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資產

智力資產

智力資產的內容


根據安妮·布魯金(Annie Brooking)的觀點,智力資產包括四部分:(1)市場資產(Market Assets),指組織潛在的、與市場相關聯的無形資產,如商標、客戶、分銷渠道,特許權合同與協議;(2)智力產權資產(Intdlectual Property Assets)。指保護組織資產與基礎結構資產的法律機制。主要有技術(know—how)、商業秘密、版權、專利與服務標識等;(3)人力集中資產。指組織成員所具有的專門知識、技能、創造性和領導能力等;(4)基礎結構資產(Irdrasu-ucture Assets),指那些使組織能夠發揮功能的技術、方法和過程,包括組織文化、銷售管理方法、客戶信息資料庫以及溝通系統等

智力資產的屬性


一、智力資產是知識經濟的產知識正在成為社會經擠的主宰。
19世紀,尤其是l9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計算機的問世及其飛速發展. 計算機化和高技術電子產業對經躋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引人關注, “知識經濟”已經悄然來臨,人類正在步人知識經躋時代. 知識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擠增長的源動力。據經濟台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資料反映,從6O年代起,服務業價格以超過工業價格三倍的速度飛快地增長,服務業對美國GNP的貢獻率從50% 增長到80% 以上. 在這些服務業里,63% 屬於高技能類型;另據世界銀行報道,現在世界上649'b的財富由人力資本構成,到21世紀初在美國所有工作中, 80% 以上的工作實質上屬於“腦力”工作,經濟的增長將主要由知|只拉動,知識生產本身將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中心。對於任何一個現代公司制企業。知識已經成為一種資產,知識正在為提高經濟效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迄今為止. 智力資產的概念尚未建立,智力資產的性質、特徵和作用尚鮮有人研究,因為智力資產的交換價值難以計量. 還沒有成為交易的主體,因此,智力資產通常被置於經濟學和會計學模式下商品的範圍之外. 顯然,這是不符台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的。智力資產是知識經濟的必然產物. 在知識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經濟一一體化的時代,研究智力資產是十分必要的。
二、智力資產是一種無形資產
智力資產的本質是一種觀念或知識的資產. 這既可以存在於職工的心中,如技能和經驗;也可以存在於客戶的心中. 如聲望和信任;它還可以是公司的基本數據和訣竅,當然,智力資產也可以是獨立的,如當作商品對待的專利 商標等,所以,智力資產是一種無形資產。按照會計學對一般無形資產的定義. 則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的長期資產. 它雖然不具有實物形態,但可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給他人,它可以在一個以上的會計期間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因為無形資產是長期資產而非流動資產 當然它所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當建立起智力資產的概念之後,無形資產就應該包括智力資產。無形資產有三種類型,一是開發與研究的投入,二是商譽,三是智力資產。開發與研究的投入是指可以資本化的費用,是無形資產的開發成本;商譽則是隨著公司產權有償行為的發生才在企業財務會計中出現的概念,它是會計報表上公司的凈資產與作為交易結構轉讓給整個組織的價值間的差額.
因此,商譽與作為整體的公司有關,它不能單獨存在,也不能與公司的可辯認的各種資產分開來出售,商譽的價值可以按購買者付給出售者的價款總額與買進公司凈資產總額之間的差額計算。智力資產則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具有財產權利的智力資產,即是智力財產,另一類則沒有財產權利,也就是“知識”智力財產指的是一般意義上的無形資產,或者說目前會計學上的無形資產就是指的智力財產,主要包括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著作權和經營特許權再加上商譽,就是現行會計學上無形資產的全部內容,顯然. 在知識經濟來臨的時代,無形資產不包括智力資產尤其是不包括 知識“是不全面的,也不能全面反映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深刻內涵。稱為知識財產,它包括聲望、團 精神與個人網路、基本數據、熟練工人的知諷和經驗、個人才能等等,對於作為智力資產的知識,它主要包括環境知識、公司知識和內部知識三種類型。
環境知識是環境源涉及從外部環境流向公司的信息源. 如市場情報、技術、政治因素、宏觀經濟環境、供應商關係、客戶關係等,任何一個公司需要不斷從外部環境中搜集可利用的信息. 公司(包括任何一個組織)從外部獲取的信息越多,其決策越科學,與市場需求越台拍. 公司就越能更快更好地發展、所以,環境知識對公司的生存、發展、盈利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公司知識是公司源涉及從公司流向相關外部的信息源. 涉及諸如公司的聲望、公司形象、品牌形象、公共關係、廣告和促銷手段、口碑等,顯然,公司知識是公司作為一個組織向外部傳送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於公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甚至是致命的 內部知識則是內部源涉及通過培訓和公司都有平行運作的兩個加工過程,一個是顯性的產生商品產出,一個是隱性的能為該公司的智力資產增值的能力,並進而對顯性產出的增值影響巨大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公司的內部知識。公司的內部知識包括公司文化、團隊精神、公司的基本數據、工人的生產技巧、經驗 公司的訣竅等。公司知識始終在公司內部,體現在公司每一個職工的身上,並通過公司源向外界輸送,從而確立公司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對於公司而言. 內部知識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公司真正意義上的智力資產. 當然,環境知識和公司知識也是不可缺少的,正所謂“知彼知”方能“百戰不殆” 。

