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侮

詞語

禦侮,漢語辭彙。拼音,yù wǔ。意思是謂抵禦外侮。出自《孔叢子·論書》。

引證解釋


、謂抵禦侮。
《孔叢·論》:“吾,惡言於,非禦侮乎!”
《周·魏玄傳》:“灌瓜贈葯,雖愧昔賢;禦侮折衝,足駕烈。”
宋·胡銓《上高宗封事》:“有如虜騎長驅,尚能折衝禦侮乎!”
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誌銘》:“於戲!慨日朝鮮失守,而登州從此多事矣。讀大司馬節寰袁公撫登章奏,知老成禦侮,其綢繆定傾如此。”
鄒韜奮《經歷》三二:“我們要積極提倡民族統一戰線,來搶救我們的國家,要全國團結禦侮,一致對外。”
2、指武臣。
《詩·大雅·緜》:“予曰有禦侮。”
毛 傳:“武臣折衝曰禦侮。”
孔穎達 疏:“禦侮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是能扞禦侵侮,故曰禦侮也。”
《漢書·王莽傳中》:“故尚書令唐林為胥附,博士李充為犇走,諫大夫趙襄為先後,中郎將廉丹為禦侮,是為四友。”
《文選·任昉》:“且虛飾寵章,委成禦侮。”呂延濟註:“寵章,謂封侯也。禦侮,謂為驃騎。”
宋·蘇軾《賜王文郁銀絹獎諭敕書》:“汝以禦侮之才,當專城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