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斗

安在門窗上的通風換氣設備

紙板或三合板製作、安在門窗上的通風換氣設備,主要用作冬季生火取暖時防止煤氣中毒

出處


1. 揚谷器。依靠風力揚除糠秕的農業機械。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一:“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堂的右翼,放著一架和冰河時代的‘莽孟斯’遺骨相彷彿的--風斗!”
2. 冬季安在窗戶上的通氣檔風的簡易裝置,多用紙糊成。

簡介


風斗伴隨著北京人生活了好幾十年,如今住在平房中尚在使用煤爐取暖的人們對它可能還會有些印象;那些住進了樓房靠暖氣取暖的、年紀小一些的人大約早已忘記了風斗這個名詞,或者根本就不曾聽到過。

歷史


直到上世紀的七十年代,風斗幾乎是北京居民每戶必備的生活必需品。那時北京以平房為主,有暖氣供應的樓房則主要是大機關的辦公樓,居民過冬取暖全要靠煤爐。靠煤爐取暖的最大弊病便是爐子在燃燒時容易產生煤氣。每年因煤氣中毒而致病和死亡的人都有不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不少居民冬季取暖時買不起帶煙筒的“洋爐子”,只能把沒煙筒的煤球爐子放到屋裡來取暖。有些人家在晚上睡覺時為了暖和一些就不捨得把爐子搬出房間,結果造成全家人煤氣中毒。
為了防止這些慘劇的發生,從五十年代初開始北京便動員居民家家安裝風斗。那時每到秋冬季節,街道主任(那時不叫居委會)便帶著街道積極分子(街道工作人員)到各家各戶檢查風斗安裝情況,督促居民一定要將風斗安裝好再生爐子。那時的街道主任可負責任了,在人們生火后他們還要到各戶去檢查幾次。對那些孤老戶他們還會親自為老人安裝上風斗。

外形


這是煙囪
這是煙囪
風斗是什麼人發明的已不得而知,但是它的功勞確實不小。由於它的通氣擋風作用,使成千上萬戶人家免除了煤氣中毒的危險。風斗從正上方看呈長方形,這一面不糊紙,用來起通風換氣作用;從兩側看呈三角形,銳角在下方;正面呈正方形。側面和正面都以紙糊之。風斗的骨架一般用秫秸(高粱稈)來做,講究一些的則用木料。後來還有用木料和玻璃製作的風斗,這樣更結實更美觀。風斗安裝在窗戶上面,由於煤氣比較輕可以從風斗中飛到屋外,室外的空氣也可以從風斗流入屋中,這樣就可以進行氣體交換,降低室內煤氣的濃度,從而保護了屋內人的安全。
在那時候風斗有很多地方出售,如街巷中的小攤和賣爐子的土特產商店。風斗售價很便宜,每個才五分錢。可是為了省錢,不少家庭都自己動手製作。有些愛美的家庭會在風鬥上糊上花紙或畫上好看的畫,使小院的冬天增添一些艷麗的色彩。
在安裝木製風斗
在安裝木製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