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梁
林汝梁
徠林汝梁,乳名林玉樹,化名許進、少許,1918年7月出生在福建莆田,五候山東麓東嶠鎮珠江村農民世家。青少年時期,他喜愛讀書與勞動,成績優良。但因家庭經濟拮据,只讀完小學就輟學在家幫忙家務勞動,稍長大自覺勤勞務農,又興趣看書學習,日常善於見縫插針讀書。後來在南平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總務工作期間,更加抓緊空隙時間到圖書館博覽群書,勤學苦練,不斷充實和提高文化知識,後任私立莆青職業中學教員
林汝梁為人忠厚老實,品德高尚,善於與同齡人結伴,互相學習,互愛互助,愛國愛民,痛恨國民黨反動派壓迫剝削勞動人民,對日本侵略中國非常憤怒,立志救國救民,於是,帶領胞弟林金英,投身人民革命熔爐。
1946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撕毀國共兩黨“重慶和談”簽訂的“雙十”協定,挑起內戰,妄圖消滅共產黨。福建國民黨黨部奉蔣介石的旨意,大肆圍剿人民革命根據地,瘋狂搜捕共產黨員和游擊隊員等地下革命同志。但閩浙贛邊區省委堅決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到底。1947年初,因要急須調查敵人的軍政人員情況,組織上安排林汝梁去辦此事。他立即化裝,克服艱難險阻,進入福州,住在中共福州工委聯絡站負責人蔡光周宿舍,與我黨在敵機關工作的地下人員聯繫,智取敵人的檔案。他借下班之時帶走,晚上由林汝梁抄寫,次晨把原檔案送回機關,順利完成艱巨任務。
福建國民黨反動派仇恨閩中徠人民革命,特派胡季寬、王介率保安一團,在莆田兇猛搜捕特委黃國璋,林汝楠和游擊隊員等地下革命同志,如1946年冬圍捕珠江村林汝楠同志撲了空,心不死,強行抓走無辜百姓,有未成年(才十五歲)的汝楠胞妹林汝梅,文盲農婦汝楠的三嬸許坂尾,堂嫂黃烏妹和農民、汝楠的堂弟林回蘭及林奮飛等。他們在獄中不屈不撓,堅決頂住誘迫索要供詞,林回蘭、林奮飛倆遭殘害活埋犧牲。族親受迫害慘重,鄉親遭殘踏惶恐不安。1947年元旦之夜,胡、王又派保安隊在莆田各中學搜捕思想進步的學生,有莆田中學林文福,哲理中學林金太,礪青中學林文享、唐文華,東山職業中學林鐘銘、林文禹,埭頭水產職業中學林玉泮等。這期間縣委書記楊杞松(化名光輝、笏木),由於叛徒出賣,被抓捕犧牲。北高徐亞祿等敗類(即叛徒),叛變革命,多處聯絡站遭破壞,同志犧牲。這樣險惡環境,造成革命基點村、聯絡站遭受破壞幾乎殆盡。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莆田大地。
閩中特委為振興莆田革命事業,委派林汝梁負責莆田地下革命工作。來莆之初,他隱蔽在親戚家和尚存的聯絡站內,秘密與隱蔽下來的地下黨同志又是堂兄的林煥章、教員鄭宗漢等聯繫,傳達特委指示,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撕毀“雙十協”定陰謀,消除同志們的恐懼心理和克服悲觀失望思想,要求大家走村入戶開展宣傳革命道理,大膽發動群眾,開闢創造革命基點村、聯絡站,同國民黨反動派堅決鬥爭到底。這時林汝梁表現出精明簡練、深謀遠慮、善於駕馭鬥爭形勢的能力。他經常變換身份,化妝成士、農、工、商各界人士,行動巧妙周密,自己帶頭走村入戶,深入群眾,宣傳人民革命道理,講得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人人愛聽,啟發廣大群眾政治覺悟,起來參加革命。
林汝梁在莆田負責地下革命鬥爭工作期間,頻繁穿梭城鄉,足跡幾乎踏遍全縣。在他和縣委其他同志們共同努力下,至1949年8月莆田解放前夕,相繼建立了山區、平原、沿海各片的區委並任命領導人,開闢創建擴展了革命基點村78個,聯絡站(據點)83個,一般村229個和據點戶18個,區紅點戶12戶。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有的基點村凸現公開或半公開,人民揚眉吐氣,稱頌革命好得很。
