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農耕

原始農耕

原始農耕一詞,遵從教育部新發之歷史課程標準,其《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節內容為:“以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為例,簡述中國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

根據李根蟠等著《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我國原始社會若按“生活資料生產方式的演進”劃分,可分為“原始採獵業”和“原始農業牧業”兩大階段,而“農業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經濟到生產經濟的偉大革命性轉變。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第71頁)。

據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國黃河流域最早的農業遺址,為黃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等,碳-14數據表明,這些遺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這些都比半坡河姆渡的農耕文化略早。一般來說,原始農耕時代相當於石器時代的新石器時代,也相當於以社會結構為演進標誌的氏族公社繁榮階段。

播種五穀


關於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古史多有記載,如《周易》說:“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拾遺記》說:“時有丹雀銜五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白虎通》說:“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課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書》和《白虎通》。此外,《淮南子》上尚記載有“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和“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勞。

磨製石器


河姆渡的磨製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約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石器,出土各種骨器七倍於石器,最常見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裝一根木棍,稱為耒。用耒耜耕作,稱為耜耕農業。

農業生產


在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耜耕農業已佔統治地位。這裡出土的石耜多於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還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長的鹿角鶴嘴鋤,至於各種質料製作的鐮刀,其總數超過了整地農具的數倍。耜用於翻地,鶴嘴鋤用於中耕,鐮刀用於收割,整套農具的出現,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技術的提高。當時農業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部門,家畜飼養業和制陶等手工業都有賴於它的發展。由於剩餘糧食的出現,制陶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豬的飼養也得到很大發展。半坡氏族的豬,絕大部分是在幼小時宰殺掉的,因為那時人們的生活資料還比較缺乏。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宰殺的,則多為一二歲的成年母豬,且豬的數量也很大。豬的飼養,間接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的相對發達。

骨耜復原圖


這些骨耜是1973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系用動物的肩胛骨加工製成的。粗的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耜長約二十厘米,肩臼處橫鑿方孔或磨成半月形,骨板正面中部琢磨出平淺的豎槽,淺槽下部兩側各鑿一孔,木柄豎貼著骨板淺槽安裝。圖上是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式樣,使用時手握耜柄,腳踏橫棍,推耜入土,進行翻地。這種骨耜比較銳利,適於開發南方的沼澤地帶。

特點


栽培穀物,聚族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