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皆

李美皆

李美皆,1969年生,山東濰坊人,文學碩士,現執教於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及文化現象分析。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現執教於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文學評論中心主任、副教授、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蘇州大學在讀博士,中國作協會員。主要從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及文化現象分析、女性文學研究、軍旅女作家研究。先後在《文學自由談》、《南方文壇》、《小說評論》、《粵海風》、《名作欣賞》、《評論》、《文學報》等發表評論文章數十篇。曾獲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文學自由談》二十年作者獎·新銳作者獎”。先後在《文學自由談》、《南方文壇》、《小說評論》、 《當代文壇》 、《名作欣賞》、《藝術廣角》、《解放軍文藝》、《神劍》、《西南軍事文學》、《解放軍報》等發表論文、評論90餘篇,所發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當代作家評論》、《文藝報》、《文匯讀書周報》等轉載或轉摘40餘次;著有評論集《容易被攪渾的是我們的心》(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個人作品


代表作品

李美皆
李美皆
《容易被攪渾的是我們的心》是作家和批評家的關係被討論得比較多,討論中 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創作和批評”、“作家和批評家”,這兩對關係要麼是混為一談的,要麼是後者遮蔽前者。實際上兩者是有區別的,區別就是後者多了“人”的因素。區別這兩者的意義在於,創作和批評的關係其實很單純,但是加進“人”的因素,演變成作家和批評家的關係,它就不再單純了。在作家和批評家的關係遮蔽下談創作和批評,容易導致對於創作和批評關係的誤讀,造成一種創作和批評之間的關係已經岌岌可危的感覺,實際上,緊張的並非創作和批評之間的關係,而是作家和批評家之間的關係。

主要作品

《影視光環下的軍旅文學》
《責任和道義的火焰》
《〈回望小湯山〉:責任映照崇高》
《我的批評觀》
《海男的自戀情結》
《陳染的自戀型人格》
林白早期創作中的自戀現象》
《新生代女作家的退化性自戀》
《新生代女作家的身體性自戀》
《新生代女作家的自閉情結和鏡像化自戀》
《瘋狂的水仙花》
《生命中最愛的》
《人性的審判與救贖》
《陳思和〈雷雨〉細讀之細讀》
《在功利與唯美之間》
《薩特與波伏瓦:自由情侶的神話》
《朱安嫁魯迅,幸與不幸?》
《慾望化寫作的迷思》
《文學與人生的兩翼》
《精神環保與綠色寫作》
王朔為什麼不繼續“看上去很美”?》
《我們有沒有理由不喜歡王小波?》
《從蘇童看中國作家的中產階級化》
《由陳思和教授看學術界》
《文壇格調與騎士風度》
《容易被攪渾的是我們的心》
《李銀河時代的王小波》
《余秋雨事件分析》

榮譽成就


曾獲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文學自由談》20年作者獎·新銳作者獎”、第三屆汪曾祺文學獎銀獎、中宣部等11部門舉辦的2006年“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徵文一等獎等。
還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課題《中國新時期軍旅女作家研究》及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國新時期軍旅女性寫作研究》。
李美皆作為軍隊女青年文學評論家的李美皆,在文壇日益響亮。現為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文學評論中心主任、文化教研室副教授的李美皆,2004年以來,先後在《文學自由談》、《南方文壇》、《小說評論》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90餘篇,所發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文藝報》等轉載40餘次。李美皆23萬字的評論專著《容易被攪渾的是我們的心》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在文壇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主要事件
李美皆
李美皆
2004年底,《文學自由談》主編任芙康從數千篇來稿中讀到了李美皆的《余秋雨事 件分析》和《從蘇童看中國作家的中產階級化》兩文,不禁眼前一亮。任芙康後來在一篇文章中道出了這種伯樂發現千里馬般的感受:“難得明白人,難得明白文。見多見厭了臉紅脖子粗,碰到內心不緊張、面部不錯位、話說得從容練達的作者,你會感覺出彈壓不住的快樂。”這兩篇評論文章在該刊一併發出后,反響之強烈出人意料。此後,李美皆的《精神環保與綠色寫作》、《自由情侶的神話》等文章在《文學自由談》連續發出,篇篇引起反響,讓讀者牢牢記住了她和她的文章。李美皆就是這樣,以登高臨遠手揮目送的姿態,從容不迫地表達著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文學理念。
2005年10月,李美皆的評論《從蘇童看中國作家的中產階級化》獲得全國性文藝評論大獎——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該文成為全軍惟一獲獎的文學評論類文章。2006年2月,李美皆又獲“《文學自由談》20年作者獎”中惟一的新銳作者獎。該刊給李美皆的授獎詞是:“雖為女性年輕寫手,卻能高屋建瓴,柔中見剛,筆墨間沛然之氣不讓鬚眉,發出富於個性魅力的批評聲音。其頗含內功理論素養,山光湖色的批評智慧,思考深邃且文采斐然的表述方式,在本刊一經脫穎而出,即不同凡響,並日益受到文壇關注。”這段話語,道出了李美皆的批評風格。李美皆那些語人之未語、言人之難言的評論,發散著軍人特有的勃勃英氣。不僅如此,她還持之以恆地關注著軍旅文學,軍內重要文學刊物《解放軍文藝》、《神劍》等,她幾乎每期必讀,並適時加以點評。她在醞釀著成熟的軍旅文學評論。
國際關係學院,李美皆是一位優秀教員,她所講授的《大學語文》、《藝術鑒賞》等中文課程頗受歡迎。她的授課風格一如其為人為文:行雲流水,思路開闊,妙語如珠。不少學員反映,聽她講課是一種美的享受。傳道授業解惑之餘,李美皆經常參加院內第二課堂活動,如擔任院各級演講、徵文比賽評委,指導學員寫作,為學員修改稿件等。她還參加了首屆哈佛小說國際筆會、第五屆中國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等有影響的會議,在學術交流中開拓視野。為提高學員的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在院領導的關心下,由李美皆牽頭,國際關係學院成立了“文學評論中心”。

人物評論


李美皆在《文學自由談》某期的《由陳思和教授看學術界》一文中非常沉重地感慨道:我們的學術怎麼了?我們的學術界怎麼了?我們的知識分子怎麼了?三個“怎麼了”咄咄逼人、勢不可擋,其恨鐵不成鋼的口氣很是塑造了李美皆的自我形象,一副憂國憂民、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模樣。此種架勢由不得人不多看她幾眼。反正我是自此後很注意她了。然而拜讀了《文學自由談》上的《王朔為什麼不繼續看上去很美》,卻讓人難以抑制心中的納悶,也想問一句:李美皆,她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