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夏屋庄

東夏屋庄

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8萬公斤。 1958年10月,本村成立黨支部。 1958年10月,本村獨設行政村。

基本概況


明末並為一個村,取《詩經》“夏屋渠渠”之意,命名為夏屋庄。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又分為三個村,本村居東,稱東夏屋庄。另一說,明末清初,姜姓先來此定居,因住所北有嶺崗,故命村名嶺前庄。后王姓棲霞遷入,發展很快,不久王姓數超過姜姓,以姓改名王家莊。1940年改名東夏屋庄。本村位於海陽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6°58′。隸屬發城鎮。距鎮政府駐地15公里。全村轄區面積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94戶,298人。有姜、王、李、紀、張等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初一日)日軍侵入本村。
1941年7月17日(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夜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42年與西夏屋庄中夏屋庄設一個村公所。
1946年第一個合作社(村社)成立。
1958年10月本村單獨設行政村。
1968年在河南山建起揚水站
1983年將南山揚水站擴建為大口井。同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50公斤,總產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50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634公斤,總產達到19.8萬公斤。 1994年,村黨支部帶領村民栽植蘋果。1998年以來,發動群眾建蔬菜大棚3 個。2000年,果品總收入10萬元,大棚蔬菜收入3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200萬元,其中農業180萬元,畜牧養殖業2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改革開放后,第二、三產業始得到發展。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118人,收入320萬元,其中工業120萬元,運輸業40萬元,商飲業10萬元,服務業15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解放后,大多數適齡兒童有條件上學讀書。1976年,村民基本上都達到小學以上文化水平。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4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解放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機和大中型拖拉機56輛、摩托車20輛、電冰箱20台、電話40餘部,電視家家均有。村民吃上自來水。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1984年以來,逐步規劃村莊建設,建起了新房區。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王和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個黨員。1942年,與西夏屋庄、中夏屋庄成立一個黨支部,冷春福、王和榮、姜杏林、姜沛林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58年10月,本村成立黨支部。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王志賢、王和榮、姜慶福、王風起、王敏、王紹雲、王建芳。1995年3月起,王紹雲復任黨支部書記。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6名。2002年,有黨員21名。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與西夏屋庄、中夏屋庄一個行政村,冷春福、冷忠甲、姜吉通、於芳禮、冷壽臣、王和榮、冷壽常、冷和芝先後任村長。1958年10月,本村獨設行政村。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永華、王和吉、王志賢、王美、姜奎生、王建芳、姜奎喜、王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