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科鎮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轄鎮

岔科鎮地處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東部,地勢西高東低,最高海拔2136米,最低海拔1227米,境內河流屬南盤江水系,屬於沖溝半山區亞熱帶氣候。東鄰盤江鄉;西接利民鄉;南接南庄鎮;北與開遠市接壤。

地理環境


岔科鎮
岔科鎮
岔科鎮位於建水縣東部,東與開遠市接壤,南接面甸鎮,西連南庄鎮、李浩寨鄉,北鄰利民鄉、盤江鄉。地處東經102°53′-103°9′之間,北緯23°46′-23°54′之間,鎮人民政府駐地岔科街子村,距縣城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公里。
全鎮轄岔科、白雲、阻塘子、二龍、白土、阿朋、庄寨、長田、初達九個村委會,87個自然村,136個村民小組。
全鎮屬於沖溝半山區亞熱帶氣候,平均氣溫18.5o8C,年平均降雨820毫米,平均降雨90天,年平均日照2750小時,最大風速22米/秒。岔科屬沖溝半山區,全鎮最高點為一碗水坡頭,海拔2136米,最低點上初達,海拔1227米,高低相差909米。
鎮內河流均屬南盤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紅泥田河和岔科大河。年平均流量0.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8立方米/秒,旱季無水。岔科河發源於白雲村委會白茨達村,東流至盤江鄉遼遠村委會匯入南盤江,長40公里,集水面積28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其中王鳳庄至白打坎一段為季節性枯水河。自然災害頻繁,礦藏資源貧乏,動植物品種繁多,主要野生動物有麂子、穿山甲、野豬、野雞,貓頭膺等,出產雞棕等野生菌,水資源年平均流量為0.46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總人口24481
12749
11732
家庭戶戶數6246
家庭戶總人口(總)23742
家庭戶男12269
家庭戶女11473
0-14歲(總)6373
0-14歲男3266
0-14歲女3107
15-64歲(總)16393
15-64歲男8714
15-64歲女7679
65歲及以上(總)1715
65歲及以上男769
65歲及以上女94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3722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25521人。

社會


教育

岔科鎮共有完全中學1所,完小9所,高小點9所,辦學點40個,幼兒園1所。2006年,小學教育有教學班81個,在校學生2396人,教職工214人(含頂編代課14人);學前班班額34個,在校兒童中,適齡兒童入學率99.92%;中學有教學班16個,學生860人,教職工63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學歷達標率96.36%,有高職11人,中職25人,縣級骨幹教師1人。
2006年末,全鎮小學校舍建築面積18627平方米,其中框架結構2623平方米,磚混結構6045平方米,磚木結構7591平方米,土木結構2368平方米。岔科鎮中學佔地1734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842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備,校園規劃布局合理。生均校舍面積9.12平方米,生均佔有圖書9.42冊,有完中Ⅱ類和初中A類實驗設備各1套,標準理化生實驗室成套設備1套,有多媒體報告廳1個、電腦教室1個、遠程教育系統1套、德育室1個、音樂室1個、美術室1個,音體美器材滿足教學需要。

基礎建設

1、公路建設
岔科鎮共有公路主幹道3條,其中:1996年鋪築了岔科鎮到南庄羊街的水泥路面,全長45公里,連接了建水城;2004年鋪建了岔科鎮至開遠小龍潭鎮的柏油路面,全長30公里,實現了與鄰縣的連接;正在建設中的岔盤公路,全長35公里,預計12月底完工。公路線的開通,拖拉機、汽車等機械代替了人挑馬馱,大大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力。促進了市場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證實了“人要富,先修路”的說法。摩托車已走進了千家萬戶,汽車逐年增多,客車來往數十次。公路上的車輛來往甚多。
2、農田水利建設
從1978年到2003年。這一時期是採取群眾集資,上級補助為輔的方法,維修大躍進期間興建起來的各類小型水利工程。其中東風水庫投資2500萬元。蓄水量達336萬立方米。此期間開始使用鍍鋅管在部分村寨安裝自來水工程。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全鎮87個自然村中就有82個安裝了自來水管,20000多人及14000多頭牲口吃上了自來水。
2004年以後的計劃。以東風水庫為水源,安裝大型鋼管工程,通往白雲、阻塘子、二龍、岔科、白土五個村委會20多個自然村,使東風水庫充分顯示其效益。另外興建了小水窖900多口。為使農業生產按時進行,這些水利設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電力能源建設
電是人們生產、生活、照明的動力。2000年,上級撥款投資400多萬元進行電網改造。建了變電站,改由小龍潭電廠供電,架設了3.5萬伏的輸電線。電力更加充足,管理
岔科鎮電力設施
岔科鎮電力設施
岔科鎮電力設施
更加完善。電力的輸通給岔科鎮帶來了巨大變化。農業加工機器隨之購入,結束了人工踩碓、磨面、扯水的歷史,減輕了人力,提高了功效。電視音響設備也隨之進入千家萬戶。
4、公路建設
2002年,全鎮公路里程99公里。其中縣鄉公路(建水岔科)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長22公里,總投資748萬元,於1997年7月19日建成通車。岔盤公路於2002年已全線通車。全鎮通公路的村委會為9個,通汽車的村小組為134個;通電的村委會9個,村小組136個,建立變電站1座,解決木廠的通電問題。1997年10月開通程式控制電話,2001年12月開通900兆行動電話,共安裝551部。

