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鎮

重慶市奉節縣永安鎮

永安鎮位於翟塘峽西口,東連白帝城,西接朱衣鎮清水村,北臨白帝鎮高家村,南面長江,是奉節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縣城、優秀旅遊城市。它於2006年成為全縣唯一一個重慶市科普示範鄉鎮,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它也是三峽移民大鎮,於2007年移民搬遷圓滿完成。它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適宜的人居環境、鮮明的區位優勢,綜合實力位居全縣第一。

概況


永安鎮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東與白帝鎮白帝村接界,西接朱衣鎮清水村,北臨白帝鎮高家村,南面長江。面積31.8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區6.8平方千米;人口近1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近8720人。轄朝陽、明良、新竹、竹枝、香山、康寧、茶店、明月、步雲、魚復10個社區,白帝、金盆2個行政村,165個居民小組。鎮政府駐長安街1號。
境內長江設有港口、客貨碼頭,省道奉(節)(巫)溪和奉(節)恩(施)、奉(節)利(川)、奉(節)雲(陽)、奉(節)巫(山)公路在此交會。永安宮、諸葛亮八陣圖為三國文化遺址。為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鎮,老縣城整體淹沒;自1997年至2003年,城市居民逐步從老縣城搬遷到三馬山、寶塔坪落戶。全鎮共搬遷農村移民38537人,城市居民34041人,其中遷往浙江、福建等地653戶2665人。
[郵編]404600 [代碼]500236116:~001朝陽社區 ~002明良社區 ~003新竹社區 ~004竹枝社區 ~005香山社區 ~006康寧社區 ~007茶店社區 ~008明月社區 ~009步雲社區 ~010魚復社區 ~200白帝村 ~201金盆村

沿革


為歷代府、州、縣治所。明、清屬北岸永里,1925年置永安鎮,1951年改城關鎮,1981年更名永安鎮。面積14.8平方千米,人口5.8萬,轄十里、桂井、白馬、茶店、校場、窯灣6個行政村和大菜園、北龍橋、大東門、考棚街、中華路、縣政路、小箭道、大南門、大西門、大橋10個居委會。
2003年,將新城鄉的金盆村、萬年村、森林村一組和白帝鎮的瞿塘村、白帝村、關廟村及萬勝鄉的三台村、清水村的五、六、七、十五、十六組匡家溝以東等區域劃歸永安鎮管轄。調整后,永安鎮面積34.49平方千米,總人口10.288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83人,轄9個社區,2個村委會。2004年,永安鎮轄2個村委會,10個社區,面積31.8平方千米,總人口114922人,政府駐地在朝陽社區(長安街)。
附:白帝城風景區位於奉節縣城東部,長江三峽西首。面積53.7平方千米,人口37125人。代管永安鎮和白帝鎮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管委會駐地永安鎮巴原街,距縣城10千米。海拔175米-1200米。長江黃金水道、萬宜高速公路、渝巴公路橫貫境內,有寶塔坪旅遊碼頭是長江中上游最具現代化的碼頭。
漢朝曾在此設魚復縣,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商貿物資集散地。2002年6月,奉節縣委、縣政府為推動全縣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搞好移民搬遷,建設長江三峽旅遊後勤服務基地,批准設立魚復文化旅遊移民開發區;2004年10月,更名為白帝城風景區。
白帝城風景區以旅遊、生態農業為主導產業。有白帝城、水旱八陣、杜甫草堂、唐城、宋城、依斗門、夔門古象館、風雨廊橋,赤甲山、白鹽山、夔門、天鵝湖等景點,其中,白帝城景區為AAAA級風景名勝區,天鵝湖景區為AA級風景名勝區。

地理


永安鎮位於享譽中外的長江三峽——瞿塘峽西口。東連馳名中外的白帝城,與白帝鎮白帝村接界,西接朱衣鎮清水村,北臨白帝鎮高家村,南面長江。轄區幅員面積31.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6.8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行政村, 16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近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近9000人。是奉節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所在地,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縣城、優秀旅遊城市。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鎮委、鎮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突出發展主題,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綜合實力位居全縣第一,近幾年度綜合目標考評均為全縣一等獎。2003年,被確定為重慶市經濟百強鎮。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7.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1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91元。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鎮域經濟格局基本形成,現有民營企業403家,非公有制大戶69戶,個體工商戶6317戶,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達16.7億元。以科技為支撐,以城郊為優勢,大力發展“臍橙、畜禽、商品菜”三大產業,農村經濟發展成績斐然,2006年成為全縣唯一一個重慶市科普示範鄉鎮,在2005年“中國·奉節臍橙展示會”上,永安鎮郭輝選送的臍橙因果大平正喜獲“臍橙王”稱號。
移民搬遷圓滿完成。永安鎮是三峽移民大鎮,修建三峽電站,工礦企業20多家,其中遷往浙江、福建等地653戶2665人。截止2007年,全鎮一至四期移民全部搬遷安置完畢,確保了三峽水庫按期蓄水。
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三國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中外。早年,劉備夷陵之戰后敗退白帝城,好在諸葛亮早就設水八陣、旱八陣,才留住巴蜀國三分之一江山。劉備因此一蹶不振,託孤永安宮,其夫甘夫人墓葬奉節老城。詩城文化韻味濃厚。夔門雄峙,瞿塘幽深,環山皆秀,勝跡處處,杜甫、李白、孟郊、白居易、劉禹錫、李賀、蘇軾、蘇轍、王十朋、范成大、陸遊、楊慎、沈慶、王士禎、張問陶等眾多著名詩人在此留下千古詩句,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人居環境逐年攀升。永安鎮屬中亞熱帶氣候,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四季分明。城區依山傍水,樓房組團建設,蓮花盛開,環境優美。有8所完全小學,重慶市示範幼兒園1所,重慶市重點中學2所,並引來重慶巴蜀中學,重慶八中等名校來本鎮落戶辦分校。有三甲縣人民醫院等醫療衛生單位20多家,為市民入學、就醫提高了良好的條件。2004年,創建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重慶市優秀園林小城鎮,2005年,成功創建為重慶市衛生縣城,2007年,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縣城。目前,鎮委、鎮政府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為目的,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塑“江城門戶”,開展“三創一保”城市品牌創建。在鞏固保持國家衛生縣城的基礎上,力爭2009年創建重慶市山水園林城市,2010年創建為重慶市文明城市,2012年創建為國家生態示範區,最終建成高峽平湖中的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
區位優勢日趨凸顯。水陸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有長江黃金水道,萬宜、奉溪高速公路。向東經萬宜高速公路直達巫山、通往宜昌,向西經萬宜高速公路直達萬洲、通往重慶、成都,向南經奉節長江大橋直達湖北恩施、通往湖南,向北經奉溪高速公路直達巫溪、通往陝西。溯長江而上經萬洲到重慶,順江而下抵武漢、南京、上海,是湘、鄂、渝、陝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永安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79487
39781
39706
家庭戶戶數25321
家庭戶總人口(總)76420
家庭戶男37767
家庭戶女38653
0-14歲(總)17882
0-14歲男9449
0-14歲女8433
15-64歲(總)56295
15-64歲男27762
15-64歲女28533
65歲及以上(總)5310
65歲及以上男2570
65歲及以上女274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6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