智力資產的特徵


智力資產是無形資產. 應該具備一般無形資產的特徵. 但它又不完全是一般意義上的無形資產,因此有其獨特的特徵。尤其是作為智力資產的知識,其特徵尤其明顯。
(一)智力資產難以獲得和積累。
知識經濟時代,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不僅要有追求知識的能力,更要有將知識運用於社會經濟實踐,運用於生產經營管理的能力。可以說,唯一能給一個公司帶來競爭優勢,唯一持續不變的就是“知道什麼” ,並懂得如何利用所擁有最強的力量,因為知識與力量存在著密切的動力學關係,偉大的社會思想家米切爾,弗科特指出: “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知識不可能不產生力量” ,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容易變得陳舊,隨著各個領域知識的爆炸,知識的有效期變短並易被廢棄,知識總是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園此,知識的獲取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更新知識成為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而更新知識不僅僅包括創造、獲取新知識,也包括摒棄舊知識,顯然,知識經擠加速了舊的知識方程式即“知識=能力一所以保存它”的失衡. 沒有人能夠永久成功地保存知|只,在知識經濟時代. 舊的知識方程式已不再適用了,翱的知識方程式為“知識是說,不僅僅是力量,更是一種能夠獲取新知識並運用知識獲取收益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使知識倍增,同時使效益倍增,因此。新的知識方程式巳成為新的知識社會的經濟現實。知識的這種快速更薪和倍增的現實導致了智力資產難以獲得和積累。
(二)智力資產同時具有多種用途。
知識是“不定形物” ,是神話中能呈現多種形狀具有多種用途的精靈,它一直在變化。如信用、聲望一類的無形資產,需要時間去獲取,不能象常規的資產一樣可以通過購買獲得,不僅如此,甚至可在瞬間喪失。如花費較多投入研製的新產品卻找不到市場,不被人們所接受. 則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甚至包括聲望、能力等,真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一般的無形資產在會計中通常認為是長期資產,但智力資產已不適用於會計學科中的論斷,如商標,對商標持有者來說,既是流動資產,又是固定資產,在日常商業活動中,產品藉助於商標換回貨幣,屬流動資產;但它是被商標持有者長期持有並帶來收益的資產,屬於固定資產
(三) 智力資產難以準確估價和核算。
現有會計核算方法巳不能表現公司的全部價值,尤其是對智力資產的積累通常不來自交易,而是公司內部的發展,它無法清點,不能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為此,會計界面臨的一個任務就是如評價、計量智力資產。儘管智力資產難以估算,但任何公司、企業的核心資產仍然是智力資產,是知識,知識巳作產品和服務銷售,園為知識含量越高,最終產品的價值就越大;融人到產品中的知識越多,產品就越難仿造;公司獲取知識的能力越強,競爭力越強 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獲取的經濟收益就越多。
(四)智力資產既可以是商業過程的投人,也可以是產出。
同貨幣資金,智力資產既可表現為產出,它既可以是知識運用於知識的產物,也可以是知熾本身、它是一種特殊的資產。
智力資產巳不適用於已有的會計學理論,不論承認與否,智力資產是給其擁有者帶來無限財富的資源,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因此,會計學界有必要重視它、研究它。