生態建設

岔科鎮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護林防火工作,大力維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2007年完成義務植樹24萬株,碳匯項目2187畝,經濟林1000畝;加快農村能源建設的步伐,全年完成沼氣池建設259口;森林火災防控措施有效,森林火災控制指標為3‰,查處違法人員21人次,共設7名護林員管護5083畝;完成林改3000多畝,面積10萬多畝。

歷史沿革


岔科鎮原名叫“永寧鄉”,1934年,把永寧鄉改為“永寧區”。排為建水縣“第六區”。1984年,重新改為“岔科區”。1987年,改為“岔科鄉”。1998年,改為“岔科鎮”。

經濟


建國初期,岔科鎮經濟社會發展極為緩慢,各項基礎設施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八五”、“九五”期間,全鎮緊緊圍繞“近抓煙、遠抓林,多輪驅動,多元發展”的發展思路,切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大力培植烤煙支柱產業,著力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稻穀、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生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岔科鎮烤煙種植
岔科鎮烤煙種植
2002年,全鎮糧食總產量為10593噸,人均有糧442公斤;烤煙3萬擔,實現稅收383萬元,上等煙比例為79.2%,單價為12.83元/公斤;年末生豬存欄18002頭,出欄18960頭,出欄率為101%;全鎮農村經濟總收5887萬元,工業產值95萬元,農業總產值現價6913萬元(不變價2642萬元),人均純收入1572元,財政收入431萬元、財政支出560萬元。
至2002年建沼氣400多口,沼氣示範村3個,2002年完成退耕還林5000畝,綠色扶貧工程1000畝,雲南松樣板林300畝,全年共育苗40萬株。現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壩塘35個,庫容464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2700畝,水利化程度逐步提高。2002年止共解決岔科總人口85%的人畜飲水,自來水普及率100%,人蓄飲水工程7件(其中解決白雲、阻塘子兩個村委會3000多人的飲水問題)。
2002年有中學1所,教學班18個,教職工63人;小學39所(其中包括九所完小,30所村小),教學班88個,教職工136人。在校生311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99.9%,校點危房改造1834平方米。
有衛生院1所,病床20張,醫務人員13人;村衛生所9個,鎮村醫生16人,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37座,27個自然村架通了有線電視,有線電視入戶率70%,有文化站1個。

特色產業

1、香米粑粑
岔科鎮香米粑粑在建水縣城很出名,只要認準是岔科做的就蜂湧搶購。要制好粑粑,很有講究,一是香米必須是高腳真香米。二是必須用木礁踩。這樣做成的粑粑味濃香,光滑細膩,筋骨好,口感好。如果不按上述程序和要求做成的粑粑就大大遜色,尤其是現代機器碾成的就更談不上美名了。很少用木礁踩,都是用機器製作,省時又快捷。
2、煙絲
也許是土壤的特殊關係,岔科栽種出的烤煙特別香,色
岔科鎮電力設施
岔科鎮電力設施
又好,遠近聞名,大量銷往紅河、元陽、綠春等地。還有通海、江川、東山一帶等大煙區地方的人,愛吸煙的,都不吸本地煙,要買岔科煙。建水城中賣煙絲的小商人也把岔科煙的售價抬得很高。
3、大棗岔科梨棗於1998年從外省引進栽種,主產於二龍村、雙見峰村、小河邊村、阿朋村等村寨。有梨棗、小紅棗(主要在阿朋村)等品種。七、八月份成熟,個頭較大,吃起來清脆可口、甘甜清香,每到成熟期,收購商蜂擁而至,紛紛搶購,價格每斤在3至4元,小紅棗比大青棗的價格要稍高一些。棗果鮮食風味佳美,含糖量19—44%,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礦物質,每100克果粉含有VC高達380—662毫克,是山楂的6—8倍,蘋果的70—132倍,具有治瀉痢、調營衛、貧血、心悸等功效。

