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CHONGQING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ENGINEERINGCOLLEGE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ChongQingWaterResourcesAndElecteicEngineeringCollege)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重慶市骨幹高等職業院校,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和全國優質水利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為創建於1964年的江津地區水利電力學校;1965年,經四川省水電廳批准更名為“江津地區半工半讀水利電力學校”;1967至1968年,四川省水電廳批准學校更名為“江津地區水利電力學校”;1981年,學校更名為永川地區水利電力學校;1984年,學校更名為重慶市水利電力學校;2004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徠截至2021年4月,學校總佔地面積936畝,總建築面積36.8萬平方米,實驗實訓設備總值1.3億元,固定資產總額突破10億元;設有8個二級學院,開設高職教育專業42個;有教職工670餘人,在校生人數11000餘人。

2019年起,學校與重慶文理學院等市屬應用型本科高校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歷史沿革


1964年7月,經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江津地區水利電力學校在永川雙石(現永川四中)創辦。
1965年12月,經四川省水電廳批准更名為“江津地區半工半讀水利電力學校”。
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學校停課,停止招生。
1967-1968年,四川省水電廳批准學校更名為“江津地區水利電力學校”。
1974年8月,經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恢復招生,從壁山遷至永川原江津地區物資供應站,屬地區水電局領導。
1981年9月,因江津地區更名為永川地區,學校更名為永川地區水利電力學校。
1984年2月,因永川地區與重慶市合併,學校更名為重慶市水利電力學校,由重慶市農機水利局領導。1996年,經重慶市勞動局批准,學校設立重慶市水電行業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1998年,經重慶市編辦和市水電局批准,學校設立重慶市水電系統幹部培訓中心。
1999年3月,受重慶市教委委託,為西藏定向培養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專業西藏學生27人。
2002年2月,重慶市政府授予學校“最佳文明單位”稱號。12月,水利部授予學校“全國水利系統文明單位”稱號。
2003年4月,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建設部聯合批准為“全國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實施院校。
2004年4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並報經教育部備案后,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2012年12月,學院被確定為重慶市骨幹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4年5月12月,學院接受並順利通過水利部專家組對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建設成果的考察驗收。成功舉辦“建校50周年暨2015年元旦晚會”。
2017年9月26日上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與珠海丹田集團“丹田訂單班”開班暨“丹田學院”揭牌儀式在該校拉開帷幕。
2019年起,學校與重慶文理學院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2021年2月2日,2021年高校增設國家控制的高職(專科)專業審批結果公布,同意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設置學前教育專業。
2021年7月,入選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9月,學院有教職工67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0餘人,研究生以上學歷300餘人,博士30餘人。擁有市級優秀教師、教學名師等14人,骨幹教師121人,雙師素質教師272人,雙師型教師217人,其中水利部雙師型教師、職教新星、職教名師等43人。
重慶市市級教學團隊:“水務管理”專業(群)核心課程團隊、“水資源涵養與生態修復”團隊、“水文化”團隊、“人文數學”團隊、“心理健康教育”團隊等特色研究團隊
校級專業(課程)帶頭人:舒喬生、馬煥春、劉嘉夫、蔡文良、徐建、侯德明、呂程、孫曉明
校級骨幹教師:劉福玉、張過有、滕正福、張劍、馬雲峰、權鳳、李淋玉、付文藝、李影、肖雲川、李傲、馬建斌、劉立、王麗娜、秦素粉、黃小華、汪強、程得中

院系概況

截至2019年1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有8個二級學院、開辦47個高職教育專業。自2019年起,學校與重慶文理學院等市屬應用型本科高校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設置時間試點本科學校前三年專科段專業名稱后兩年本科段專業名稱
2019重慶文理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020工業機器人技術機器人工程
專科專業設置
系部專業
水利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水利水電工程技術、水政水資源管理、水務管理、水利工程、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機電排灌工程技術、水土保持技術、環境工程技術、污染修復與生態工程技術、港口航道與治河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監理、工程測量技術、建築設備工程技術、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建築動畫與模型製作
電力工程學院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廠熱能動力裝置、水電站與電力網、供用電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建築電氣工程技術
市政工程學院市政工程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道路養護與管理、園林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環境藝術設計、物業管理、土木工程檢測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
智能製造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
大數據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應用電子技術、電子製造技術與設備、計算機應用技術、移動應用開發、軟體與信息服務

