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寶蘭

微子目蘭科地寶蘭屬植物

貴州地寶蘭(學名:Geodorum eulophioides Schltr.)是蘭科地寶蘭屬植物,假鱗莖塊莖狀,不規則的圓球形,直徑約2厘米。僅產於貴州南部,生長於海拔600米溪谷旁。

貴州地寶蘭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是廣西樂業縣雅長蘭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特有種植物,是一種很有開發價值的野生蘭,具有觀賞、藥用等多種用途。

形態特徵


貴州地寶蘭
貴州地寶蘭
假鱗莖塊莖狀,不規則的圓球形,直徑約2厘米。花期葉已長成。花葶從植株基部葉鞘中發出,長約32厘米;總狀花序俯垂,長約4.5厘米,密生多花;花苞片狹披針形,在花序下部的與花近等長,向上部漸短;花梗和子房長約1厘米;花玫瑰紅色;萼片狹舌狀長圓形,長1.3-1.5厘米,寬2-3毫米,先端具細尖;側萼片略長於中萼片,稍斜歪;花瓣近長圓形,稍斜歪,與萼片近等長,寬4.5-5毫米;唇瓣卵形,長約1.2厘米,下部寬約8毫米,先端近截形,邊緣波狀,上半部中央呈不很明顯的疣狀增厚,基部凹陷而成圓錐形短囊;蕊柱長約4.5毫米。花期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00米溪谷旁。

分佈範圍


分佈於貴州南部(羅甸)。

植物學史


貴州地寶蘭
貴州地寶蘭
學名來由
1921年,德國植物分類學家Schlechter(斯徹萊徹特)在中國貴州羅甸進行蘭科植物考察時,發現了一株獨特的蘭花,並為它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貴州地寶蘭。沒想到這株蘭花竟然成了近一個世紀以來唯一的一份標本。2008年5月,廣西電視台《可愛廣西·森林穿越》攝製組,走進廣西百色市樂業境內的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這個生長著130多種原生狀態的野生蘭科植物王國里,尋找那消失了近一個世紀的“貴州地寶蘭”!最終於2008年6月2日在一個懸崖邊上發現了兩株貴州地寶蘭。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趕緊對它們進行了GPS定位,作為重點保護對象。時隔87年後,這種珍貴的植物再次被發現。

保護現狀


瀕危原因
貴州地寶蘭的科學研究仍處於萌發階段,人們對貴州地寶蘭的生物生態特性了解有限,根據調查研究,瀕危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果實少,種子產量相對較少。
(二)種子萌發率低,幼苗形成困難。
成熟的貴州地寶蘭種子細小,無胚乳,入土后需與真菌共生才能萌芽,而且在萌芽的過程中,需要較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才能有幼苗成活。
(三)種群缺乏競爭力。
貴州地寶蘭對生態環境要求嚴格,只適應於較低海拔的生境及溫度稍乾旱的氣候。
(四)與農作物同一生態位,人畜干擾大,棲息地喪失。
貴州地寶蘭與農作物同一生態位,人類耕作和牲畜的超強度干擾,負面影響極大,嚴重時可造成貴州地寶蘭棲息地失。
保護價值
貴州地寶蘭為珍惜瀕危蘭科植物,是中國特有種,為地寶蘭屬所有種類中觀賞價值最高的種類,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此外,貴州地寶蘭種群的研究對研究稀有瀕危的蘭科植物系統發育、環境、氣候、共生真菌、傳粉昆蟲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保護政策與建議
(一)全面就地重點保護。首先在雅長林區內採取掛牌措施,全面重點保護貴州地寶蘭每個群居棲息地,實行就地保護,加強保護設施的建設。
(二)貴州地寶蘭棲息地嚴禁開墾農作物。通過政府新聞調整農業用地,保護已發現的貴州地寶蘭棲息地。
(三)全面開展貴州寶地蘭群種擴張科學研究。如資源的調查、生物生態學特徵、種群動態檢測、生活史等相關因素的系統研究,了解群種數量的動態變化過程,揭示種群克隆群發展趨勢。
(四)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根據貴州地寶蘭生長特點及對環境條件,在貴州地寶蘭開花期內,採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植株結實率,果實成熟后及時採收,在原分佈區人工翻地,把種子播撒在新翻地中。改善幼苗及基株個體生長環境,增強競爭力。提高種子萌芽成苗保存率。
(五)干擾大的區域,適當進行遷地保育。
(六)開展共生真菌、萌芽機制、種子無菌育苗快繁關鍵技術研究,突破繁殖難關,完善仿生栽培等技術,實現重引入大種群數量。
目前保護措施
由於雅長保護區成立時間不久,蘭科植物基礎研究工作相對滯后,研發力量薄弱。
雅長保護區正在有條不紊地實施貴州地寶蘭人工輔助生境恢復方案,通過繁育貴州地寶蘭幼苗,讓其回歸野外繁衍生存。
開展相關的基礎研究還包括:蘭科植物種群的動態監測、蘭科植物的傳粉和繁育生態學以及共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