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流民圖的結果 展開
- 1941—1943年蔣兆和創作的水墨畫
- 鄭俠創作圖畫
流民圖
1941—1943年蔣兆和創作的水墨畫
《流民圖》是近代畫家蔣兆和歷時兩年創作的紙本水墨設色中國人物畫。該畫殘存的上半卷現藏於中國美術館,下半卷已經遺失,現藏於中國美術館。
全畫卷以一片瓦礫為背景,刻畫了一百多個深受戰爭災難之苦的難民形象,描繪了戰亂中勞苦大眾流離失所的慘狀,記錄著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流民圖》的創作以骨法用筆為基礎,融入西方解剖、透視、塊面等寫實技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物畫的表現力。作者不僅刻畫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注重對人物內心的細膩挖掘,烘染出悲愴的氛圍,宣洩著作者憤慨的情緒,具有強大藝術感染力。
《流民圖》局部
畫卷右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頻臨絕境的老人,然後是背井離鄉的北方農民,躲避轟炸的母子,斷垣下橫陳的屍骨,沿街乞討的難民,中部是幾位工人,僅留有照片的後段有城市市民和南方的農民,尾段是幾位知識分子。
畫卷中部,首先出現的是一組工人的形象:一位戴鴨舌帽的老工人邁著沉重的腳步,一位右臂傷殘的青年工人被另一位工人兄弟攙扶著艱難地行進。之後,出現了兩位穿旗袍、燙髮的青年婦女,她們如同卷首穿長袍的老頭和婦人,看來曾有比較優越的經濟生活。在農村者,有可能是富裕中農乃至中小地主,或沒落的封建士紳;在城市者,則可能是民族工商業者的眷屬。
畫卷末段描繪的是幾位知識分子的形象:倚樹的科學家正在那裡發愁;畫卷倒數第二位蓄髮的學者,憂國憂民,似乎期冀著光明,希望自己的祖國不再是一個受人凌辱的病夫。《流民圖》的尾末並沒有作者署名與題記,只畫了一群苦難的知識分子和一棵大樹。作者表示,這裡表現的是知識分子的心聲,這棵大樹就是歷史的見證。
作者於1941年開始構思《流民圖》,1943年完成了這幅畫。為了完成這幅圖,作者赴上海、南京等地體驗淪陷區的生活。他看到在日軍鐵蹄踐踏下的百姓“人不為人”的生活情景,圖中背井離鄉的農民、工人、知識分子,以及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老人、婦女和兒童奏響了戰爭年代社會底層人民的命運交響曲,這是在那個黑暗不見天日的時期,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創作過程中,作者還邀請到許多朋友、學生做模特。畫中相擁而泣的女子,就是作者的學生做的模特,畫卷中的那頭毛驢,也是從街上借來,拉到畫室里作寫生。除此之外,為了防止日軍的干擾,作者畫一部分,藏一部分,使人難窺其貌。
《流民圖》通過對一百餘位無家可歸者躲避日軍轟炸、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痛苦情狀的塑造,展現出由侵略者造成的餓殍遍地、生靈塗炭的人間悲劇。畫面沒有直接出現燒殺搶掠的侵略者形象,而是通過一個個滿面愁容、疲憊不堪、倒地而息的人物群像,揭示了侵略者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國破家亡的毀滅性創傷。
在《流民圖》中,作者以西方繪畫的透視原理和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結合的方式來表現單個的人物形象,在整體布局方面又採用多角度、多視點的手法,最終《流民圖》以橫卷的構圖形式展現給人民大眾。畫中展現了近百個不同身份、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神情的人物形象,這種構圖方式使人們在觀看時要從局部出發循序漸進品味,由於畫幅巨大,具有很強的視覺感染力。畫面中人物形象聚散、動靜、情緒的連貫和變化,匯合起來好像江潮一樣洶湧起伏,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置身其中的共鳴。
《流民圖》在線條上採用中國畫“骨法用筆”的原則,結合畫家的主觀感受,在傳統描繪線描方式上加以改變,因人物形象、年齡、身份的差異所採取的線條也有所不同,用蒼老乾枯的筆觸描繪老年人,用柔美平滑的筆觸描繪青年人,明暗關係和體積感通過這些線條來體現。在人物形象結構轉折處充分利用中國山水畫技法來充實線條不能完全勝任的地方,塑造出更加深厚富有力量的形象。
作者通過小寫意對人物面部及手部進行細緻刻畫;頭髮的處理是將筆上的水分吸干,先用干筆皴出結構,再用淡墨染出明暗;衣紋的處理與面部及手部形成反差,衣褶的線條通過行筆的提頓來體現;衣服的設色在顏色上用得不多,但恰到好處,大多是在花青和紅顏色里加少量的墨色,主要以暗顏色為主,給人的感受也符合當時的環境氛圍。整幅畫對人物形象的描繪,用筆剛勁有力,造型形象準確,墨色富有變化,線條簡潔幹練,情感表達細膩。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筆墨技法,既完成了作品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也表明了他本人的精神品格,充分體現出一個畫家應有的藝術風範。
現代畫家陳丹青:《流民圖》人物個個有名有姓有身世,兼具社會學、生理學、譜系學、遺傳學,甚至地方志等等密碼的生動表象,同時,被恐懼所統攝,合成淪陷的慘景。這等畫境,非僅取決於造型之力,更在作者理解人,並以這精確的理解,駕馭想象力。
現代美術評論家沈鵬:《流民圖》像一股悶雷,驚動無聲的大地,像一道暖流,喚起人們在嚴寒中對春天的嚮往。它是無聲大地中的痛苦的呻吟,是一個誠實的畫家的血淚結晶。以《流民圖》為中心,鮮明地展現了畫家創作的軌跡,其中個人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由生活的一個橫斷面連結時代的脈搏,銜接過去和未來。
1943年,為避開日軍耳目,《流民圖》更名《群像圖》,開展當天遭到日本憲兵隊的衝擊,隨之接到禁令。曾有一位教師事先買了一套《流民圖》的照片,在禮堂為學生們展覽,躲過日本憲兵的視線。
1944年,《流民圖》在上海短期展出,不幸被強行借覽,此後音信杳然。
1953年,上海美協從某地下室的垃圾堆中發現了只剩下半幅《流民圖》,殘破霉爛,於是即刻將它重新裝裱。
1988年,該畫由藝術家家屬蕭瓊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展出時間 | 展出地點 | 展覽名稱 |
1943年 | 北平太廟 | 無 |
1994年 | 中國美術館 | |
2013年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君住長江頭——瀘州蔣兆和藝術館館藏精品展” |
2014年 | 中國博物館 | “不盡丹心——蔣兆和誕辰110周年紀念特展” |
2015年 | 武漢美術館 | “我法——蔣兆和繪畫藝術研究展” |
流民圖[蔣兆和創作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