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不敵眾
漢語成語
寡不敵眾,漢語成語,拼音是guǎ bù dí zhòng,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形容在戰爭中敵對雙方的(人員)實力懸殊太大(孤軍奮戰不可以力敵)。可以作謂語、定語使用,多用於戰爭等。
解釋:寡,少;敵,抵擋;眾,人多,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
1、他遭到一群流氓圍住,寡不敵眾,被打成重傷。
2、敵軍寡不敵眾,被我軍打得節節敗退。
3、他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抓住了三個小偷。
4、團長的軍隊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居然反敗為勝!
5、狼牙山五壯士終因寡不敵眾,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們視死如歸,全部從懸崖上跳了下去。
6、因寡不敵眾,那三個警察還是被那幫人給打死了。
《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眾。”
《韓非子•難三》:“夫物眾而智窮,寡不勝眾。”
唐朝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夫孤直者,眾邪之所憎;至公者,群惡之所疾。寡不敵眾,孤不勝群。”
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昕殺條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弔橋,堅閉城門。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眾,遂下令鳴金收住船隻。
明朝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彌明留身獨戰,寡不敵眾,遍體被傷,力盡而死。”
寡不敵眾
《警世通言》卷十二《范鰍兒雙鏡重圓》:“徐信雖然有三分本事,那潰兵如山而至,寡不敵眾,捨命奔走。”
《說唐》第四二回:“殷馬二人見人多了,料想寡不敵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