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長龍鎮的結果 展開
-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轄鎮
- 重慶市墊江縣長龍鎮
- 江西省崇義縣長龍鎮
- 黑龍江省樺南縣長龍鎮
長龍鎮
黑龍江省樺南縣長龍鎮
徠清初,隨著三姓東溝金礦(今樺南縣駝腰子金礦)的開發,始有漢族和少數民族居住此地,並形成人口密集的城鎮,以附近長龍山命名為長龍崗,次年改稱長龍鎮,並有大量漢族和少數民族居住。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隨著三姓東溝金礦(今樺南縣駝腰子金礦)的開發,始有漢族和少數民族居住於此,並形成人口密集的城鎮,以附近長龍山命名為長龍崗,次年改稱長龍鎮,並有大量漢族和少數民族居住。
1644年,清軍入關之後為了鞏固政權對漢人施行剃髮易服,強迫漢人穿滿人服飾,留滿人髮式,對不服從的漢人將處以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策,居住在山海關附近的一部分漢人為了保護明朝傳統逃往關外企圖越過鴨綠江投奔朝鮮,不料遭到關外清軍的追擊,被發配至三姓副督統(今依蘭縣),到了三姓副督統之後,一部分人趁清軍不備之時越過倭肯河向東逃到了大山裡,清軍以為他們到了山裡被野獸吃了便沒有在追趕。這一部分人在大山裡定居了下來並以狩獵為生。
1648年(清-順治五年),有個姓謝的老獵人領著19歲的孫子進山打獵,中午歇息的時候,他們忽然看見有幾頭野豬在不遠處的溝壑內緩緩移動,它們拱出一條長長的深溝。
野豬離開后,老獵人到溝里一看,只見野豬拱過的深溝旁的草皮、石子、泥沙層層清晰,底層細細的砂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老人想起了那句老話:黃金三層被,蓋著草皮、石子、泥沙睡。他趕緊抓起一把細沙端詳,竟然撿出了四五斤黃豆般大的金粒子,這是一條金礦床啊!
此後不久,老人和親眷朋友20多家來到這裡蓋起房屋,開始了耕地、淘金、打獵的生活。
後來,這裡的人家多了起來,那條被老獵人發現的金溝就叫“大金溝”,至今當地人還這樣稱呼它。
大金溝不遠處有座山頭,極像一匹卧著的駱駝,謝姓的老人一家和親眷朋友就住在山中部的一小塊平原上,老人把他們居住的地方叫“駱駝腰子屯”,把這座山稱為“駱駝腰子東山”。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隨著居住的人口越來越多,一部分居民來到長龍山(今樺南鎮附近)一帶耕種並在長龍山附近建起村落取名為長龍鎮(俗稱長龍崗)。
康熙元年,駱駝腰子村正式建立城鎮,官家註冊后把“駱”字去掉,稱為“駝腰子鎮”,那座山也被稱為“駝腰子東山”。
1909年,原東寧廳知事張浩然(湖南人)招30名湖南籍移民到長龍鎮一帶居住。
中華民國成立后,1912年張浩然設立艮記墾務公司,“招佃開墾”將長龍鎮改名為湖南營。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佔領東北並向東北武裝移民。1933年7月,日本開拓團第二次武裝移民到湖南營一帶,強行收購當地農民土地、房契,燒毀當地農民房屋、糧食等,並將湖南營改名為千振。
在千振設立學堂、神社、服裝廠、飛機場、日本烈士陵園等,強迫當地農民學日語、穿和服、拜神社等,奴化教育當地居民,企圖永久佔領這一地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居住在千振的日本居民基本被送回日本,在原千振地區設立千振區,
1946年,廢除千振區恢復湖南營鎮。
1946年6月,合江省政府決定將樺川縣南部的湖南營、孟家崗等地區劃出,設置樺南縣。
1徠948年6月,撤銷依東縣將原依東縣太平(現在的樺南縣土龍山鎮)、五道崗、金沙河3個區劃歸樺南縣管轄。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樺南劃歸新設之合江專區管轄。
1956年,國務院批准撤銷樺南縣併入樺川縣。
1964年6月,國務院批准恢復樺南縣,以併入樺川縣的原樺南縣行政區域為樺南的行政區域。
1985年1月,正式撤銷合江地區,劃歸佳木斯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