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
奇蹄目貘科動物
貘(學名:Tapiridae、Tapirus):貘科僅1屬5種。分佈於東南亞(1種)和南美洲(4種)。現存最原始的奇蹄類,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游泳和潛水,植食性。
貘
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100萬年前到1萬年前之間廣泛生存溫暖潮濕的環境,在中國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大約1萬年前滅絕。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亞洲貘外,貘的其他物種還只剩下四種,其他的已經全部滅絕。
典籍
中國古代對貘的別稱。見《爾雅》、《雅》、《本草綱目》、白居易《貘屏贊》、《東周列國志》、《說文》、《南中志》、《舊唐書》、司馬相如《上林賦》、《雷波縣誌》、《酉陽直柰州總志》、《竹山縣誌》、《長陽縣誌》等。
中國古籍《山海經》中沒有“貘”的記載,而是記載了一種名為“猛豹”的動物,清代學者郝懿行在其所著《山海經箋疏》中認為“猛豹即貘豹”。原文如下:《山海經·西山經》:“獸多猛豹。”《山海經箋疏·西山經》:“猛豹即貘豹也,貘豹、猛豹聲近而轉。”由此可以看出,《山海經》中並沒有記載名為“貘”的動物,更沒有記載此種動物食夢的內容。而網上流傳的來自《山海經》的那些關於貘的文字,是現代人臆造,非《山海經》中原文。
神話傳說
而在日本傳說里叫做"貘"的神獸,則被描述為在每一個天空被灑滿朦朧月色的夜晚,他從幽深的森林裡啟程,來到人們居住的地方,吸食人們的夢。他不會害怕在吃夢的時候吵醒熟睡著的人們,因為他生性膽怯,在夜色中,只會發出輕輕的像是搖籃曲一樣的叫聲。於是人們在這樣的聲音相伴下越睡越沉,貘便把人們的夢慢慢地,一個接著一個地收入囊中。貘在吃完人們的夢之後,便又悄悄地返回到叢林中,繼續他神秘的生活。
定名談起
“貘尊”定名談起
1974至1975年間,在陝西寶雞市西周早期茹家莊2號墓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青銅器。此器形狀似羊非羊,似豬非豬,
體態肥滿,大圓耳,兩目圓睜,長吻前伸,腹部微垂,4個獸蹄樣的足較短,尾巴短小捲曲,器體中空,背部開方口,上有四角橢圓方蓋。蓋上立一虎,虎頭前伸,雙目直視。兩耳、兩肩胛和后臀上均飾圓渦形捲曲獸體紋。此器通高18.6厘米,通長30.8厘米,重3.25公斤,出土時同一銅盤相配,應是一套盥洗器,而不是酒尊。考古學家對此器的定名一直把握不準,初時因觀其似羊,故起名“羊尊”,並一直延續此稱謂,一些出版物上也都採用此名。直到1993年春,當時的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到寶雞考察,經過仔細觀察、反覆琢磨,認為還是定名為“貘尊”好。在這之後,一些有關青銅器的書如《中國青銅器》、《中國青銅器全集》都採用此說。
古書記載
中國古代對大熊貓的別稱。
見《爾雅》、《雅》、《本草綱目》、白居易《貘屏贊》、《東周列國志》、《說文》、《南中志》、《舊唐書》、司馬相如《上林賦》、《雷波縣誌》、《酉陽直柰(nai)州總志》、《竹山縣誌》、《長陽縣誌》等。
貘屏贊
白居易的作品《貘屏贊》(長慶三年,約莫公元八二三年,附錄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谷中。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按山海經,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為贊曰:
邈哉其獸,生於南國。其名曰貘,非鐵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劍戟省用,銅鐵羨溢。貘當是時,飽食終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鑠鐵為兵,范銅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茲。何山不(音:產)?何谷不隳?銖銅寸鐵,罔有孓遺。悲哉彼貘,無乃餒爾。嗚呼!匪貘之悲,惟時之悲!
