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奉戰爭

浙奉戰爭

浙奉戰爭又稱第三次直奉戰爭,爆發於1925年,是第二次直奉戰爭后,奉系軍閥與東南地區直系軍閥為爭奪江蘇和安徽地盤而進行的戰爭。此戰直系軍閥孫傳芳國民軍首領馮玉祥和蘇皖等地方軍閥聯手擊敗奉軍,奉系勢力北撤至山東,浙蘇皖聯軍佔領徐州。

簡介


奉系軍閥戰機資料圖
奉系軍閥戰機資料圖
浙奉戰爭發生在1925年10~11月,是一場直系軍閥孫傳芳與奉系軍閥張作霖在 江蘇、安徽爭奪地盤而進行的戰爭。張作霖取得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后,遣11個師進據直隸(約今河北)、山東、江蘇等省,控制京奉鐵路(北京-瀋陽)和津浦鐵路(天津-浦口)全線,脅迫北洋政府任命奉軍將領李景林、張宗昌姜登選楊宇霆分別為直隸、山東、安徽、江蘇軍務督辦,嚴重威脅國民軍和長江流域直系勢力及其他地方軍閥。直系軍閥、浙江軍務督辦孫傳芳聯絡馮玉祥和蘇、皖等地方軍閥共同反奉,從而發生了浙奉戰爭。

過程


爆發

1925年10月8日,孫傳芳在杭州召集浙、閩、蘇、皖、贛五省代表舉行秘密會議,結成五省聯盟,準備發動討奉戰爭。10日,孫以準備秋操為名,調集浙軍4個師另6個旅部署於浙江長興、江蘇松江(今屬上海)地區,準備向奉軍進攻。15日,浙奉戰爭爆發。

經過

奉軍為縮短戰線,集中兵力,提前於14日從上海撤出第20師。16日浙軍進佔上海,后相繼攻佔蘇州、常州、鎮江,進逼南京。此時,江蘇第1、第3、第4、第10師通電響應浙軍,並將駐南京奉軍第8師包圍繳械。楊宇霆等逃離南京。20日浙軍進入南京后,與蘇軍乘勝北進,迫奉軍退向安徽蚌埠。皖軍第1旅通電與浙軍一致行動,由泗縣進抵臨淮關。姜登選被迫辭職。
奉軍繼續北撤。張作霖急調4個師另2個混成旅入關增援,並命張宗昌為直魯蘇皖防禦總司令,保衛徐州。張宗昌調兵布防於江蘇邳縣(今邳州)、碭山(今安徽碭山)、安徽宿縣(今宿州)地區。23日浙蘇皖聯軍佔領蚌埠后,分三路向徐州進攻。左路蘇軍第4師和皖軍第1旅從宿縣以西經永城攻蕭縣、碭山,受挫。右路蘇軍第1、第3師從宿遷進兵,第1師在海州遭奉軍合擊,退守大伊山,第3師在清江浦(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戰敗,困守孤城,后得蘇軍第10師等部增援,才解其圍。

結束

奉系軍閥張作霖
奉系軍閥張作霖
中路浙軍第1、第2、第4師和第7混成旅由蚌埠沿津浦鐵路北進,攻佔宿縣(今安徽宿州)。張宗昌派山東軍務幫辦、魯軍第5師師長施從濱徠為前敵總指揮,率部反攻,奪回宿縣、固鎮,迫近蚌埠。11月2日,浙軍第1、第4師在固鎮地區迂迴奉軍側后,大敗奉軍,俘施從濱及其所部1個旅。5日,再克宿縣(今安徽宿州)。1925年11月6日,孫傳芳乘勢指揮浙蘇皖聯軍,從東、西、南三麵包圍徐州。張宗昌調集奉軍準備決戰。在此期間,馮玉祥指揮國民軍分別向直隸大名和魯西進軍,威脅奉軍後方。張作霖為保存實力,令張宗昌退守山東。7日,奉軍向郯城、台兒庄和韓庄、臨城(今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撤退。8日,浙蘇皖聯軍佔領徐州,此戰結束。

影響


浙奉戰爭是由孫傳芳首先發動的,他發動反奉戰爭同當時中國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密切相關。此次戰爭奠定了後來廣東國民革命軍北伐前夕,全國政治軍事形勢的部分格局,在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中具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