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2條詞條名為徐健的結果 展開

徐健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965年生,浙江省衢州市人。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從事歐洲歷史、德國歷史研究。任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德國史學會理事。著有《近代普魯士官僚制度研究》。

教育經歷


1987年6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
1991年6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2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任職簡歷


1993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講師。
2002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2015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所屬單位:歐美近現代史教研室。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世界近現代史,資本主義發展史,德國史。
擔任本科教學:德國史,世界通史(歐美)。
在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刊物中的任職情況:
中國德國史學會理事。
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成員。
2001年1月以來參加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中德關係與多邊化趨勢國際學術會議2001年6月。
中國第六屆青年史學工作者會議2001年8月。
"世界歷史上的斷裂和延續"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12月。
2001年1月至今從事的國際國內項目與經費數額。
國家十五規劃教材"整體歐洲史"。

主要貢獻


著作教材

《世界通史》(現代卷)(參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譯著譯文

一百年來的俾斯麥傳記,《德國研究》2000年第3期。
恐懼與戰爭:論一戰中的恐懼因素,《北大史學》第7輯。
《希特勒魔影下的戰後德國》序言,民族出版社2000年。

發表論文

關稅同盟與德國的民族統一,《世界歷史》1998年第2期。
1897-1914年德國對中國的文化政策及其影響,《1897-1914年青島的德國人和中國人: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德國米內瓦·赫爾曼·法農出版社,1999年。
評德國史學界有關"特有道路"問題的爭論,《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
十八世紀的普魯士官僚:地位、責任和選拔方式,《北大史學》第8輯。
托馬斯·尼佩帶:《1866-1918年的德國歷史》,《中國學術》2001年第3輯。
近代普魯士行政官員選拔與培訓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轉型時期普魯士官僚的經濟改革思想和國家企業促進政策,《史學月刊》2002年第4期。

獲獎記錄


2002年獲北京大學安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