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國松的結果 展開
-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 畫家
劉國松
畫家
劉國松,1932年生於安徽蚌埠,祖籍山東青州,1949年定居台灣。1956年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后創立五月畫會,推動現代藝術運動,隨後倡導“中國畫的現代化”,提出“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與“革中峰的命”的鮮明主張。一生創造了五個時期獨特的個人風格。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兩岸多所重點大學及美術學院的榮譽教授,現任台灣師範大學的講座教授。獲得多項榮譽,被譽為現代水墨之父。2020年6月4日,劉國松以201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2,555萬元人民幣名列《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第28位。
作品
1956年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后,隨即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主張全盤西化。五年後深感一味追隨模仿西洋現代藝術思潮與流行畫風之不當,更對發展與宣揚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開始倡導「中國畫的現代化」,提出了「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的鮮明主張。現代水墨畫1961年在台灣開始,1963年即已形成氣候。隨後影響到東亞儒家文化共同體其他成員國的水墨畫家。
1983年初,劉國松應中國美協之邀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后,三年內在中國巡迴展出十八個主要城市,併到處演講與講學,1985年第六屆中國全國美展曾頒給他與李可染特別獎。2007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破例在中國文化經典的殿堂舉辦「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特展,這不但肯定他在歷史上的定位,也說明了現代水墨畫已進入中國美術史的主流。他又先後獲得了兩岸最高的「台灣文藝獎」(2008)、「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2011)和「台灣文化獎」(2017)、中國文聯榮譽委員(2017),更是第一位華人畫家獲得美國文理科學院的外籍院士(2016)。
1965年以來舉辦個展近百次,半數以上為美術館、博物館邀請,收藏其作品的美術館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共有七十幾間。研究他的中、英、德文專著有十一本。被譽為現代水墨之父。
1966榮獲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基金會兩年環球「旅行獎」
作品
1969美國瑪瑞埃他學院「主流'69」國際美展繪畫首獎
1976當選聯合國教文組織國際藝術教育協會亞洲區會會長
1979獲國際靜坐協會完美獎
1984獲北京第六屆全國美展特別獎
1986獲東京都美術館國際水墨畫特別獎
1991獲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現代繪畫成就獎
2005受聘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名譽館長
2008獲台灣文藝獎
2010獲世界藝術文化學院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2011獲中國首屆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
2013山東省博物館成立「劉國松現代水墨藝術館」
2014榮獲香港全球傑出華人協會頒發「全球傑出華人獎」
2016獲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獲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台灣文化獎
2018出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首任院長
2020年6月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劉國松以2.555萬元成交額排名第28位。
2021年6月1日,入選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
1932年4月26日,生於安徽蚌埠,原籍山東濰坊青州。
1948年,考入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
1949年,隻身隨遺族學校來台,分發至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就讀。
1951年,以同等學歷考進師範大學美術系。
青年時期
1956年,與師大同班同學李芳枝、郭東榮、郭豫倫等舉辦「四人聯合畫展」於師範大學。在廖繼春老師的鼓勵下成立「五月畫會」。
1957年,首屆「五月畫展」於台北,掀起了台灣現代藝術運動。
1959年,思想由全盤西化轉為中西合璧,開始採用石膏在畫布上打底,在油畫中加入水墨趣味。
參與尉天驄主編《筆匯》月刊編撰工作,與大批詩人,如余光中、楚戈、鄭愁予,及音樂家許常惠、史惟亮、評論家姚一葦等相識,並同鼓吹現代藝術。
1961年,與黎模華女士結婚。受建築學界材料理論影響,放棄油彩與畫布,重回紙墨世界,倡導「中國畫現代化」運動,並開發各種拓墨技法,以「拓墨」和「貼」(Collage)為主。
1962年,參展西貢「第一屆國際美展」,以及台北歷史博物館「中國現代繪畫展」與「現代繪畫赴美展覽預展」。
1963年,發明粗筋棉紙─劉國松紙,並藉此創造出自我獨特畫風。作品《雲深不知處》,為香港藝術館收藏,是作品首次為美術館收藏。
1965年,首次個展於台北台灣藝術館。
1966年,經李鑄晉推薦,獲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基金會(TheJDR3rdFound)兩年環球旅行獎。
應美國加州拉古拉美術館之邀,舉行在美之首次個展
受范寬《溪山行旅圖》震撼,作《矗立》系列作品
1967年,應諾德勒斯畫廊之邀,舉行首次紐約個展,獲紐約時報名藝術評論家肯乃德(JohnCanaday)好評,並與該畫廊簽約,成為代表畫家。
