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湖北省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1960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董必武來館視察,並親筆題寫館名。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2020年6月14日,根據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湖北省博物館恢復開放。
2020年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入口
1953年3月16日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於水陸街;同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湖北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員會合併成立湖北省文史研究館,辦公地址暫設武昌水陸街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內。
1954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恢復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合署辦公。
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更名為湖北省文物管理處,辦公地址武昌姚家嶺農業展覽館內。
1959年春,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遷址武昌東湖風景區,湖北省政府撥款興建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大樓。
1956年遷至武昌水果湖。
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
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
1981年,辛亥革命紀念館從湖北省博物館分離,成為獨立的文博機構。
1987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湖北省博物館“文管部”從館內分離,成立獨立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
2002年,湖北省博物館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併。
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
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
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德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
2011年7月,湖北省博物館編鐘館改造工程啟動。
2011年12月22日,湖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儀式舉行。
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博物館閉館;1月27日,為了應對越來越嚴峻的疫情,“戰時”管理升級,進入完全封閉狀態;3月22日,“春天裡的武漢”直播走進湖北省博物館;3月26日,湖北省博物館與中國文物報、假日博物館聯合舉辦《文物不言》湖北省博物館專輯在網上與觀眾見面,首播越王勾踐劍,網上瀏覽量700萬人次。
2020年6月14日,根據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湖北省博物館恢復開放。
湖北省博物館1
湖北省博物館2
在20餘萬件藏品中,不少是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如新石器時代京山屈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紡輪;天門石家河遺址出土的玉人、玉鷹;盤龍城商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銅鼎、銅鉞;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青銅器群及16節透雕龍鳳玉佩、28宿天文圖像衣箱;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等。
截至2019年,湖北省博物館藏品數量241762件(套),珍貴文物36685件(套)。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為: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千年不銹,由許多小暗格組成。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厘米。 |
曾侯乙編鐘 | 曾侯乙編鐘:時期為戰國時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鍾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噸左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奏,可以旋宮轉調。音階為現今通用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 |
鄖縣人頭骨化石 | 鄖縣人頭骨化石:時期為舊石器時代。1989年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出土,顱長26厘米,顱寬19厘米,顱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2006年鍾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艷麗,是罕見的經科學發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
曾侯乙尊盤 | |
雲夢睡虎地秦簡 | |
虎座鳥架鼓 | |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 | |
石家河玉人像 | |
崇陽銅鼓 |
曾侯乙編磬 |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磬,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樂律文字。 |
青銅尊盤 | 戰國的青銅尊盤,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盤口沿的鏤空附飾採用熔模鑄造工藝製成。 |
鹿角立鶴 | 鹿角立鶴,戰國時期青銅器,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種想象中的吉祥物。 |
大玉戈 |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 |
湖北省博物館 | 銅鼓,商代打擊樂器,1977年崇陽白霓出土,是中國截止2009年以來,發現最早的皮鼓形銅鼓。 |
還有商朝的陶雞、大圓鼎,戰國時期的虎座鳥架鼓、十六節龍鳳佩、金盞,南北朝的青瓷蓮花尊,唐朝的樂俑,明朝的金鳳冠等。
文物
吳王夫差矛
鄖縣人是長江中下游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屬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後在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的學堂梁子發現了2具人類頭骨化石。遺址的年代距今約100萬年。《鄖縣人》以“鄖縣人”的發現為主線,也展示了湖北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
屈家嶺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嶺最先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這一時期的社會分層、宗教活動等現象加劇,出現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現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屈家嶺》展示了江漢地區史前氏族社會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1954年發現的武漢黃陂盤龍城遺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約建於公元前15世紀,在商代晚期衰落。盤龍城的建築技術、青銅工藝、埋葬習俗、玉器風格、陶器特徵等方面都與商代二里岡上層文化(約1500BC)一致。《盤龍城》展示了商代“南土”盤龍城城址的考古發現。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全景圖
湖北省博物館
