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策
簡策
簡策指在竹片和木板上書寫文章,編連成冊的書籍。這是我國最早的正式書籍形式,盛行於春秋到東漢末年。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若干簡編綴在一起的叫策(冊),編簡成策的繩子叫做編。簡策上的字均用毛筆墨書,寫錯了就用小刀颳去,叫做削。簡策制度對後世書籍制度的影響很深,現代出版工作中的許多習慣用語、名詞、概念,如“冊”、“編”、“篇”、“刪削”等,就是沿襲簡策時期的制度的。
jiǎn cè
ㄐㄧㄢˇ ㄘㄜˋ
簡策(簡策)
1. 簡策,簡冊
[book] 古代連接成冊的竹簡。泛指書籍
2.亦作“簡筴”。即簡冊。由竹簡編連而成。后指史籍、典籍。
《管子·宙合》:“是故聖人著之簡筴,傳以告後進。”
漢 王充 《論衡·定賢》:“口談之實語,筆墨之餘跡,陳在簡筴之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古史世本,編以簡策,領其名數,故曰録也。”
宋 司馬光 《進交趾獻奇獸賦表》:“臣等謂宜命協律播之聲歌,詔太史編之簡策。”
《金史·選舉志一》:“前代立賢無方,如版築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簡策者不可勝計。”
中國早期的書籍形式之一。在造紙技術發明以前,中國古代書籍主要是用墨寫在竹木簡上。人們將竹木劈成狹長的細條,經過刮削整治后在上面寫字,單獨的竹木片叫做“簡”,若干簡編連起來就叫做“策” (亦寫作“冊”),這是現在稱 1本書為1冊書的起源。簡策在中國使用起源很早。《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革夏命。”說明商代的祖先已有編連的簡策,記載了商代推翻夏王朝統治的史實。由於竹木易得,書寫記事比甲骨、青銅、玉石等記事材料方便,篇幅不受限制,編連成策后閱讀存放也較便利,因而書籍的生產比過去容易得多。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籍,最初就是寫在簡策上而流傳下來的。在紙張發明並推廣普及以後,大約在公元 4世紀的東晉時期,簡策才基本絕跡。
簡策
版牘是正規書籍形式之一。在竹木簡盛行的同時,也用木版作為文字載體。未寫字的木版稱為“版”,寫了字的稱為“牘”。 1尺見方的牘,叫做“方”。《禮記》上說的“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指的就是不到百字的短文便寫在 1尺見方的版牘上。若是百字以上的長文,方牘容納不下,就要寫在簡策上了。
版牘寫錄短文,記錄雜事,有很大的靈活性。
簡策產生於商周時代。“簡”指狹長的竹片或木板編綴在一起,就稱為“冊”(策),也成為簡策。
關於簡的製作,古書上也有很清楚的記載,歷年來從地下挖掘的實物,也給我們提供了越來越明確的認識。漢代學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量知篇》中寫道"……竹生於山,木長於林,截竹為簡,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台灣劉向《別錄》中說:"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簡者,皆於火上炙干之……以火炙簡令汗去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曰汗簡。"一根竹片叫做"簡",每單根簡是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單位,一部書往需多根簡寫成。把許多根簡編連到一處,就叫做"策","策"字也可以寫成"冊"。據《說文解字》,"冊"是象形字,像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一根簡容不下許多字,長文章必須用許多簡編成策。在當時,一篇文章就是一冊,所說的篇"也就是那時的計數單位。如《論語》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簡策上的字是用毛筆沾墨寫的,這叫做"筆",寫錯了就用小刀颳去,這叫做"削"。簡策使用的時期很長,甲骨文和青銅器上都有"冊"字,這說明在公元1300多年之前簡策就已有了。它最盛行的時間是從春秋到東漢末年。竹和木是很普遍的材料,用它們來製作書籍,容易得多,便利了人們寫作。竹策的誕生為促進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我國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的《五經》等書,就是寫在簡策上的。
但是,簡策太重,一部書要人抬、肩扛、車拉,十分不便。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另外一種可代簡策的東西--帛。於是帛書便應運而生。簡之長短雖然不十分規則,但還是有一些慣例,一般長簡為二尺四寸,中簡一尺二寸,短簡八寸。一根簡上通常只寫一行文字,也有寫兩行甚至三行的。書寫順序取從上往下、從右向左的定製,這種形式一直影響著我國歷代的書寫和閱讀習慣。
考古發現的簡策實物中,主要是戰國到秦漢時期的簡,數量最多的是漢簡。從古籍記載和考古發現的簡策實物中考證,簡的寬度一般在0.5~1厘米左右,長度根據用途不同而定,如漢代重要的儒家經書用簡長2尺4寸,其他內容的用簡長度有2尺、1尺2寸、1尺1寸和短於1尺的不等。根據大量出土簡牘實物分析,有時同時間、同性質出土的簡,長短也不完全相同。木簡古代多稱為札。簡最初可能是專指竹簡,後來兼指木札。簡策通常用絲繩或麻繩編連,編繩因簡策長度而有所不同,從 2道到5 道均有,以編2道或3道為常見。一般是先將簡編連成策再書寫,也有先寫后編的。
簡的書寫用毛筆和墨,古籍中有“漆書”之說,編繩有用皮編之說,但在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發現過用漆書寫和用皮繩編連的簡策。在簡上寫錯的字要用刀削去,因此古人常以“刀筆”並提。
據古籍記載,古代的簡策曾有幾次發現,最早的一次是在漢景帝年間(公元前156~前141),當時魯共王在孔子的舊宅牆壁中發現一批用古文字寫的簡策。西晉時在汲郡(今屬河南)古墓中出土了幾十車竹簡,經荀勖、米晳等學者考訂,整理出《紀年》、《易經》等16部書籍,共75卷,10多萬字。其中有史書、經書等,均為秦漢以來沒有傳本的書籍,但這些簡後來在兵亂中已散失殆盡。
19世紀以後在中國西北地區曾出現不少漢晉木簡,但已被外人劫掠一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湖南 長沙、湖北 江陵、山東 臨沂、甘肅 居延、湖北雲夢等地,先後出土了大量的竹木簡,有許多失傳已久的古籍被重新發掘出來,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