周遊歐亞各國四個月後,返台,繼續任教於中原大學。
1969年,受美國「阿波羅八號」宇宙飛船由月球背面拍回地球照片之影響,開始「太空畫系列」之創作,首幅《地球何許?》獲美國「主流'69」國際美展繪畫首獎。
1971年,應聘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教,遷居香港。首創「現代水墨畫」課程,隔年擔任該系主任
1973年,開始全力探索水拓畫技法。
1974年,發表《談繪畫的技巧》一文,提出「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之理論,引發大規模的討論。
1981年,應邀赴北京參加北京中國畫研究院之成立大會並參展。
1983年,個展於北京中國美術館,並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公開演講;隨後巡迴展於南京江蘇省美術館、廣州市廣東畫院、武漢市湖北省美術陳列館、哈爾濱美術館等地,並做多場演講。
1984年,參加北京「第六屆全國美展」,與李可染同時獲得「特別獎」。個展於上海、濟南、煙台、杭州和福州。
1985年,首次應法國「五月沙龍」之邀,作品《沉入山的呼吸里》於巴黎大皇宮展出。
1986年,個展巡迴於重慶、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地。水拓畫達於成熟境地,開始漬墨畫的探索與試驗。
1987年,個展巡迴於長沙、濰坊、太原,結束第三次在大陸的巡迴展。
1989年,應美國運通銀行之邀,繪五屆樓高之大畫(1952x366公分)─《源》
1990年,大型回顧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並出版畫冊。
1992年,十月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返台中定居,並任東海大學客座教授。
1998年,應邀赴紐約參加古根漢美術館舉辦之「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應德國文化中心之邀赴歐洲參觀考察,並參加「展望2000─中國現代藝術展」。
1999年,自台南藝術學院退休。應台北市中山畫廊之邀舉辦個展─「宇宙即我心」。赴比利時參加「台北當代水墨畫展」開幕活動。
2000年,應邀赴西藏大學講學,並前往珠穆朗瑪峰,成為創作系列西藏組曲之靈感泉源,出藏后左耳突然失聰。
2003年,「造化心源」於台灣台中文化中心展出。「劉國松七十回顧展」於香港漢雅軒展出。
2004年,「劉國松的宇宙」應邀於香港藝術館展出,並出版大型畫集。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
美國Thomson出版社的大學教科書《現代東亞簡史》用了劉國松的「石頭的玄學」及其理論文字。
2005年,受神舟六號升空的感動,開始創作《神舟六號》系列作品。
2006年, 10月應美國哈佛大學之邀,演講《我的繪畫理念與實際》,並參加賽克勒博物館舉辦之」中國新山水畫展」的開幕儀式。由張家界遊覽之後,又創作了一系列的張家界作品,山水巨幅「天子山盛夏」,隨後被故宮博物院收藏。
2007年,「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由北京故宮博物院主辦於武英殿展覽館展出,之後巡展至上海美術館和廣東美術館展出。
2008年,在法國巴黎Galerie75Faubourg開個展。
2010年,英國倫敦GoedhuisContemporary畫廊個展,作品《日月浮沉》被大英博物館收藏。獲台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聘書。獲美國加州世界藝術文化學院及世界詩人大會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2011年,於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劉國松創作大展——八十回眸」。
2012年台灣美術館舉辦「一個東西南北人——劉國松八十回顧展」。
2013年,山東省博物館成立「劉國松現代水墨藝術館」。
2014年,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革命·復興:劉國松繪畫大展」,此展2015年巡迴新加坡、曼谷、雅加達。
2015年,獲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講座教授聘書。
應美國史丹佛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邀請與史丹佛大學麥克森教授在美國的史丹佛大學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一同演講「科學與藝術的共鳴:從人間山水到太空幻境」。
2016年,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大型回顧展「蒼穹之韻——劉國松水墨藝術展」、獲美國文理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于山東博物館舉行「一個東西南北人─劉國松創作回顧展」、獲中國文聯榮譽委員、獲台灣第36屆文化獎。第三屆香港水墨藝博會,香港水墨會舉辦《向劉國松致敬》特展
2018年,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成立「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出任首任院長。美國史丹佛大學坎特爾視覺藝術中心舉行“墨境:山崎朗子楊致遠藏當代現代畫”展覽。
2019年,由劉國松文獻庫與香港水墨會合辦的首屆“劉國松水墨藝術獎”在香港頒獎。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奔‧月—劉國松”跨年大展。
2020年,瑞士里特貝爾格博物館舉行“嚮往自然:解讀中國藝術中的風景”展覽。
以下為部分代表作品
系列名稱 | 作品名稱 |
抽象狂草系列 | 1963《升向白茫茫的未知》、1964《風掃過》、1964《寒山雪霽》、1965《望中》、1966《矗立》 |
太空畫系列 | 1969《月球漫步》、1969《地球何許C》、1970《午夜的太陽III》、1970《日月浮沉》、2008《彙報-神舟六號之5》 |
水拓畫系列 | 1981《遠眺北麓河》、1982《白雪是白的》、1985《混沌之初》、1985《吹皺的山光》、1997《高山之夜》 |
漬墨畫系列 | 1986《山耶荷耶》、1995《窗外春山窗上雨》、2001《漪-九寨溝系列之十三》、2009《卧龍海四季印象-九寨溝系列151》、2010《長海映日動浮光》 |
西藏組曲系列 | 2000《雲樹銀枝-西藏組曲16》、2003《山之嶺-西藏組曲48》、2005《夜靜雪山空-西藏組曲80》、2009《大雪中》、2012《雪網山痕皆自然(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