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蘭花根的結果 展開
- 中藥
- 江西省黃金埠鎮食物
蘭花根
中藥
蘭花根,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建蘭Cymbidium ensifolium (L.)Sw.;寒蘭Cymbidium kanran Makino;或台蘭Cymbidium floribundum Lindl.var.pumilum(Rolfe)Y.S.Wu et S.C.Chen的根。建蘭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寒蘭分佈於華東、華南及雲南。台蘭分佈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利濕,活血止血,解毒殺蟲之功效。
根。
味辛,性微寒。
歸肺、脾、肝、小腸經。
潤肺止咳,清熱利濕,活血止血,解毒殺蟲。
肺結核咯血,百日咳,急性胃腸炎,熱淋,帶下,白濁,月經不調,崩漏,便血,跌打損傷,瘡癤腫毒,痔瘡,蛔蟲腹痛,狂犬咬傷。
1、治肺勞咳嗽溢血:(建蘭)根搗絞汁,調冰糖燉服。每次15-24g。(《泉州本草》)
2、治尿血或小便澀痛:(建蘭)鮮根45g,蔥白3-5個。清水煎湯調烏糖服。(《泉州本草》)
3、治跌打損傷:鮮春蘭根、蛇葡萄根皮適量。加酒糟搗爛做成餅狀,烘熟后敷傷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內服:煎湯,鮮品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汁塗。
全年均可採挖,除去葉,洗凈,鮮用或曬乾。
1、建蘭:又名建蘭花、秋蘭、八月蘭、官蘭花。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長1.5-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4(-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1-1.5(-2.5)厘米,前部邊緣有時有細齒,關節位於距基部2-4厘米處。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20-35厘米或更長,但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可達1.5-2厘米外,其餘的長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長度的1/3,至多不超過1/2;花梗和子房長2-2.5(-3)厘米;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3-2.8厘米,寬5-8毫米;側萼片常向下斜展;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厘米,略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4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具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通常為6-10月。
2、寒蘭:地生植物;假鱗莖狹卵球形,長2-4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3-5(-7)枚,帶形,薄革質,暗綠色,略有光澤,長40-70厘米,寬9-17毫米,前部邊緣常有細齒,關節位於距基部4-5厘米處。花葶發自假鱗莖基部,長25-60(-80)厘米,直立;總狀花序疏生5-12朵花;花苞片狹披針形,最下面1枚長可達4厘米,中部與上部的長1.5-2.6厘米,一般與花梗和子房近等長;花梗和子房長2-2.5(-3)厘米;花常為淡黃綠色而具淡黃色唇瓣,也有其他色澤,常有濃烈香氣;萼片近線形或線狀狹披針形,長3-5(-6)厘米,13.5-5(-7)毫米,先端漸尖;花瓣常為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5-10毫米;唇瓣近卵形,不明顯的3裂,長2-3厘米;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有乳突狀短柔毛;中裂片較大,外彎,上面亦有類似的乳突狀短柔毛,邊緣稍有缺刻;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7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長約4.5厘米,寬約1.8厘米。花期8-12月。
3、台蘭:又名小蜜蜂蘭、蒲蘭、串蘭、方蘭、紅蘭。台蘭與多花蘭相似,但本種較矮小,葉片厚而光澤,花莖長15-30cm,著花15-40朵,花形較小,深紫褐色,唇瓣白色,無香氣。花期4-5月。
1、建蘭:生於山坡林下。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各地有栽培,變種、變型及栽培品種很多。
2、寒蘭:生於山坡林下。分佈於華東、華南及雲南。各地有栽培,變種及栽培品種較多。
3、台蘭:于山坡地生或樹上半附生。分佈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現代常用於肺結核咯血、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瘡癤腫痛,跌打損傷等。
1、《全國中草藥彙編》:“滋陰清肺,化痰止咳。主治百日咳,肺結核咳嗽,咯血,神經衰弱,頭暈腰痛,尿路感染。”
2、《貴州民間方葯集》:“鎮靜安眠。治神經失常,蛔積或消化不良,潮熱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