學科體系

● 質量工程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8年12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有國家級高職教育專業教育資源庫項目建設專業2個,重慶市高職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專業3個;重慶市市級骨幹專業建設項目4個,重慶市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2個,重慶市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3個;全國水利高職教育示範專業2個,全國水利高職教育示範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重慶市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專業群建設專業22個。
學院專業建設主要成果一覽表
建設成果專業名稱
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專業水環境監測與治理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高等職業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央財支持重點建設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技術
工程測量技術
水利部示範重點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水務管理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
建設工程管理
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能力提升項目(市財政支持重點專業)水利工程
園林工程技術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重慶市教學資源庫建設專業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
建設工程管理
水環境監測與治理
重慶市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能力建設(骨幹專業)項目(市級骨幹建設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建設工程管理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
應用電子技術
學院2017~2018學年新增校內實訓基地情況
序號承辦部門項目名稱資金(萬元)
1大數據學院大數據學院無線感測網及信號傳輸實訓室-
2電力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110KV電氣試驗實訓室29.82
3電力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電能計量實訓室1152.31
4電力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電能計量實訓室2109.16
5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BIM實訓中心148.93
6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實體比例建築教學模型實訓基地258.83
7市政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學院建築裝飾模型製作實訓室97.42
8市政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學院無損檢測實訓室243.50
9水利工程學院水利工程學院防汛搶險實訓室11.241
10水利工程學院水利工程學院水工模型試驗室200.00
11通識教育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心理箱庭實訓室2.27
12智能製造學院智能製造學院3D創新實訓室63.58
13智能製造學院智能製造學院數控加工實訓室121.67
14智能製造學院智能製造學院智能製造實訓室240.60

獲得榮譽


●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各級各類教學研究共175項,獲重慶市市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2019年,馬雲峰申報的“基於產業結構演進的重慶市高職專業結構調整研究”獲重點課題立項,王國棟等人申報的“核心素養視域下高職數學‘1+3’育人模式的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等5項課題獲一般課題立項。
● 學生獲獎
截至2019年1月,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市級以上技能競賽,其中40人次獲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獎項其中國家級項,省部級37項。學生參加“挑戰杯”“網際網路+”等市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獲國家級銀獎2項,銅獎2項,市級金獎5項,銀獎4項。其中“行車應急寶”和“巴山老壇獨家風味陳鹹菜”項目獲得“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重慶市金獎,作為全市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入圍全國總決賽項目,2個項目均獲得國賽銅獎。
序號項目名稱級別獲獎日期(年月)
1混凝土設計與檢測特等獎省部級201711
2混凝土設計與檢測一等獎省部級201711
3混凝土設計與檢測單項團體第一名省部級201711
4水利工程造價特等獎省部級201711
5水利工程造價二等獎省部級201711
6水利工程造價單項團體第三名省部級201711
7製圖員(水利工程CAD)二等獎省部級201711
8建築裝飾施工圖繪製二等獎省部級201711
9電能計量裝置安裝與調試三等獎省部級201711
10BIM造價技能應用一等獎省部級201711
11BIM施工項目管理技能應用一等獎省部級201711
12工程造價技能及創新二等獎省部級201711
13裝配式混凝土建築虛擬施工二等獎省部級201712
14裝配式混凝土建築虛擬施工三等獎省部級201712
15工業機器人裝調及智能製造應用二等獎省部級201712
16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二等獎國家級201805
17機電一體化項目三等獎國家級201805
18光伏電子工程的設計與實施三等獎國家級201805
19office應用能力一等獎省部級201805
20office應用能力二等獎省部級201805
21office應用能力三等獎省部級201805
22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一等獎省部級201804
23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24工業分析與檢驗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25工業分析與檢驗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26英語口語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27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28工程測量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29工程測量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30機電一體化項目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31光伏電子工程的設計與實施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32新能源汽車技術與服務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33智能電梯裝調與維護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34複雜部件數控多軸加工技術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35複雜部件數控多軸加工技術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36工業機器人技術二等獎省部級201804
37工業機器人技術三等獎省部級201804
38計算機建模(水利類)二等獎省部級201807
39計算機建模(水利類)三等獎省部級201807
40單片機應用設計競賽三等獎省部級201806
據2020年
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先後獲重慶市文明單位、全國水利系統“文明單位”、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勛特色高職院校”等榮譽稱號;
徠2010年2月,學院被重慶市水利局授予“水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11年5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授予學院“市級文明單位標兵”稱號,6月,學院工會被中國農林水利工會全國委員會授予“全國農林水利系統模範職工之家”榮譽稱號;
2016年3月,學院獲“永川區2015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和被授予市水利局2015年度“先進集體”榮譽稱號,4月,學院獲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度全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通報表揚。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重慶水電建築科技眾創空間、防汛抗旱協同創新中心、信息協同創新中心、水資源與生態保護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等平台。

