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太慈橋的結果 展開
- 太慈橋
- 太慈橋小學
太慈橋
太慈橋
太徠慈橋,其最早的記載見於《貴州圖經新志》:“太慈橋,在治城西南五里,四方河之上(實為小車河之上),俗訛為太子橋。
老橋中,也比較具有傳奇色彩。”據說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舉兵攻打南京,破城后,皇帝化裝成和尚逃往貴州深山老林躲藏。那時小車河兩岸山民生活不便,想架橋溝通東西,苦於經費困難一直不能實現,一過路僧人見此情況,自願出錢幫助,待橋竣工之日,和尚突然不知去向,最後探知此乃倒台落魄的惠帝朱允炆,為紀念他的功德,遂以“太子”為橋名。為掩蔽建文帝行蹤,故意將其訛傳為“太慈橋”,沿襲至今。古橋高居於小車河上,現古橋保存完好,為貴陽市保持歷史舊貌最久的古橋之一。其實,這些都是老百姓根據橋名推測演繹出的一段故事,想當時朱允炆自身難保,惶惶不可終日,生活境況可能還比不上一個普通老百姓,怎麼還有能力幫助他人。太慈橋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太監楊賢建,是座單孔大石橋,長7米余,寬約4米。
太慈橋
太子,是帝王兒子中能繼承皇權的那一個,是未來王朝的統治者,可算是封建社會最有投資價值的一隻潛力股。春秋戰國時期,商人呂不韋就在秦國太子子楚身上做投資,幫助其繼承王位,呂不韋也做了丞相,其投資回報率實在難以用數字來衡量。太子不僅在權勢上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而且太子比皇帝年輕,想象中應該是受過高等教育、充滿貴族氣質外加英俊瀟灑玉樹臨風,是浪漫故事的最佳男主角。從古至今,“太子”這個人物類型曾演繹出許多的經典故事,貴陽城南的太慈橋,也有一段和太子有關的故事。
徠按說貴州在古代屬於山高皇帝遠的地區,當時沒有空客沒有高鐵,皇室宗親要來這裡遠足並非易事。所以,貴陽這片較少皇族成員的蹤跡。但明初時,有一位皇太子打破了這樣一個慣例,不遠萬里來到貴陽。不過他不是來考察調研,而是來逃難的,他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公元1398年,建文帝以皇太孫的名義繼位,但是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不服,在1402年舉兵造反。建文帝鬥不過他叔叔被趕下帝位,不知所終。有種說法是建文帝換上和尚的馬甲從明朝的帝都南京出逃,一路流落到西南地區。
明朝開國沒多久,皇帝就被自己親叔叔趕得到處跑。到明末朱棣的子孫也同樣被滿清的八旗兵一路追殺,被迫重走這條逃亡的老路,看來真是報應。回頭再說建文帝,他躲貓貓玩得好,其去向已成歷史謎案,至今無人知曉。不過,貴陽民間有個和建文帝去向有關的傳說:當年貴陽的小車河阻斷交通,兩岸居民通行不便,但修橋又缺乏資金。一路過的僧人見此情形,自願出錢友情贊助。橋修好后和尚又再次消失,不過有人認出此僧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因為建文帝做過皇太孫,所以此橋被命名為“太子橋”,之後又擔心以“太子”為名不夠低調,會有仇家尋得蹤跡趕來找麻煩,於是又取其諧音改為“太慈橋”。
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明朝歷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確確實實踏上了貴陽的土地,這個人就是因得罪權貴被貶至貴州修文縣的王陽明。王陽明即便官職被貶,但他畢竟是心學理論的學術權威,到貴州的第二年就受聘到貴陽講學。其間王陽明遊歷過小車河,並寫下《太子橋》一詩:
“乍寒乍暖早春天,隨意尋芳到水邊,樹里茅亭藏小景,竹間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猶含雨,岸柳垂陰漸滿川,欲把橋名尋野老,凄涼空說建文年。”
詩的結尾處明顯是借橋名和建文帝的往事抒發一下自己的感傷,由此可見,太慈橋的太子傳說在當時已廣為流傳。明朝末期,那個年代的旅遊帝徐霞客也曾來到貴陽的太慈橋,對於有關此橋的傳說,徐霞客則提出了異議。因為據史料記載,太慈橋應為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由太監楊賢籌建,因此該橋又名楊公橋。建橋的年代距建文時已有百年,建文帝如果不是長命一百多歲,是不可能在當地出現的。
無論當年的太子是否真的出現過,明朝修建的太慈橋歷經五百年的風雨仍留存至今。當然不是花溪大道上那座雙向八車道的現代橋樑,原有的太慈橋是一座單拱石橋,長約7米,寬約4米,就在新橋的不遠處。如今的太慈橋依舊小橋流水、碧波蕩漾,即便當年的太子早已逝去,但這裡仍然是個演繹浪漫故事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