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王蘊的結果 展開
王蘊
東晉會稽內史
王蘊(329~384年),字叔仁,東晉太原晉陽人。王濛之子,晉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父。
門蔭入仕,起家著作佐郎,累遷尚書吏部郎。出任吳興太守,甚有德政。遷晉陵太守,得到百姓稱頌。隨著女兒成為皇后,遷光祿大夫、五兵尚書,冊封建昌縣侯。出任左將軍、徐州刺史,鎮於京口。歷任尚書左僕射、散騎常侍,出任鎮軍將軍、會稽太守。愛好飲酒,行政和簡。
太元九年(384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獲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人物關係
起家為著作佐郎。累遷尚書吏部郎,掌典選,進達有方,性平和,不抑寒素。補吳興太守,有德政。
不久,征拜尚書左僕射,將軍如故,遷丹陽尹,即本軍號加散騎常侍。王蘊因為自己是外戚,不想在朝內,一再請求外任,出任都督浙江東五郡、鎮軍將軍、會稽內史,常侍如故。
嗜酒,晚年尤為嚴重。在會稽內史任上時,常終日不醒。但為政和簡,為百姓所悅。知人,有識鑒,次子王恭與王忱交好,王蘊看出二人個性不合,交情不會維持始終,後來,王恭與王忱果然反目。
太元九年(384年),去世,時年五十五歲,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有五子:王華、王恭、王熙、王履、王爽。
王蘊,字叔仁,孝武定皇後父,司徒左長史濛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遷尚書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輩,蘊無所是非。
時簡文帝為會稽王,輔政,蘊輒連狀白之,曰:「某人有地,某人有才。」務存進達,各隨其方,故不得者無怨焉。補吳興太守,甚有德政。屬郡荒人飢,輒開倉贍恤。主簿執諫,請先列表上待報,蘊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饑饉,若表上須報,何以救將死之命乎!專輒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義而敗,無所恨也。」於是大振貸之,賴蘊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違科免蘊官,士庶詣闕訟之,詔特左降晉陵太守。復有惠化,百姓歌之。
定后立,以後父,遷光祿大夫,領五兵尚書、本州大中正,封建昌縣侯。蘊以恩澤賜爵,非三代令典,固辭不受。朝廷敦勸,終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諸軍事、左將軍、徐州刺史、假節,復固讓。
謝安謂蘊曰:「卿居後父之重,不應妄自菲薄,以虧時遇,宜依褚公故事,但令在貴權於事不事耳。可暫臨此任,以紓國姻之重。」於是乃受命,鎮於京口。
頃之,征拜尚書左僕射,將軍如故,遷丹陽尹,即本軍號加散騎常侍。蘊以姻戚,不欲在內,苦求外出,復以為都督浙江東五郡、鎮軍將軍、會稽內史,常侍如故。
蘊素嗜酒,末年尤甚。及在會稽,略少醒日,然猶以和簡為百姓所悅。時王悅來拜墓,蘊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餘日方還。
蘊問其故,恭曰:「與阿太語,蟬聯不得歸。」蘊曰:「恐阿太非爾之友。」阿太,悅小字也。后竟乖初好,時以為知人。太元九年卒,年五十五,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父親:王濛,司徒左長史,贈光祿大夫。
女兒:王法慧,孝武定皇后。
五子:王華、王恭、王熙、王履、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