為粉牆黛瓦、飛檐戧角;內部表現為四水歸堂,木質構架;裝飾上表現為“三雕”精美;布局上表現為規整靈活。全村265幢古建築完好率達98%以上,汪口是完整地保存了徽派風貌的典型古村落之一。“粉牆黛瓦”是隨著制磚、制瓦和石灰生產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中國南方多雨潮濕,磚牆瓦頂是擋雨排水的最好材料,粉牆則利於濕氣揮發。“飛檐”的出現,建立在成熟的斗拱技術基礎之上,可以遠距離排泄屋頂雨水,使之不淋濕牆體和木質構件。“戧角”則是為封擋隔壁人家火災的火勢而築的“馬頭牆”上的裝飾。由於徽州古村中青壯年男子多外出為宦、經商,家中只有婦孺老人,為解決防盜問題,外牆上只有高處開很小的窗戶,為解決室內採光、通風、排水等問題,“四水歸堂”的內天井應運而生。房屋木架構或抬梁,或穿斗,多為二層,也有三層,肥梁瘦柱,不施油漆,以利於木質水份揮發,不易腐爛。就審美和觀念層面而言,潔白的粉牆,黝黑的黛瓦與青山綠水相輝映,是最美的色彩搭配;飛檐戧角的曲線,富有最優美的視角形象;樸素的原木紋理與雕刻圖案相得益彰,格外典雅;天井則被人們賦予了采天地之靈氣,聚肥水財氣於一家的觀念色彩。伴隨著生產工具和材料工藝的不斷改進,徽派古建築出現了斜撐、斗拱、卷棚、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等等建築技藝,使婺源的古建築愈顯華麗、壯美、氣派。大梁多為用料碩大的“冬瓜梁”,立柱由明代梭形向方形轉化,梁與柱多雕刻花紋、線腳。樑柱及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牆角、天井、欄桿、照壁、漏窗等多用青石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磚雕、石雕、木雕由淺雕向深雕、圓雕、透雕、鏤空雕發展,其表現內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築部位而各異,題材眾多。有傳統戲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漁樵耕讀、宴飲、品茗、出行、樂舞等生活場景,文化氣息濃厚。汪口古建築的文化品位除了表現在粉牆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內容的文化底蘊之外,還表現在:每幢建築都取有雅緻的堂名,反映主人的志向心愿;室內傢具裝飾典雅清幽,八仙桌、太師椅、壓
汪口村
汪口村
畫桌、時鐘、東瓶、西鏡、書案、茶几,無不散發書香氣息;屋內柱子和板壁上掛有楹聯、字畫,擺設古董櫥、架,體現出“書鄉”人家的情趣。

特色

汪口是一個由於水路交通發達而形成的商業性古村。理由有二:(1)由於“地狹人眾,力耕所出,不足以給”,明代中葉開始,汪口人大量外出經商,參與開闢了稱雄中國商界的徽商時代。(2)明清時期,徽州交通“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即江西一線),一從杭、嚴(即浙江一線),皆壤地相鄰,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汪口古村正處在由徽入饒水路的端點。十八個溪埠碼頭與十八條街巷相連,中間有官路正街以路為市,使汪口成為一個萬商雲集、舟船相連的“商埠名村”。汪口古村的諸多構成要素,都深深打上了商埠名村的烙印,曾對古徽州與古饒州的社會經濟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具有區域範圍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