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榮
趙凱榮
趙凱榮,男,1962年11月28日生於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祖籍山西省河曲縣。1983年7月畢業於內蒙古大學哲學系,1987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1990年畢業並獲碩士學位,同年留系任教。現為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
已出版的獨著與合著十多部。其中,《系統經濟學》1998年該書獲武漢市政府頒發的第六屆武漢市社會科學三等獎,《廣義發展論》2000年獲得中南六省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他在學術報刊發表一百多篇學術文章。其中,《重建形而上學》2001年獲湖北省政府優秀社會科學論文二等獎,《後現代主義與人文精神重建》2001年獲湖北省宣傳部優秀專題論文二等獎,《論當代哲學的系統轉型》獲中國系統科學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自1991年以來,他先後主持參與了國家八五重點社科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視野”子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如何面對當代的詰難”、國家211立項“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群”的子課題“當代複雜科學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化的意義”(專著《複雜性哲學》,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等重大項目。近年來,他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往,開始在一些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如美國的《Word Future》等)發表學術論文,並與一些國際著名學者如哈肯、拉茲洛等教授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繫,經常就一些重要的學術問題進行交流。並積極參加各種國際學術會議。2000年赴美國馬塞諸薩大學參加了“馬克思主義2000”的國際大會,在大會上作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 ( Marxism and the Problems of China)的英文發言。還應邀對哈佛大學哲學系、哈佛—燕京學院、紐約大學哲學系、紐約大學文學系進行了學術訪問。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還應反思什麼”——哲學學院趙凱榮教授開講“求是論壇”
11月13日晚,在校本部教五多功能報告廳,由校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研究會主辦,哲學學院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研究會攜手06、08級本科生黨支部共同承辦的求是論壇第57期開講。哲學學院趙凱榮教授應邀參加,他講座的主題為“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還應反思什麼”。
三十年,若置於漫漫歷史長河,實為“一瞬”,但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卻是瞬息萬變,承載了我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敞身於宏大背景下,我們迎來趙教授的講座。他從一個哲學學者的角度,以其睿智與犀利,與我們分享了他對於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的擲地之言。
首先,趙教授對比了當代中國與“封建盛世”。他援引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對當代中國與盛唐、大宋和康乾時期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進行了透徹比較,分析指出封建社會的所謂“盛世”其實存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農民貧困、兩極分化等問題。隨後他細緻闡述了馬克思關於“盛世”評價的尺度——個體自由獨立,國家法制有序,藝術高度繁榮,軍事強大無敵,人民和諧相處。
接著,趙老師概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一方面,溫飽問題最終解決,誠如溫家寶總理所言:“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就是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另一方面,一些禁錮的觀念開始鬆動,主要表現在衣、性、音、色、等方面的解禁。
同時,趙教授對中國的前景進行了辯證的分析。他對當前中國存在的三種主流思想(民粹主義、全盤西化思想、馬克思主義)的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指出了這三種思想各有所長,但不乏缺陷。他援引德國學者艾根的多元文化理論,指出中國應該對任何一種優秀文化都應進行保護、吸收、借鑒並發展之。
另外,趙教授還指出了中國未來發展的瓶頸和突破口。
講座還設有現場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氣氛甚為熱烈。趙教授耐心解答,與大家分享了極有見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