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乙僧

尉遲乙僧

尉遲乙僧,唐朝畫家。於闐國(今新疆和田)貴族。一說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遲跋質那以善畫聞名於隋,人稱“大尉遲”。他於貞觀初至長安,任宿衛官,襲封郡公。活躍至景雲年間,大慈恩寺、光宅寺、興唐寺、安國寺都有他的畫跡。師從其父,工畫佛教人物、花鳥,採用陰影法,使所畫人物有凹凸立體感,將於闐技法融入中原畫技,被稱為“身若出壁”,“堆起絹叔”,人稱“小尉遲”。與閻立本並稱。著名畫家吳道子均受其影響。傳世作品極少,宋徽宗時,內廷藏他的畫作八幅,現有《朝僧圖》、《番君圖》、《龜茲舞女圖》傳世。傳雲清代端方舊藏《天王像》乃其作品。

尉遲乙僧的技法特點是"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用色則沉著濃重有明顯凹凸感,凹凸法。擅長畫佛像和外國人物畫,鐵線描,設色側重於暈染,對唐代吸取西方畫風有很大幫助。

乙僧好學典藝,博達技能,畫承家學,二十歲左右畫已出名。唐貞觀六年(632)於闐王因其“丹青奇妙”薦送長安,唐太宗(627-649在位)授予宿衛官,后又襲封為郡公。

活躍至景雲年間,大慈恩寺、光宅寺、興唐寺、安國寺都有他的畫跡。

其技法特點是“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用色則沉著濃重有明顯凹凸感,凹凸法。他將於闐技法融入中原畫技,被稱為“身若出壁”,“堆起絹叔”。擅長畫佛像和外國人物畫,鐵線描,設色側重於暈染,對唐代吸取西方畫風有很大幫助。

人物簡介


中國唐代畫家。於闐國(今新疆和田),亦有吐火羅國人之說。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唐代初期。
《歷代名畫記》記載:唐儀鳳二年(677)其在光宅寺東菩提院內畫《降魔變》等經變壁畫;長安二年(702)前後在慈恩寺塔下南門畫《千缽文殊》等壁畫;神龍元年(705)后,在罔極寺(興唐寺)畫壁畫;景雲元年(710)左右,為安國寺畫壁畫;神龍二年五月,所居住宅敕建為奉恩寺,畫於闐王族供養像於此寺內。朱景玄評其畫曰“功德、人物、花鳥皆是外國之物象,非中華之威儀”。所作佛畫,小則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大則灑落有氣概,用色沉著,“堆起絹素,而不隱指”。畫史稱其為“凹凸畫”。乙僧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增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的技藝較高的偉大畫家。
傳世作品有《番君圖》卷,現藏比利時人斯托克萊處;《龜茲之女圖》卷,藏比利時人貝倫森處;《天王像》藏美國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藝術活動在貞觀、景雲間,年九十餘尚健在。

人物生平


其父尉遲跋質那,為於闐國著名畫家,善畫宗教故事、異族人物、飛禽走獸等;於隋代進入中原地區,因畫藝超眾而聞名於時,到了唐代仍享譽畫壇,人稱大尉遲。尉遲乙僧在繪畫藝術上受其父影響,20歲左右以其較高的畫藝,被推薦到唐朝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頗受重視。貞觀初年被授為宿衛官,后又被襲封為郡公。儀鳳二年(677)在長安寶光寺東菩提院畫《降魔變》等壁畫。長安二年(702)前後,在長安慈恩寺塔下南門畫《千缽文殊》、《功德人物》和《濕耳獅子》等壁畫,被譽為“精妙之狀,不可名焉”。神龍元年(705)后,又在長安罔極寺(又名興唐寺)繪製過壁畫。
翌年,其在長安的住宅被敕建為奉恩寺,尉遲乙僧將於闐王族的供養像畫在寺內。另外,他還於景雲元年(710)前後在長安安國寺畫過壁畫。
尉遲乙僧善畫宗教故事、人物肖像、神話風俗、花鳥走獸等,大都取材西域各民族人物及鳥獸形象。他善於處理複雜多變的畫面,構圖布置宏偉奇異、匠意極險,頗有奇處。

藝術成就


尉遲乙僧所畫人物,生動傳神,身若出壁。畫《降魔變》,人物姿態,千怪萬狀,被稱為奇蹤。在表現手法上,他將西域和中亞藝術的表現形式,與中原地區傳統的繪畫技法相結合,使唐代的繪畫藝術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其人物畫“小則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大則灑落有氣概”。又長於色彩暈染,沉著濃重,而具有立體感,被稱為凹凸畫法。唐人竇蒙評他:“澄思用筆,雖與中華道殊,然氣正跡高,可與顧(愷之)陸(探微)為友,”說明他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特殊地位。

個人作品


尉遲乙僧的作品無真跡流傳,見於記載的除以上所及外,他還畫過《仰摹蟠龍》、《花子缽曼殊》、《千手眼大悲》、《本國王及諸親族》、《彌勒佛像》《佛鋪圖》、《佛從像》、《羅漢朝天王像》、《胡僧圖》、《外國佛從像》、《大悲像》、《明王像》《外國人物像》、《番君圖》、《龜茲舞女圖》、《天王像》等。另外,據朱景玄《唐朝名畫錄》記載,其兄尉遲甲僧亦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