科研成就

據2020年1月中國高職高專網顯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在公開刊物發表論文1000餘篇,獲重慶市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2014年5月,陳吉勝、胡紅梅等申報的“水利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和程得中、翟志娟等申報的“宋代理學語錄研究”兩個項目獲2014年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類研究規劃項目立項,並獲得重慶市教委資助經費1.6萬元。6月,王順克教授的“三峽外遷移民適應性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獲得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立項。
2015年10月,學院吳松院長主持的《重慶市三峽庫區水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市場化途徑研究》、蔣濤教授主持的《巴渝特色水文化遺產整理研究》兩個項目獲得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立項,侯新教授主持的《飲用水源地農家院落水污染防治生態工程措施研究》獲得重慶市前沿與應用基礎研究(一般)指導性計劃項目立項。
2016年5月,卓春英教授主持的《“網際網路+勞動市場與職業預警”視閾下,職業教育專業協同設置體系創新研究》獲得市教委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重點項目立項,黃小華副教授主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論》、秦素粉副教授主持的《重慶古鎮水文化歷史記憶發掘與應用研究》分別獲得市教委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思政專項和規劃項目一般項目立項。
2018年9月,陳邦尚、王順克等人的“重慶市農村水利基層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獲水利發展研究三等獎,學院獲水利發展研究突出貢獻單位。
2019年12月,學院教師謝立亞主持的“水源地水資源與水生態保護技術推廣”項目通過驗收。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科研成果表
序號論文名稱作者獎項
1適應水利事業發展,狠抓教育教學建設——實現水利高職高專教育內涵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吳松二等獎
2河流可視化模型研究與開發張守平三等獎
3飲用水源地(水庫)垂釣的危害及防治對策研究侯新一等獎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0年1月中國高職高專網顯示,學院圖書館藏紙質圖書總數58.51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720種,年生均新增2冊,生均圖書達62冊;電子期刊13000種,電子圖書資源409901GB,生均45GB。
● 學術期刊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重慶市水利局主管、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主要設有職教探索、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人文社科、管理科學等欄目。
《巴渝水文化》是重慶市水利局主管、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半年刊)。主要設有水文化動態、巴渝水苑、流域映像、巴渝水利春秋、水文化論壇、水文化教育、水詩韻、水文化產業與創意、水常識與水知識、江河美文等欄目。

學術交流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是中泰職教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組織開展10餘項對外合作項目,與泰國南邦職業學院等5所高校開展國際教育合作,首批17名留學生到校入學,與泰國黎逸技術學院共建大禹學院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釋義:標誌的形取自三峽大壩噴涌而出的洪流,凸顯出水利事業的特徵,與學院所屬行業相符;其二標誌取古書“水”字,形美而靈動,中間一筆的中國傳統書法飛白,強化了水的氣勢與力量,是一種突破。喻示學院在新時期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的精神。其三,標誌與萬經之首的《易經》中的乾卦相合,寓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突出學院與時俱進,奮勇開拓的精神風貌,強化了標誌的文化底蘊,表達出濃厚的歷史文化意味。
標誌的色彩採用藍與橘黃兩色,藍色代表水、天空、深邃,包容、有內涵,橘黃色代表信念、能量、激情、活力,契合學院的特點,具有個性化的美感和想象力。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精神文化

● 校訓
上善若水、學競江河
上善若水——釋義:最高境界的善如同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此以水之德為喻,表達對今日學子的殷殷期許,當以水之謙遜、海納百川之胸懷,百折不回的毅力自勉,成才立業。
水至柔,然水滴亦可石穿;水至韌,雖無定勢卻能奔流萬里。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看似柔順無骨,卻能作為滋潤萬物,利澤蒼生。
水之另一特性是“謙”,水不嫌低洼與涓涓細流,最終方能匯成江河湖海。“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滿招損,謙受益”(《易》),君子先天下而後自身,聖賢以此譬喻大道德之行。
學競江河——釋義:學無止境,如萬里江河從源頭奔涌而出,一路不斷匯聚支流,前後相繼,浩浩湯湯,亘古長流不息。喻水電學院傳承歷史優勢,厚積而薄發,不斷開拓與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育人之路。
● 校風
崇德自強、知行如一
崇德自強——釋義:推崇尊師重教之德,效法先哲所推崇水之德。從事水電事業建設,應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毅力與決心自勉。
知行如一——釋義:意為不僅要學習技能,還應用於實踐,只有技能與實踐相統一,方能有所成就。
出處:“知行如一”出自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學說。
● 教風
教喻有節、修業不倦
教喻有節——釋義:為人師者應懂得循循善誘,把握時機,適時啟發引導而不強迫學習,勉勵學生而不抑制興趣。
出處:語出《禮記正義》“師教既識學之廢興,故教喻有節,使人曉解之法,但廣開道示語學理而巳”。
修業不倦——釋義:教師在傳授學業的同時,自身也應不斷鑽研學問,注重技能與修養的提高。
出處:《禮學記》“然後能自強,……自強修業,不敢倦也”。
● 學風
篤行苦練、日臻新境
釋義:在學習專業技術的過程中應刻苦鑽研,努力履踐所學,惟有如此,學業才能日有所得,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出處:《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陳邦尚
黨委副書記、院長王順克
黨委副書記陳敏
黨委委員、副院長宦圖立、陳吉勝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