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城郊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諸侯國君的墓葬,墓主人為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種文物萬餘件,數量大,種類多,價值高,保存好。曾侯乙墓展覽陳列了該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現了2400年以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陳列分祭廳、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和樂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青銅鹿角立鶴、聯襟大壺、尊盤、鑒缶;迄今仍很鋒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劍形的殳;包容文字資料頗多、又系我國最早的竹簡;重達2156克的特大金盞;製作方式與風格迥異於楚、秦的漆木竹器等。
九連墩墓葬
秦漢時期的漆器達到鼎盛期。自195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陸續有大量考古發掘出土的漆木器。而湖北出土秦漢漆器最具代表性。《秦漢漆器藝術》將館藏的最具特色的秦漢漆器集中展示。
湖北省博物館
荊楚百年英傑
湖北省博物館歷年來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著作,主要有《雲夢睡虎地秦墓》、《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曾侯乙墓》、《曾侯乙編鐘研究》、《曾侯乙墓文物藝術》、《中國文物考古之美--地下樂宮》、《中國湖北出土文物》、《湖北省博物館》等。
名稱 | 時間 |
簡牘脫色材料及簡牘變色機理研究簡介 | 2010-01-18 |
PEG(聚乙二醇)複合液脫水加固定型出土飽水木構件研究簡介 | 2010-01-18 |
2005年出土竹木漆器保護科技成果1 | 2010-01-18 |
2005年出土竹木漆器保護科技成果2 | 2010-01-18 |
無強度絲綢的生物加固方法 | 2009-12-13 |
採用加溫矯形工藝修復古代青銅器 | 2009-12-13 |
乙醚法、乙腈—乙醚法、乙醇—乙醚—硅酸鹽法脫水加固定型竹簡及漆木器方法 | 2009-12-13 |
遺址中高含水木構件脫水定型的微生物方法 | 2009-12-13 |
湖北省博物館每年接待觀眾達十幾萬人次,成為湖北省重要的青少年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對外開放窗口,前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等曾給予高度評價,國際友人基辛格等曾多次來館參觀。
展覽項目 | 展覽時間 | 展覽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 | 1973.06.09--1973.09.30 | 東京國立博物館 |
湖北出土戰國秦漢漆器 | 1989.11.02--1990.01.06 | 香港中文大學 |
楊守敬及其交友書法作品展 | 1990.09.18--1990.09.23 | 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 |
曾侯乙墓特別展 | 1992.03.17--1992.05.10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戰國楚文物展 | 1993.08.11--1994.08.21 | 新加坡文物館 |
中國周代藝術珍品展 | 1995.04.07--1995.05.07 | 盧森堡市維克多·雨果大廳 |
中國帝王陵墓展 | 1995.04.18--1997.10. | 美國巡迴展 |
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 | 1997.10.--1998.12. | 香港 |
湖北省博物館藏品精華展 | 1997.11.9--1998.03.21 | 台北鴻禧美術館,台灣高雄美術館 |
中國歷史文物精華展 | 1997.12.15--1998.03. | 美國 |
用漆描繪的神秘的世界·中國古代漆器展 | 1998.07.22--1998.09.06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江漢地區先秦文明展 | 1999.01--1999.04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龍鳳共舞----湖北出土文物展 | 1999.06.12--1999.08.31 | 美國聖地亞哥美術博物館 |
99巴黎之中國文化周----中國古代文物展 | 1999.08.21--1999.09.17 | 法國巴黎 |
中國考古黃金時代展 | 1999.09--2000.09 | 美國華盛頓(巡迴展) |
孔子時代的音樂展 | 2000.04.29--2000.09.17 | 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博物館 |
龍之聲----中國鍾鈴藝術展 | 2000.11.20--2001.02.25 | 法國巴黎音樂城 |
中國國寶展 | 2000.10.24--2000.12.17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世界四大文明·中國文明展 | 2000.05.--2001.07. | 日本東京 |
湖北省暨武漢市對外經貿洽談會。曾侯乙編鐘音樂會 | 1993.07. | 香港灣仔華潤大廈香港展覽中心 |
香港回歸慶典《交響曲1997:天·地·人》 | 1997.07.01 | 香港會展中心 |
湖北省編鐘樂團在美國紐約演出 | 1998.03. | 美國紐約 |
湖北省編鐘樂團在英國倫敦演出 | 1998.07. | 英國倫敦 |
《天·地·人》湖北編鐘樂團赴英演出 | 1998.08 | 英國倫敦 |
湖北省編鐘樂團在美國波斯頓演出 | 1998.10. | 美國波斯頓 |
"中國考古黃金時代展"展演 | 1999.09 | 美國華盛頓 |
龍騰鳳舞湖北出土先秦文物展 | 1999.04 | 美國聖迭戈 |
"中國福祉的期盼"學術交流 | 2000.10.--2000.11. | 德國科隆 |
職務 | 姓名 |
館所長 | 方勤 |
館所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館所長 | 萬全文 |
副館所長 | 孟華平、張藝軍 |
信息截止2015年2月 |
職務 | 姓名 | 備註 |
館長(負責人、所長) | 陳國釗 | 1953年3月16日--1954年4月);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1954年4月--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 1958年2月--1959年;湖北省文物管處處長 1959年--1973年;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1973年--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負責人 1963年1月--1982年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
譚維四 | 1982年--1985年;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 |
陳乃成 | 1987年--1989年;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兼黨委書記 | |
舒之梅 | 1989年--1997年;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兼黨委書記 | |
陳中行 |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 |
王紅星 | 2002年10月--2008年;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 |
黎朝斌 | 2008年--2010年;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長、湖北省博物館代理館長 | |
包東波 | 2010年--2013年;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
位置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
參觀時間
9:00—17:00(15:30停止入場),星期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乘車路線
乘14、108、402、411、552路公交到【省博物館】站下;
或乘605、712、777路到【黃鸝路】站下;乘軌道交通四號線在【東亭】站下沿黃鸝路步行900米即到
票價及限制
免費,每半個小時放500人入場,每天限制參觀人數為5000人(上午限制3500人,下午限制1500)。
最佳遊覽時間
武漢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春秋兩季,即3、4或9、10月。
2021年3月,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指導,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武漢旅遊體育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武漢十大景”。
2021年8月27日,隨著8月26日武漢全域均為低風險地區,為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同時更好地服務觀眾,湖北省博物館相關服務項目進行調整,當日發布公告稱,該館恢復編鐘樂團演出及人工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