1949年初解放戰爭勝利捷報頻傳,勢如破竹,國民黨反動派軍政分崩離析。但蔣介石為首的頑固派憑藉長江天塹屏障,垂死掙扎。福建國民黨反動派大肆抓壯丁,征民糧和苛捐什稅,許多官吏又藉機敲詐勒索,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百姓叫苦連天。閩中特委著眼群眾,保護人民,強調縣、區委領導儘快組織精幹武裝力量,大膽除惡懲霸,發動群眾開倉濟貧和區三征(征丁、征糧、徵稅)鬥爭。縣工委書記林汝梁同志正月中旬在四亭村召開縣工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特委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行動。會後,工委領導分別率領游擊隊,接二連三在城郊四亭鎮壓女特務,在涵江鎮壓特務傅韻璜,在?蘆鎮壓梅洋鄉長曾希盛(特務)和常太兩個便衣偵探等。緊接著林汝梁等同志又率隊乘勢分別在平原林墩、東華,山區瑞雲,沿海忠門等地發動群眾開倉濟貧,進一步展開反“三征”鬥爭。他還率隊智襲閩中重地涵江鎮公所,不費一彈一舉繳槍32支和一批彈藥。通過這一系列革命鬥爭,打擊了國民黨區、鄉(鎮)政府和官吏及保甲長,動搖了部分地方軍、警、憲,政治影響大,鼓舞了廣大人民革命鬥爭意志。
1949年2月,縣工委為了地下革命擴大活動需要,遷駐黃石鎮清江村“桂苑祠”,並在村內“宗夏堂”設立游擊隊部。當時的偽縣長陳文照聞訊,妄想以突擊圍剿來維持其表面局勢,於4月25日夜率兵分三路圍攻清江。汝梁同志考慮敵眾我寡和保存有生力量,下令突圍,他非常勇敢首先衝出。在突圍戰鬥中腿腳受傷,他利用地形地物掩護,躲進海岸邊武桐箕藤木叢中,避開敵人搜查,至次晨敵人撤退後,他上岸到周文泉同志家,由其胞兄周文?用溝船護送轉移,住在城郊延壽村游擊隊據點內,邊治傷邊堅持指揮革命鬥爭。
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渡江,並解放江蘇、浙江大部分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某軍參謀長梁靈光率先遣部隊四百多人,已抵達福建省建甌地區。國民黨軍政慌惶不可終日,爭先恐後向南方潛逃。莆陽大地革命聲勢越發紅火,激勵了許多青壯年踴躍參加革命,人民游擊武裝力量如雨後春筍,迅猛壯大。縣工委領導把握時機,精心策劃,於1949年6月在白沙沃柄成立閩中支隊莆田縣人民游擊大隊部,書記林汝梁兼政治委員,張坤任大隊長,形成直面公開的革命根據地,實施武裝割據。縣工委為保障區內人民和機關安全,派出一個分隊駐守沃柄嶺險要地,盤查過往行人,防止敵特姦細混進區內打探情報或破壞活動,同時加強游擊隊軍事訓練,政治思想和紀律教育,提高戰鬥力。隨後決定七月中旬派張坤大隊長兼中隊長,率領游擊隊員三十多人,往沿海一帶活動,增強沿海地區革命鬥爭活力。分散國民黨軍、警、憲視線和精力,同時,抓住時機,對前下鹽場鹽警大隊,展開政治攻勢,促他們起義。此外,還抽調少數游擊隊員,組成幾個小組赴各區,配合當地黨員和革命群眾進村入戶,宣傳解放戰爭勝利即將來臨的大好形勢,動員借糧等支援人民游擊隊和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莆田。
1949年8月21日,林汝梁同志率人民游擊大隊,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莆陽大地,廣大人民歡欣鼓舞,喜迎翻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