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電影

由經典連環畫《三毛流浪記》改變成同名電影中的主角。三毛,一個身世凄涼、饑寒交迫、受盡欺辱、貧窮得只剩下三根頭髮的中國兒童形象,於1935年誕生於中國傑出的漫畫家張樂平之筆。

簡介


近日,一代漫畫大師張樂平的小兒子、三毛品牌持有人張慰軍先生對媒體表示:三毛將由好萊塢拍攝成電影,預計將在2016年在全球上映,目前正在籌備中。頭頂三根毛、流浪街頭的經典漫畫形象“三毛”,在中國家喻戶曉,他陪伴了幾代讀者成長。該影片將讓三毛走向國際。

背景資料


《三毛流浪記》創作於1947年,當年在《大公報》上連載,他沒有親人,孤苦伶仃,總是受人欺侮,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但是他總是那麼地負責,沒有生出怨恨之心。作者憑著一支筆,幾張畫,無需一個文字甚至符號,把這個流浪兒童在舊社會被奴役、被欺負、被凌辱、被殘踏的悲慘遭遇表現得淋漓盡致。它不但揭露了人間的冷酷、殘忍、醜惡,欺詐與不平,更為寶貴的是,它強烈地刺激著每一個善良人的同情心。

內容


全書以無文字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無家可歸的三毛從軍戰鬥,在國民黨軍營里發生的詼諧故事;《三毛流浪記》則於1947年6月至1949年4月在《大公報》連載,除標題外也盡量不用文字表達,講述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

評價


讓三毛走向國際,是張樂平子女的夙願。張慰軍告訴記者,“因為三毛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我們也想讓外國人知道他,就像我們也知道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的丁丁一樣。”
張慰軍表示,產生讓三毛“出國”的念頭,是因為歐美藝術家對這一形象的高度認可。當比利時漫畫博物館館長看到三毛形象后,覺得其藝術價值很高,還收藏了若干三毛作品的出版物。同時,張慰軍告訴記者,對於三毛,歐美同行與國人是完全不同的審美觀。國內人都覺得三毛是個苦孩子;但是歐美人卻覺得,孩子在成長期吃苦是磨鍊,三毛的故事反映的是一段中國歷史,而且很具有上海地方特色。與國內已形成思維定勢的動畫人不同,海外同行認同這個故事擁有全球市場。“而且,三毛在海外華人中的知曉度也很高。”張慰軍說。
今年上半年,張慰軍參加了“張樂平三毛巨獻——國際影視作品合作簽約儀式”,他告訴記者,因為涉及商業機密,他只可以透露,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一家,已經和投資方進行了實質性接觸。製作人趙芸已經赴美進行前期工作。張慰軍作為張樂平後人之一將受邀擔任這部動畫電影的藝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