智力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區別


從原始定義來看無形資產與智力資產就不是可以等同的概念。而二者的根本區別主要體現在資產價值測量和資產減損(Asset Impairment)認定兩方面。
(一)資產價值測量
無形資產的價值體現在具有可度量的為組織創造經濟利益的能力上。這一“利益”可以是企業銷售的增加和費用的減少,也可以是為企業提供增加其擁有的有形資產價值的機會。與無形資產相比。智力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的確定難度更高,精確度也更低。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無形資產和智力資產價值測量結論的形式不同。商標、品牌、專利權等無形資產通過專業會計師的評估可以得出具有公信力的絕對價值。而智力資產價值測量模型(如使用最普遍的Skandia導航器模型)得出的價值測量結果大多是間接衍生指標,即比率的形式。而不是直接的絕對值。由於最終結論形式的差異,智力資產的價值測量的精確性和可比性都弱於無形資產。
其次,即使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確定某一智力資產的絕對價值,測量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一個智力資產價值測量體系必須能夠確定一個優秀創意(Idea)的價值。最後,智力資產與無形資產在價值測量方面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前者相對於後者的價值波動性。智力資產是一種只有在企業保持運作的情況下才具有價值的資產(Kent,1997)。如果企業停止運作,該資產會因為與其它企業毫無關係而變得一文不值。與之相對,在企業清算的情況下,品牌、專利權等無形資產不會完全依賴於企業的健康運作而仍保留著剩餘價值。這一波動性的差異使智力資產的價值測量必須相對更嚴格的考慮外部環境條件。
(二)資產減損認定
資產減損及其處理的含義是:如果企業的一台機器可以被另一台費用減半、生產率加倍的機器替代,那麼該企業應當從資產損害的角度來確定目前該機器的賬面凈值是否被高估並對其進行調整。智力資產損害可以被概括為“起初被認為是好的,後來變壞的創意”,即智力資產遭受破壞而發生貶值。智力資產與無形資產在資產損害方面的差異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二者資產損害的價值認定的難異不同。無形資產損害的估價與有形的機器設備相似。大多可以獲得比較精確的結論。智力資產的資產損害往往伴隨著公司聲譽和信用的損失。表現為公司的股票市場價值低於其它類似企業。並且。公司股價的跌幅中直接由智力資產損害引起的比例很難確定。也就是說獲得準確的智力資產損害的價值認定十分困難。
第二,智力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資產損害的持久程度不同。與有形資產類似。對較“硬”的無形資產來說,資產損害往往是不可取消的,即資產損害的發生會永久性地削弱對一項特定無形資產的價值,甚至造成一項無形資產的廢棄。而智力資產的損害往往是暫時性的、非持久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企業被削減的結構性資本和失去的顧客資本可能會恢復,並且可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智力資產的確認


1.智力資產取得的確認條件
一般來講智力資產非貨幣性項目滿足以下條件時,應確認為企業的智力資產:該項目在促成企業獲得經濟利益方面的作用,以及發揮這種作用的能力能夠被證實;獲取該項目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當然,由於智力資產與實物資產相比的特殊性還需要對智力資產確認附加一些條件。第一,智力資產在促使未來經濟利益預期流入企業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智力資產有效地發揮這種作用的能力能夠被證實;第二,存在充足的資源,或其有用性可以證實,使得企業能夠獲得預期流入企業的未來經濟利益。
2.智力資產確認的會計處理
智力已經作為一種資本投入企業,智力資本所有者也成為企業的權益所有者之一,這便是智力資本的經濟實質:
(I)計量屬性的選擇。智力資本不同於財務資本,沒有明確的市價,而且其價值變化較大,難以預測。智力資本作為智力資本所有者參與分配的基礎,其價值應為現行公允價值而不是歷史成本:初始確認時,要經過評估或雙方協商確定並簽訂協議,以後也要定期進行評估:
(2)科目設置。企業可在“固定資產’’與“遞延資產”之間設置一個“智力資產”科目。它屬於長期資產,按個人設置明細科目,用於核算智力資產的增減變動額,餘額在借方,表示企業所擁有的智力資產價值;同時在“股本”和‘資本公積”科目下分別單列‘智力資本”明細科目,它們屬於權益類科目,餘額在貸方,表示智力資本所有者佔有的權益比例。
(3)賬務處理:當智力資本投入企業時,按協商價借記‘智力資產’’科目,貸記‘骰本——智力資本”、“資本公積——智力資本”科目。以後定期評估,評估增值時,按評估增值額借記‘智力資產'’科目,按協議應增加的智力資本額,貸記“股本——智力資本”科目,差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 智力資產評估增值”科目;評估減值時,相應借記“股本—— 智力資本”科目,貸記“智力資產”科目,差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智力資產評估增值”科目。

