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亭

中國5A級旅遊景區

正氣亭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紫霞湖東岸,紫霞洞前,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間。亭為方亭,重檐攢尖頂,覆藍琉璃瓦,花崗石基礎,大紅立柱,彩繪頂梁,雖經多年的風吹雨打,仍可見當年的金碧輝煌。正氣亭意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此處山川雄勝,林壑秀美,蔣中正深為喜愛,以至有意在百年後將此處作為安息之地。於是建亭做標,以示觀瞻。正氣亭正面刻蔣中正題書“正氣亭”匾額和一副楹聯“浩氣遠連忠烈塔,紫霞籠罩寶珠峰”(上款“民國三十六年九月”,下款“蔣中正”。)正氣亭后花崗石擋土牆中央鑲嵌一塊碑刻《正氣亭記》,碑文由孫科撰寫。

歷史沿革


正氣亭匾額
正氣亭匾額
1947年11月29日,正氣亭正式破土動工。當時並沒有正式名字,暫稱“半山亭”。直到亭子建好了,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園林處處長沈鵬飛專題報告,呈請蔣介石賜題亭額及楹聯,“以資點綴,借壯觀瞻”。蔣介石很重視,也很認真,親自命名正氣亭,其意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並親筆書寫“正氣亭”三字以及楹聯一副:浩氣遠連忠烈塔,紫霞籠罩寶珠峰。
198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撥款整修正氣亭,對亭內外予以油漆彩畫,並修築了登亭道路。如今的正氣亭掩映在蒼松翠柏中,四周景色宜人,是南京城不可多得的幽靜去處。

建設背景


紫霞湖西北岸通向正氣亭的台階路
紫霞湖西北岸通向正氣亭的台階路
蔣介石曾對幕僚表示,希望自已百年之後也能安葬在中山陵附近,永遠陪伴總理。但墓址的地理位置很講究,相傳當年蔣介石自詡,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高明一點,這裡應高於明孝陵;但不能和孫中山先生相比,此址應低於中山陵。“正氣亭”所在地正合乎此標準。《南京民國建築》一書,即有相關的文字說明。
由正氣亭后鑲嵌在山坡上孫科撰寫的《正氣亭記》石刻透露,此處為1946年春(民國三十五年)民國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后,蔣介石率幕僚祭中山陵時覓得的一塊風水寶地。當時,蔣介石扶杖登山,自紫霞洞西坡爬上層崗,遠眺天闕,“喜其山川之勝,林壑之美”,囑在此處建亭,“將與國人共游賞之”。文革中孫科手書《正氣亭記》被水泥封存起來,得以留存。

文化活動


正氣亭記
正氣亭記
孫科手書《正氣亭記》,全文如下:
正氣亭記
三十四年秋九月日本投降,其明年晚春,國府還南京,主席蔣公既率羣(群)工祭告於我國父之陵暇,輒扶杖其間,以致其憂思。
一日自紫霞洞西,陟層岡遠眺天闕,喜其山川之勝林壑之美,屬就嶺下伐石建亭,將與國人共游賞之。於是我僑居美東新英倫人士聞而起曰“是不可以稍緩,恐人先焉。”輸納金帛以集其事。
公命名為正氣亭,夫正氣者所以立天地成萬物者也,廣而通之,則齊家治國之道;激而揚焉,則義夫烈士之行。自清政窳敗,國父以革命天下、倡海內之士景然從之,斷脰捐軀前仆後繼,數十年來慷慨赴義者何可勝言,豈有他哉?正氣之所以激也。今公驅強虜,建大業,宵旰勤勞,未有稍逸,主張正氣,最勉國人。為治之道,豈有外乎?
游斯亭者,願勿忘公之教焉。是為記,中山孫科。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