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4條詞條名為永安鎮的結果 展開
永安鎮
四川省通江縣永安鎮
永安鎮隸屬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位於縣城東北部,距離縣城43公里處,與7個鄉鎮毗鄰。全鎮幅員面積110.19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86個村民小組。境內S302國道線橫穿其境16公里;通村公路16條,通車里程達115公里。
鎮域經濟以糧食、畜牧、茶葉和勞務為主。境內有國營火天崗茶場5400畝,股份制華家坪茶場3600畝。境內有紅軍遺址600餘處,其中紅軍工廠32處,紅軍醫院4處,彭楊學校一處,紅軍石刻標語多處。漢代文化遺址70餘處,其中得漢城村漢代城門4座,石刻標語42幅。是通江縣有名的古文化鎮、紅軍文化鎮、民俗文化鎮和茶文化鎮。
永安鎮[四川省通江縣永安鎮]
1938年(民國27年)將苦草壩更名為永安,取永保安寧之意而得名。
1958年改人民公社。
1984年復鄉。
2001年4月改鄉為鎮。
2005年5月撤鄉並鎮時,將原碧溪鄉併入永安鎮。
2005年6月1日原碧溪鄉正式掛牌永安鎮人民政府。
永安鎮下轄,2個社區,苦草壩社區、碧溪街道社區。16個行政村,得漢城村、擂鼓城村、龍漢埡村、舊縣坪村、何家溝村、鄭家營村、孫家坪村、羅家壩村、羅坪村、縣壩村、小坪村、碧溪坡村、黑潭岩村、火天崗村、石廟子村、岳家坡村,86個村民小組。
永安鎮位於四川東北部、通江縣城東北部,沿大通江河溯流而上,通鐵幹線(S302省道)46公里處,東經107°22′、北緯32°22′。東鄰泥溪鄉、勝利鄉,南接沙溪鎮、文勝鄉,西接青浴鄉、煙溪鄉,北接沙坪鄉、泥溪鄉。
地勢為山區山地地形,二條河流,數條溪溝縱橫交錯,呈三山夾兩谷“的地形。地貌主要以坡地和小台地為主呈東南高西北低,海拔420至1200米。
鎮境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6.7℃,較歷年平均氣溫16.6℃偏高0.1℃;年極端最高氣溫38.4℃,較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0.4℃偏低2.0℃,年極端最低氣溫—1.1℃,較歷年最低氣溫—6.2℃偏高5.1℃;年總降水量1399.2mm;年日照時數1299.2小時,較歷年平均1370.1小時偏少5.2%。
山林資源及水資源豐富,砂礦資源豐富,耕地面積12950畝,其中田8526畝,森林覆蓋率63%。
鎮域經濟以糧食、畜牧、茶葉和勞務為主。糧食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紅苕為主;養殖業以生豬、牛、羊、家禽為主。
永安鎮[四川省通江縣永安鎮]
永安鎮茶葉
通村公路16條,實現全面通達,其中8個村村道公路已實施了硬化通暢工程,全鎮通車里程達115公里。
農戶通電率100%;通自來水63%;電視收視率100%;電話普及率20部/百人。建有移動站5個、聯通站4個、信號覆蓋率100%。16個村、2個社區全都建立了農家書屋;境內2009年完成龍漢埡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80戶326人的飲水難問題,建取水池2口,供水池2口,安裝管道6000餘米。實施並完成了碧溪社區2100人飲水安全工程,安裝大型供水管道4000多米,建集中供水池1處,場鎮居民已吃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完成了舊縣坪村1200人的集中供水站建設,安裝下戶管道15000餘米,配套設施俱全。實施紅層找水,打井391口,解決1956人飲水問題,其中小坪村234口、羅坪村65口、碧溪坡村92口。
境內有完中通江縣永安中學1所、完小通江縣永安小學、碧溪小學2所、幼兒園4所,常年在校學生46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村村有醫療衛生站,鎮中心衛生院1個。2014年永安鎮中心衛生院建設自助健康檢測室,檢測室內配置了身高體重測量儀、全自動血壓檢測儀、血糖測試儀、心電圖機、人體成分分析儀等多項自助式儀器設備,免費提供身高、體重、血壓、血糖、心電圖等檢測項目,農民可根據自身檢查需求自動完成所需檢測,即時拿到自動列印的檢測報告單,不出鎮就可得到健康服務。
得漢城南門
城坡里大門
得漢城,因秦末漢高祖劉邦囤糧練兵、滅楚建漢而得名。其地勢獨特,三面環水,四圍如切,形似金龜,地勢險要,自古就有“天鑄銅城”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2011年7月,永安鎮黨委、政府為保護和開發紅色資源,精心製作了宣傳紅色文化專題片《紅色川陝第一區》,在鎮、縣和市級電視台進行了播放,並在對外宣傳網上進行了登錄,引起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9月22日,中央電視7台攝製組來我鎮拍攝紅軍故地,為建設紅色永安開闢了輿論先導。
2021年,通江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永安鎮人口為145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