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人民廣播電台
鎮江人民廣播電台
鎮江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設置是在鎮江市廣播站節目設置基礎上充實調整而制訂的,增加了播出時間和自辦節目時間。
1976年7月,鎮江市人民廣播站負責籌建無線電實驗台。該台設有76米高天線發射塔3座,中波發射機3台,功率各為1千瓦。第一台發射機於1978年10月1日投入運行,第二台、第三台發射機於1979年10月1日投入運行。無線電實驗台設在東郊京峴山。1983年3月鎮江市廣播電視局開始籌建鎮江人民廣播電台。新建傳音機房,添置錄音、播音、傳音、和部分發射設備,同時將鎮江有線廣播站編輯部和部分機務人員劃歸鎮江人民廣播電台,並在社會上公開招聘記者、編輯15人。鎮江人民廣播電台於1984年4月20日開播。電台的節目製作中心和播出系統設在觀音橋巷55號,發射台設在京峴山無線電實驗台內,波長188.32米,頻率1593千赫,功率1千瓦,呼號“鎮江人民廣播電台”。電台設總編室、新聞部、文藝部、發射台、技術部和廣告部,1985年底全台有67人。
1984年平均每日播出時間為13小時20分,其中轉播節目1小時55分,自辦節目11小時25分;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7個節目,江蘇人民廣播電台的2個節目。自辦節目分為3類:新聞性節目1小時45分,文藝性節目8小時30分,服務性節目1小時10分。1985年對部分節目作了調整,主要壓縮了轉播時間,轉播節目減少了55分鐘,只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和“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節目”。平均每天播出時間為12小時15分,比1984年減少1小時零5分。新聞性節目:“本市新聞”是鎮江人民廣播電台的主體節目,每天兩檔播出6次,每次10分鐘,其中早晨6點和晚上6點為首播,其他4次為重播。本市 重要新聞,群眾關心的社會新聞一般都能做到當天或第二天播出,對重要新聞配發評論,在平均每10分鐘一檔的新聞節目中,有消息10條以上。新聞節目注意採用錄音報道、現場報道等能發揮廣播特點的各種形式。1985年在新聞節目中開設了“社會窗口”、“聽眾之聲”、“市場漫步”等小欄目。1985年夏季,鎮江人民廣播電台反映市民對市區多數商店與工廠機關同時作息,給人民生活帶來不便的呼聲,組織專題調查,寫出《發展夜市,方便人民生活》的連續報道,分6天播出,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有些商店開設了夜門市和夜市專櫃,得到群眾的好評。198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鎮江人民廣播電台派出兩名青年記者,騎自行車,沿著新四軍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的路線採訪,從8月12日到8月29日行程1000里,共發消息、通訊、訪問記、評論32篇。鎮江人民廣播電台“要扶植利小但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業服務項目”的新聞評述獲1985年江蘇省優秀廣播電視節目二等獎。新聞性專題節目有9個,即“今日鎮江”、“文化生活”、“聽眾信箱”、“青年之友”、“知識園地”、“報刊集錦”、“兄弟城市”、“廣播論壇”、“農村節目”。每天播出2個專題,分別為10分鐘和5分鐘,並重播兩次,合計45分鐘。“今日鎮江”反映鎮江經濟建設的發展狀況,頌揚新人新事新風尚,並對一些重要新聞進行跟蹤採訪,作系列報道、背景報道等,對“本市新聞”進行必要補充。“文化生活”較系統地宣傳鎮江悠久的歷史文化及歷史名人,名勝典故,豐富的物產,著力宣傳鎮江這個歷史文化古城的特點,報道鎮江市文化活動情況及文化生活趣聞、小常識。“聽眾信箱”通過播出聽眾來信,反映群眾意願,對全市諸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或批評,並積極配合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解答聽眾提出的問題。文藝性節目占鎮江人民廣播電台整個節目量的70%,1984年有11個文藝欄目,即“廣播書場”、“音樂點播台”、“戲曲點播台”、“周末文藝”、“銀幕和舞台”、“廣播劇院”、“外國音樂”、“京崑劇”、“地方戲”、“文藝集錦”、“請您錄音”等。文藝節目來源,少部分自己采編製作,多數來自廣播文藝協作會的交流節目。1985年增加了“每周一歌”、“音樂之友”、“戲劇之友”、“文學之友”4個文藝欄目,自辦文藝節目增多。“音樂點播台”、“戲曲點播台”平均每年收到近萬封聽眾點播信件。自己采編製作的一些文藝節目,如《留得妙音在人間》、《繼承、探索、努力出新》兩個古琴專題,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江蘇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家鄉啊,家鄉》、《星星、五彩的星星》等七首本市音樂工作者創作的歌曲經廣播文藝協作會交流后,在全國許多電台播出。1985年製作的鎮江民間故事《白龍洞的傳說》,戲劇專題《名師出高徒,藝苑新花開》,音樂專題《介紹著名演員梁波羅和他演唱的一組中外歌曲》3個節目和上、中、下3集《江南古琴流派曲目集錦》,被長江中下游廣播文藝協作會評為綜合二等獎。服務性節目:1984年服務性節目有“天氣報告”、“廣播體操”、“電視節目預告”、“一周電視”、“廣告”,每天播出時間為70分鐘;1985年撤銷了“廣播體操”,增加了“鎮江市場”、“影視消息”、“信息之窗”,每天播出時間為90分鐘。此外還播送“尋人啟事”、“遺失啟事”等。
鎮江人民廣播電台成立時,無線電實驗台併入電台,成為電台的中波發射台。1985年發射台改造了發射天線地網,擴大了發射天線場地,並添置了3台1千瓦中波發射機。同年發射台完成了1593KHZ頻率穩定度的調整工作,使兩台發射機的穩定度由原來相差的100多赫芝調整到相差10赫芝以下,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標準。這一年電台還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場強測試,繪製出鎮江人民廣播電台實際場強圖,弄清了覆蓋範圍。鎮江人民廣播電台1983年10月架設了4080米傳音電纜,將節目從製作中心輸送到發射台。1985年購置了1台T-4014C調音台,改進了線路,可控制傳音機房增音,還能對4台錄音機實行遙控放音。同年建成新傳音機房,增加一條文藝複製線,改造了文藝演播室,添置轉播用的收訊機及錄音車、鋼琴,中檔採訪錄音機、中高檔話筒等。建成2個各為17平方米的語言錄音室,配套裝置了有關的錄音設備和空調設備。 1985年底鎮江人民廣播電台主要技術設施有:1千瓦中波發射機6台,76米高天線發射塔3座,635錄音機19台,調音台6台,其他各種配套設備,測試儀器等約30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