智力資產計量原則


當前的會計準則下,智力資產腑當以歷史成本計價,而不是建 在未來收益的基礎上。所購智力資產的價值應當按購買價值計算,內部創造的智力資產的價值要依研究與開發費用等其他一些與智力資產創造相關的成本計算,當然這裡的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在金額上可能相等。
智力資產的資本化或賬麵價值均不能超過它的未來收益現值 超過現值的賬麵價值部分應當被註銷,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檢查各項無形資產預計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對預計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麵價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 如果缺乏必要的支持,智力資產的價值就會隨著時間不斷消逝,資本化智力資產成本應當按照這類標準模式進行系統的調整。對優秀的智力資產而言(如某項商標或品牌),儘管價值超過資本化成本的現象經常發生,但對超過部分予以確認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智力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企業總價值扣減會計賬冊上全部物質資產總價值后的差額。因此,智力資產可以市場評估所得到的企業整體價值為基礎進行計量。在有完備的金融市場的條件下,通過企業公開發行的股票價值的市場評估,來確認企業‘智力資產”與‘智力資本”的價值,不失為一個較為可行的方法。

智力資產價值的披露


在工業經濟時代,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資產負債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公式,得知企業凈資產的多少。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將無法正確顯示企業有無資本實力、競爭力、成長性。以微軟公司與通用汽車公司相比較為例,微軟公司生產經營的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品—— 電腦軟體,而通用汽車公司經營的是工業經濟時代的典型產品—— 汽車。單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微軟公司的資產總額僅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百分之十,而微軟公司在股票市場的價值卻超過了通用公司。象微軟公司這樣的新型公司,創造財富的力量已不在於機器、設備、勞動力、原料,而在於一種更為重要的資源—— 智力資產。因而,企業資產的定義已發生了變化,傳統財務報表上的資產項目,已不能充分反映公司未來的競爭力與市場潛力,我們應在傳統資產負債表上增加反映企業智力資產價值的有關項目,以便使投資者了解他們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未來。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智力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其相關的信息應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披露,具體可做如下調整:
其一,將資產負債表資產方的無形資產項目分為靜態無形資產和動態無形資產兩個細目,在後項下單設“智力資產投資”和“智力資產”兩個項目”“智力資產投資”項目,用於反映企業為了研究、開發智力資產所發生的支出及其攤銷情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任何一項智力資產的研究與開發,必將有利於企業,即使在企業壽命短於研究與開發周期的情況下,企業也可以從中獲得智力資產價值的增值,不至於一無所獲。因此,筆者建議將智力資產的研究與開發費用,作為一項資產予以披露,在資產負債表中單設“智力資產研究與開發費用”項目。反映人力資產、結構資產和客戶資產的研究與開發支出。
“智力資產”項目,用於反映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可望向企業流人未來經濟利益的智力資產本身的價值。
其二,設立職工流出率、智力資產損失率指標=在企業智力資產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人力資產,人力資產的增減變動,必然對結構資產和客戶資產產生影響。因此,企業應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附註中對此予以披露: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職工流動率=年內職工流出數÷年內職工平均人數×100%
在披露職工流出率指標時,企業還應就流出人員性質(即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還是營銷人才)及其流出數量給予說明。科技人才流出可能帶走企業的技術秘密,給企業的人力資產帶來損失;管理人才流出可能帶走企業的管理訣竅,給企業的結構資產造成損失;營銷人才流出可能帶走企業的客戶關係,給企業的客戶資產造成損失。由此還應披露智力資產損失率指標。

