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狀態
人在睡覺時表現出來的形態
睡眠狀態指人在睡覺時,表現出來的形態。與清醒狀態相對,人睡覺有四個階段的。分別是:入睡、淺睡、深睡、延續深睡,每一周期的睡眠過程也可由淺至深分為四個睡眠階段。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學生睡眠時間要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
各階段的特點如下:
第一階段(或稱第一期):入睡階段。從昏昏欲睡開始,逐漸入睡,不再保持覺醒狀態。這時候,呼吸變慢,肌肉張力下降,身體輕度放鬆,此時屬於初睡狀態,睡眠者較易被外界聲音或觸動所喚醒。
第二階段(或稱第二期):淺睡階段,或稱輕度睡眠階段。本階段睡眠屬淺睡或輕度至中度睡眠狀態,睡眠者已不易被喚醒,此時肌肉進一步放鬆,腦電圖顯示梭狀睡眠波。
第三階段(或稱第三期):深睡階段,這時候睡眠者進入深度睡眠狀態,肌張力消失,肌肉充分鬆弛,感覺功能進一步降低,更不易被喚醒。
第四階段(或稱第四期):延續深睡階段,本階段是第三階段的延伸,但不是每個睡眠者都能達到本階段,也不是每個睡眠周期都可達到這一階段。有的人睡眠不夠深,就不能達到這一階段,或只有很短時間的第三、第四階段的睡眠。
清醒夢
清醒夢(Lucid Dream)又稱清明夢,是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做夢,進而能控制夢境的一種狀態。一般認為,清醒夢的發生是因為快速眼動期(REM,也就是做夢時的狀態)當中,本來應該是關閉著的短期記憶部分,因為某種刺激(即“我在做夢”的認知)恢復活動,但掌管夢境的部分又還沒有關閉,因此就成了一種可以控制夢境的狀態。依目前的研究,清醒夢對人並沒有生理或心理上的影響。
夜驚(Night Terror)發生在睡眠最深的非REM睡眠,是腦部的恐懼中心突然莫名其妙被啟動時,被“嚇醒”的反應。其實講“嚇醒”不太正確,因為這時雖然動作很像被嚇醒的樣子,但其實人還是在熟睡中的,醒來后也不會記得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一段。相較之下,比較倒霉的是睡旁邊的枕邊人。夜驚在兒童發生的比率遠高於成人,如果成人時還有夜驚的話,要注意自己是否飲食、睡眠有失調,同時也要注意這可能是嗜睡症的前兆。
夢遊
夢遊(Sleepwalking)和夜驚有點相像,都是發生在睡眠最深的非REM睡眠,只是在夢遊里不是恐懼中心短暫的啟動,而是整個腦部都開始活動了起來。大部分的人“夢遊”實際上並不會真的起來走路,只是坐起來,左看看右看看,喃喃自語些什麼,然後又倒下去睡。只有少數例子會起來走路、吃東西,但嚴重一點,也有起來打掃、洗澡、穿衣(還會換回睡衣再睡)、開車、跳舞、嘿咻,甚至殺人的例子。夢遊的人眼睛是睜著的,不像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樣閉著眼睛摸索前進,只是兩眼無神,而且叫半天也不見得會有響應。現在的問題是,究竟夢遊者是完全沒有意識,還是實際上意識是清醒的,只是事後完全不記得?這點科學家也沒有答案,只是從腦波分析來看,似乎傾向於前者。所以說,你的身體是可以在你完全不介入的情況下自主運作的。
在夢遊中吃東西(夢食)、講話(夢囈)和嘿咻常被看成三種獨立的病症來研究。
睡眠麻痹
睡眠麻痹(Sleep Paralysis)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睡覺時,人類的運動中樞會被關閉,以避免夢中的動作反應到現實中,造成傷害。睡眠麻痹就是意識清醒了,但是運動中樞仍然關閉著的狀態,所以雖然醒了,但是全身都不能動,只有眼睛和眼皮能動而已。最可怕的是,在睡眠麻痹的同時,常常伴隨著聽覺和視覺上的幻覺,會聽到細細碎碎的人聲和鬼影。
快速眼動期行為失調
快速眼動期行為失調(REM Behavior Disorder)在某些程度上,剛好和睡眠麻痹相反。快速眼動期行為失調是意識還在睡覺狀態,但運動中樞卻“醒”了。在這時候,人會開始反應夢中的行為,像是拍蒼蠅、打人、跑步之類的。快速眼動期行為失調和夢遊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在快速眼動期前(沒在做夢的狀態),一個是在快速眼動期之中(做夢的狀態)。有科學家認為這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之一。
在睡眠狀態時,人會喪失一種精神活動,即喪失人的觀念流動的主動指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