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橋

湖南省邵陽縣回龍橋

回龍橋原名“龍皇橋”,“俗答花橋”。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民國20年(1931)復修,更名回龍橋。“回龍”、含“迂迴龍脈,環抱村莊”之意。原橋墩系木墩,1974年維修時,改木墩為石墩。該橋系純木結構伸臂梁式廊橋,全63.01米,橋面寬3.86米,等分橋廊22間,橋全呈弧形。橋廊及橋亭屋面施小青瓦,橋身由東向西橫卧於坪坦河上。橋北面裝修有齊檐柏枋板壁,以擋寒風侵襲。

建造結構


回龍橋
回龍橋
橋南面則裝修齊胸欄板,並留出空間,形成直長通欞 窗,以接受風光;在橋廊兩邊距橋面0.52米高處設置長木凳,以供路人納涼歇息。橋樑及兩側檐板上,現飾有彩繪《迎客松》、《侗寨蘆笙》、《飛奪瀘定橋》、《紅色八女投江》、《吳免起義》、《關羽頭像》、《娘媄復仇》、《將相和“負荊請罪”》、《侗家金秋迎親隊》、《岳母刺字》等神話故事或當代圖畫,柱與樑柱連接形成構架,全橋21個構架,上以檁條連接,布小青瓦,形成通廊。
橋的東西兩端及中部位置分別從廊間伸出三座三層密檐六角攢尖葫蘆頂亭閣。橋廊間脊、閣樓翹角及寶頂,都泥塑有龍、鳳、小鳥等物樓閣的收尖部有覆缽、寶瓶、小鳥等裝飾物,頂端雕有銅鳥,嘴裡安有簧片,迎風而嗚,是為奇觀。中間閣略高,其間供奉關聖神位,外部南面用杉木板封實,正楷立書“回龍橋”三字。橋西段採用伸臂式木拱架承重橋體,橋拱凈跨19.4米,拱架兩端以30°斜升三排杉圓枕木,逐層伸臂,平橋面鋪設木板,形成上平下拱狀。
東段為懸臂枕木樑架,三孔兩墩,中墩上以不規則長杉圓木作枕,成梯級迭坐,等分順梁懸伸墩外,架木承重橋面。

研究價值


兩種結構,不同造型,集中體現了侗族工匠別出心裁的橋樑建築工藝水平,獨樹湘、桂、黔少數民族地區風雨橋建築工藝一幟,是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橋樑建造歷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深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工學院湖南大學的專家學者一致認可。195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文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重新公布。1993年公布其法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