加強智力資產的管理


智力資產相比一般的資產。是不能夠通過購買而獲得的。如果不加已保護,它就能在瞬間消失。因此。加強智力資產的管理。發揮其最大價值。便成了管理者的一項艱巨任務。
什麼是智力資產的管理
關於智力資產的管理,它是一個處理智力資產的實踐、程序和應用的集合嗎?或者這是一個商業管理方法嗎?狹義地定義,它包括了任何系列的. 目的是最大化價值增值或從任何形式的智力資產中提取的程序和實踐。即是知識、創新或者是IP。然而,根據更好的智力資產管理的定義。被它的支持者作為一個領域/原則採用。它是一個總括的商業管理方法。這種方法為了最大化價值提取。而通過整個公司或組織來處理智力資本。
顯性智力資產和隱性智力資產。
對智力資產進行管理。首先就要把智力資產進行分類。對於不同的智力資產採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到底如何分類呢?在野中郁次郎教授所著的《知識創新公司》中,列舉了松下公司的田中案例:田中以製作大阪最好的麵包而出名的大阪國際飯店作為樣板。研究了飯店首席麵包師的揉制技術,在與項目工程師的合作下。提出了詳細的產品說明書,成功地複製了麵包師的揉制技術。並達到了該飯店製作的麵包的質量。我們可以看到:田中的創新表明了兩種類型的智力資產之間的轉換。家用麵包機詳細的產品說明書是一種“顯性”的智力資產;顯性的智力資產是正式的、系統化的,它能夠很容易地以產品說明書、科學公式或電腦軟體的形式被交流和共享的智力資產。麵包師所掌握的知識是隱性智力資產,則是高度個人化的,很難公式化,也難於交流,根植於行動和個人對具體背景的理解當中。表現為手藝或專業、一種特殊技術或工作團體的智力資產。包括存在於“專有技術”當中的不正式的、無法詳細表達的技能。
隱性智力資產的顯性化。
顯性智力資產,包括版權、專利權、專有技術、計算機軟體等。還有一些不可編碼的智力資產。如企業文化等,對這些顯性智力資產進行管理不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但是,僅僅利用好企業的顯性資產還是不夠的。企業的價值源泉還是在於開發利用企業的隱性智力資產。因此,如何將企業的隱性智力資產顯性化。成了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關鍵。隱性智力資產是指“人才資產”。是深藏在具有超常智力的人才大腦中,屬於經驗、構想、訣竅、靈感、創意等方面的精神財富。它們如果不進行腦外物化表達,外人便無法感知。因而也不可能用計算機進行編碼和加工處理,屬於不可編碼的資產。例如,有許多企業不惜高薪聘請人才。但是往往是一旦其他的企業有了更優越的條件,人才離開了,企業也癱瘓了。因此,把這些存在於大腦中的隱性智力資產轉換為顯性智力資產。便是一些聰明的企業的做法。把他們的隱性知識編碼或者是轉換為數據,讓大多數人都能夠知道,領會,成了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
我認為。將隱性智力資產顯性化。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對你的員工進行激勵。給員工賦予一定的責任和權利,使之在責任的驅使下充分激發他們的思想火花。因為企業的很多創新來自於員工。將他們的各種各樣的思想火花聚集、提煉,便是精華。是企業的智力資產。而這些,需要企業有人員來進行管理。因此,設立智力資產管理部門的確非常重要。
智力資產管理的說明及擴展。
把智力資產的定義限制在智力財產。忽視了組織知識和僱員智能的一個本質上非常寶貴的核心。這些資產在他們自己合適的有價值的商業資產里。如果能被適當的管理便可以資本化。至少,這些資產可以看作是來自智力資產的“原材料”。因此,如果沒有理由而是為了最大化智力資產的產生。基本的業務管理原則將會需要這些資產的管理。在他們作為“原材料”的定義中,基本的業務管理原則需要組織知識和僱員智能的管理。用來最大化智力資產的產生。
越來越多的組織認為,為了增加智力資產的管理,他們需要處理他們資料庫中特殊的知識。實踐和僱員的智力 這是因為在“新經濟”中的組織越來越多地面對。創造出一個更高的創新產出額的挑戰—— 正是這樣的一個挑戰。組織很快就會認識到,通過傳統的商業管理方法並不能有效地處理。
最初。一些組織都認為鼓勵僱員進行創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要控制,不要引導。”在商業管理中和各種各樣新的解決方法出現時變成了一條新的格言。這種思想不僅僅是VI頭禪。而且成為了一條標語“人類就是我們最好的資產”.並且創造了分享和合作的文化。照著這個樣式,組織希望創新能夠高漲。但是組織很快發現創新比“激勵計劃”.“實踐團體”.和“思想銀行”更重要。
組織發現。為了有一個更高的創新產出額,傳統管理和組織結構必須要變革。那就是解決組織創新如何走向CEO這個層面的問題了。創新被認為不只是一種需要鼓勵的價值。更是需要作為商業上的一條系統的路徑來發展,而且可以作為商品過程來處理。但是為什麼創新突然變得如此的重要呢?難道從人類起源它就不存在嗎?而且為什麼創新的過程和實踐越來越能決定一個組織的競爭力量呢?簡單的回答就是“這是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