政治


機構職能

黨政辦
工作職責:協助領導起草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為領導的決策提供積極的建議和參考意見;負責本辦公室職責範圍內的通報、簡報、會議紀要及其他工作文件的起草;負責上級文件的簽收、傳閱,負責書面或電話通知的轉達,並督促、檢查文件及通知精神的落實情況;負責呈報請示、報告,並按領導指示精神及時作出處理;負責管理印鑒,按規定辦理本單位介紹信、證明等;管理辦公用品;負責本鎮報刊、雜誌的訂閱、分發;負責車輛管理等內部行政事務;負責召集安排種會議的會務工作,並落實會議決定;協調對內、對外的工作,負責對外聯絡;負責安排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管理、環境衛生等工作;做好上傳下達以及接待工作;按有關的規定和要求做好文書檔案歸檔工作;負責其他臨時性工作及領導交辦的工作。
財經辦
工作職責: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現金管理和銀行結算制度的規定,熟悉掌握有關財經政策、法令以及與本職有關的財務會計制度,遵守國家財經紀律和財務會計各項制度;組織、管理鎮政府各種資金及縣政府、財政局委託管理的資金及使用,完成財政年度結算任務;負責鎮政府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內外支出的會計核算和集體財產的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協調發展區域經濟工作的各種服務;指導村委會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做好村委會的會計核算工作;完成鎮政府和縣財政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信訪辦
工作職責:按照《信訪工作條例》處理群眾來信,接待群眾來訪,受理檢舉、控告和申訴;堅持文明接訪,做到態度和藹、禮貌待人,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對群眾來信來訪來電要做好台帳登記,及時進行上報、交辦、回復、經辦、歸檔等工作;研究信訪情況,分析信訪動態,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要求與呼聲,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信訪工作要做到有調解、有反映、有答覆,信訪結果每月公布一次;積極做好信息反饋工作,對重大的社情民意,典型信息要及時彙報;加強同其他機關、部門的聯繫,協調處理有關信訪問題;做好信訪保密工作,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統計站
工作職責:認真貫徹執行《統計法》、《統計法實施細則》和《雲南統計管理條例》,依法檢查統計數據質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保證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力求統計數據的“快、精、准”;統一組織和協調鎮統計工作,及時準確完成國家和地方的統計調查工作任務;督促有關人員按時完成經批准有關部門布置的統計報表;搜集、整理、管好本鎮統計資料,建立統計台帳;負責本鎮及各村委會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幫助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做好統計服務工作,積極向鎮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彙報情況,年終編印統計年鑒;做好統計分析,為鎮領導提供系統的參考資料,當好參謀和助手。
安監站
工作職責:承擔鎮政府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協調鄉鎮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檢查督促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依法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職責;依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工作;監督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監控措施的落實;依法開展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協調、組織、檢查轄區內各行業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檢查督促轄區內建設工程項目實施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及時向上一級安監部門報告轄區內生產安全情況,參與事故援救和事故調查工作;負責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人員培訓人員;完成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及鎮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企業辦
工作職責:認真搞好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劃,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在企業貫徹執行;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規定,及時匯總並上報統計報表,保證數字真實可靠;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總結企業發展和改革經驗並及時推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項目、資金、人才、技術,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貫徹執行《鄉鎮企業法》、《環境保護法》、《勞動安全法》、《會計法》、《統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企業的統計、會計、安全、環境保護等管理工作,完善各類管理制度,確保企業依法經營;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企業科技含量。
工作職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民政工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制定本鎮民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負責實施;負責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及時發放城鄉低保金;負責落實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及時發放農村醫療救助金;負責60年代精減退職老殘職工,農村五保戶定期生活補助發放工作,加強敬老院管理,保障五保對象的生活權益;負責災情的核查,統計上報工作,及時發放救災款物;負責行政區域內農村房屋保險工作及災后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執行國家優撫法規政策,承擔退伍軍人和榮復轉軍人,現役軍人家屬,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撫恤優特工作;指導村民委員會選舉和開展村民自治工作;負責城鄉社區建設工作;負責開展經常性捐贈活動,推動慈善救助工作;負責落實各項社會救助工作,及時發放各類救助;負責其他民政社會事務工作。
勞保所
1.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規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縣、鎮黨委的各項決定或決議,做好轄區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監督、指導、協調服務工作。
2.加強學習,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求實創新,銳意進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堅守工作崗位,竭盡全力搞好本職工作,有事有病提前請假,不遲到,不串崗,不脫崗。
4.全體工作人員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工作能力,語言文明,同事之間互敬互愛,相互協作,營造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
5.樹立集體榮譽觀,服從領導安排,努力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