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沔鎮

重慶市合川區下轄鎮

小沔鎮,隸屬於重慶市合川區,地處合川區東部,東鄰三匯鎮,南接獅灘鎮,西與官渡鎮、淶灘鎮接壤,北與雙槐鎮相連,距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49.5千米,區域總面積63.03平方千米。

明朝時期,小沔鎮一帶始建小里場;1965年5月,由小沔公社析置小沔鎮。截至2018年末,小沔鎮戶籍人口為33107人。截至2020年6月,小沔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行政街9號。

2018年,小沔鎮有工業企業19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始建小里場。
清光緒二十年(1897年),小里場改名小溪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屬合州沔匯鄉。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立小沔鎮,屬合川縣第三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小沔鎮為小沔鄉。
1953年3月,由小沔鄉析設小沔鎮。
1958年9月,小沔鄉、小沔鎮、大沔鄉合併成立小沔公社。
1962年8月,由小沔公社析設大沔公社。
1965年5月,小沔公社析設小沔鎮。
1983年12月,改小沔公社為小沔鄉。
1984年4月,小沔鄉併入小沔鎮。
1993年12月,八角鄉併入小沔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小沔鎮下轄小河1個社區,李灣、橫樑、鼎罐、硝硐、金土、大井、道角、盛泉、斑竹、娑羅10個行政村;下設10個居民小組、5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小沔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小沔社區、鼎罐村、硝硐村、盛泉村、娑羅村、橫樑村、李灣村、斑竹村、大井村、金土村、道角村,鎮人民政府駐行政街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00117116001121小沔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17116200220鼎罐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01220硝硐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02220盛泉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06220娑羅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12220橫樑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13220李灣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14220斑竹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15220大井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16220金土村村民委員會
500117116217220道角村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小沔鎮地處合川區東部。
小沔鎮
小沔鎮

地形地貌

小沔鎮地處華鎣山麓以西的深丘地帶,地勢呈東高西低,海拔200—345米,平均海拔為272.5米;最高點位於盛泉村卿家院子,海拔411米;最低點位於道角村大沔場,海拔186米。

氣候

小沔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3℃,極端最低氣溫-3.5℃(1961年1月7日),極端最高氣溫42.6℃(2006年9月1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5.2℃;生長期年平均356天,無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長達327天,最短為24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92.5小時,年總輻射11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52天(一般為2月1日至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13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55天,最多達178天(1982年),最少為133天(1987年);最大雨量1752毫米(2007年),最少雨量749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8月最多。

水文

小沔鎮境內河道屬渠江水系;渠江從鼎罐村西北入境,呈自北向南轉西流向,在道角村大沔場西北出境,境內河道長9.54千米。

自然災害

小沔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雪災、雷擊等;旱災平均三年一遇;洪災年年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9月20日,洪峰水位219.1米,造成境內沿江的小河社區和李灣、金土、道角3個村被洪水淹沒,直接經濟損失736萬餘元。

自然資源


小沔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黏土礦、石灰石、頁岩等,分佈在以娑羅村為主的礦產資源開發帶,其中煤炭地質儲量155萬立方米,可采儲量為123萬立方米;自然資源主要有森林、礦泉水、河沙等。2011年,小沔鎮有耕地面積2.8萬畝,人均0.8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小沔鎮總人口3567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000人,城鎮化率25.2%;另有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778人,佔52.6%;女性16901人,佔47.4%;18歲以下5665人,佔15.9%;18—60歲22490人,佔63.0%;60歲以上7524人,佔21.1%;以漢族為主,達35483人,佔99.45%;有4個少數民族,共196人,佔0.55%。2011年,小沔鎮人口出生率9.92‰,人口死亡率5.75‰,人口自然增長率4.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5人。
2017年末,小沔鎮常住人口為29562人。
截至2018年末,小沔鎮戶籍人口為33107人。

經濟


綜述

2008年,小沔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3%;工業總產值為4730萬元,比2007年增長36.25%;固定資產投資3900萬元,比2007年增長5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56億元,比2007年增長35.9%;本級財政收入23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3元,比2007年增長19.7%;農民人均純收入4884元,比2007年增長18.3%。
2011年,小沔鎮財政總收入141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3.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91.2萬元,比2010年增長30%。2011年,小沔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728元。

農業

2011年,小沔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小沔鎮糧食作物以雜交水稻、小麥、花生、紅苕、豌豆、胡豆、洋芋、玉米、大豆等為主;糧食種植面積6.9萬畝,小沔鎮生產糧食1.5萬噸,人均423.2千克。小沔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花生、無公害蔬菜(瓠瓜、絲瓜、芋頭、辣椒)、粉葛、蠶桑等。2011年,小沔鎮“二金條”海椒1000畝,無公害蔬菜總面積8500畝,分佈在李灣村的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1200畝,大村的粉葛種植基地300畝,盛泉村的花生種植基地3000畝,李灣村秋菜種植示範片200畝。小沔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小沔鎮生豬飼養量2.1萬頭,年末存欄0.4萬頭;羊飼養量0.12萬隻,年末存欄0.01萬隻;家禽年飼養量7.5萬羽。2011年,小沔鎮生產肉類720噸;畜牧業總產值8930萬元。2011年,小沔鎮水果種植面積8760萬畝,產量4380噸,主要品種有紅橘、廣柑、桃。

工業

小沔鎮工業以煤炭、建築材料、農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小沔鎮工業總產值為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2.3%。2011年,小沔鎮有工業企業6家,職工200人。

商貿

2011年末,小沔鎮有商業網點43個,職工517人。2011年,小沔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8億元,比2010年增長17.5%;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億元。

金融

2011年末,小沔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為1.8億元,比2010年增長14.7%;各項貸款餘額310萬元,比2010年減少26.7%。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小沔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00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4所,在校生7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50人,專任教師33人;高中1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小沔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87.5元,比2010年增17.3%;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6.6%,比2010年增長15%。

科技

2011年末,小沔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0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79人,經營管理人才29人。

文體

2011年末,小沔鎮有文化站1個,藏書5萬餘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0處,農家書屋1個,藏書30餘萬冊;有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0人。2011年末,小沔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籃球場14個,乒乓球台35張,400米標準跑道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2011年末,小沔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1萬戶,入戶率78.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小沔鎮有各級各類衛生醫療機構11個,其中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10個;有床位110張,固定資產總值14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3名,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26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小沔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39萬人次。小沔鎮重點醫院有小中心衛生院。2011年,小沔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30.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0.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1.2/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小沔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6057戶,人數10592人,支出144.7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137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77戶,人數12867人,支出103.23萬元,比2010年增長12%,月人均81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15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20人,支出174.3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醫療救助18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20人次,共支出19.9萬元,比2010年增長3%;農村臨時救濟50人次,支出25萬元,比2010年增長6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2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7%;敬老院1家,床位32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2人;有社區服務設施5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32%。

交通


小沔鎮境內有大件路、鹽三路、小正路3條公路幹線交會,村村已通公路。

文化


● 地名由來
小沔鎮原名小里,當地文人借用古詩“沔彼流水,朝宗於海”之說,將“里”字改為“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