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姑蘇台的結果 展開

姑蘇台

唐代曹鄴詩作

《姑蘇台》是晚唐詩人曹鄴的一首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南宮酒未銷,又宴姑蘇台。(1)
美人和淚去,半夜閶門開。(2)
相對正歌舞,笑中聞鼓鼙。
星散九重門,血流十二街。(3)
一去成萬古,台盡人不回。
時聞野田中,拾得黃金釵。

註釋譯文


(1)南宮,一作吳宮。未銷,未盡。
(2)“美人”句:指越王勾踐獻美女西施給吳王夫差。閶門,原指傳說中的天門,此指宮殿正門。姑蘇台上有春宵宮,吳王夫差常和宮嬪等在這裡作長夜飲。又蘇州之西城門曰閶門。此句閶門可解作宮門,亦可解作西城門。
(3)九重門,極言吳王宮殿之重門復戶。十二街,唐代長安,街坊橫為十二,因稱十二街。這裡泛指吳國都城姑蘇(今蘇州市)的街道。

作者簡介


曹鄴,字鄴之。生卒年不詳(北大五五級《中國文學史》定曹鄴的生卒年為816-875年?不知何據?)。桂州陽朔縣人。詩人青少年時代是在家鄉陽朔度過的。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他在寫了一些自以為有“性靈”的作品之後,就帶著這些詩作,從遙遠的祖國南疆來到京城長安求取功名。在長安和劉駕、李頻、李洞、鄭谷等詩人結識,成為知交。詩人在京城應考十年,九次落第,最後,由於寫作了《四怨三愁五情詩》獲得中書舍人韋愨的賞識,大力向禮部侍郎裴休推薦,於大中四年(850年)中了進士。之後受闢為天平節度使推官。唐懿宗咸通(860-873年)初年,曹鄴遷為太常博士,持論正直不苟,不阿附權貴。后曾任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職,大概在咸通九年(868年),曹鄴辭官南歸,遷居於桂林阜財坊,過著隱居的生活。死後葬於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