貘
世界上的奇蹄目貘科總共有4個種類:東南亞的亞洲貘,中美的中美貘,南美的低地貘、山貘和卡波馬尼貘。其中亞洲貘體型較大,身體黑白兩色,易於辨認。美洲的3種貘均體色比較單一,體型多小於亞洲貘。中美貘分佈於墨西哥到哥倫比亞之間,體型較大,是拉丁美洲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低地貘分佈於南美洲廣大地區,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現存貘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山貘分佈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北部,體型小,毛長而略捲曲,比較適應山區的寒冷環境。亞洲和美洲的貘雖然成貘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卻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
貘的體色在美洲是因種而異的。其中南美貘的體色幾乎都是深棕色,頸部和頭冠上生有短而直的鬣毛,幼獸的身上有花斑,只是長大后慢慢消退了。它分佈的範圍很廣泛,北起南美洲北部,南至巴西南部、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均可見到;山貘是貘中最小和最好看的一種,全身長有捲曲的黑色長毛,但沒有南美貘那樣的鬣,主要見於哥倫比亞中部和厄瓜多的森林地區。貝氏貘又叫中美貘,主要見於巴拿馬運河一帶,體色為棕黑色,頭頸部也有鬣,只是在耳尖、面頰及額的下部為白色。望去黑白分明,討人喜歡。
貘也有厚皮,其上生有稀疏而短的細毛。亞洲與美洲的貘雖然成貘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貘已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
是喜水的動物,從不離開森林的水邊,常常呆在水中或泥中,一來為了逃避敵人,二來為了冷卻身體,在水裡游泳時可以將長鼻子伸出水面來進行呼吸。在陸地上活動也很敏捷,善於奔跑、爬山、滑坡等,走路時鼻吻部幾乎貼著地面。性情孤僻,大多獨自在林中遊逛,偶而也有2-3隻在一起的小群。不喜歡強光的刺激,只能夜間出來活動,白天則躲在陰暗的地方休息。視覺較差,但聽覺和嗅覺十分靈敏。
在野外主要靠嗅覺覓食,以多汁植物的嫩枝、樹葉、野果,特別是水生植物為主要食物,能巧妙地運用它的長鼻子來卷摘食物,每天要吃9千克左右食物。牙齒非常堅硬,能夠咬斷粗硬的樹枝,臼齒的咀嚼面很寬,就像磨盤一樣,很適合於磨碎食物,即使纖維粗硬的枝葉,也能磨得粉碎。
貘
貘多半是獨居或成對生活,不喜群居。它們在森林中的空地上覓食,也常在水池裡打滾以殺死皮膚上的寄生蟲。
貘也有皮厚,其上生有稀疏而短的細毛。亞洲和美洲的貘雖然成貘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卻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貘現在已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
貘沒有固定的繁殖期,求偶時成對活動一段時間,交配之前雄獸和雌獸常常在一起團團打轉,互相啃咬,發出像鳥鳴一樣的各種聲音。交配在水中或陸上均可進行,然後雄獸便與雌獸分離。雌獸的懷孕期為392-419天,每胎產1仔,偶而產2仔。初生的幼仔體重為8-10千克,全身為深褐色,並且有許多黃色的斑點和條紋,在陽光下的叢林中形成了很好的保護色,以後逐漸腿去,6個月後完全消失。幼仔生下不久便可隨雌獸活動,不時地停下來吸奶,每天體重能長0.5千克左右。待雌獸奶水干竭后,幼仔便開始吃樹葉和青草,逐漸適應獨立生活,4-5歲時性成熟。壽命為20-25年。
馬來貘 | 亞洲貘(學名:Tapirusindicus): 為中大型哺乳動物,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一般而言,亞洲貘體長為1.8至2.2米之間,站立高度有90至105公分高,成體一般重量約在230至310公斤之間;雌性的馬來貘通常比雄性的體型來得大,身體渾圓可愛,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後段有如穿著肚兜、包著尿布的白色體毛外,其它部位皆呈黑色。小貘出生時,身體有條紋狀的保護色、棕毛。其貌“似豬不是豬、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古書稱之“四不像”。亞洲貘分佈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蘇門答臘、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 |
馬來貘 | 低地貘(學名:Tapirus terrestris) 是南美洲是最大的野生陸地動物。呈深褐色,由頭頂至頸背有一道短而直立的鬃毛。它們體長達1.8-2.5米,尾巴長5-10厘米,重230千克。肩高達77-108厘米。能游善跑,就算在崎嶇的山地也能奔走自如。它們的壽命約25-30歲。草食性。它們利用靈活的吻,來吃葉子、芽、嫩枝及細小的樹枝。分佈地北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及蓋亞那,南至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西至玻利維亞、秘魯及厄瓜多。 |
山貘 | 山貘(學名:Tapirus pinchaque): 體長180厘米,肩高:75-80厘米,體重150千克。身體大部分長有棕色至黑色的長毛,唇部四周為白色。成年山貘臀部有兩塊無毛區域。成年貘體長約1.8米,高0.8米,重150~230公斤。幼年貘身體帶有偽裝性質的條紋。主要棲息於海拔1400~47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灌木、蕨類等植物為食。是現存四種貘中最小的一種,棲息於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秘魯北部的安第斯山脈地區。 |
中美貘 | 中美貘(學名:Tapirus bairdii): 體長通常為2米,身高1.1米,成年中美貘的體重在220-300公斤。與其他的貘一樣,它們的鼻子較長,可以靈活伸縮。前肢為四趾,後肢為三趾。臉部、喉部有一塊乳白色印記,面頰上則各有一個暗點。身體的其他部分則為深褐色或灰褐色。是三種美洲貘中體型最大的,也是墨西哥到南美地區所見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 |
卡波馬尼貘 | 卡波馬尼貘(學名:Tapirus kabomani): 又名小黑貘。是2013年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發現的一種貘,與低地貘(Tapirusterrestris)相似但小很多。是貘科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平均體重約105千克,體長1.2米,肩高90厘米,四肢比所有的貘種短。體色黝黑,軀體粗壯笨重,皮膚厚韌,毛被稀少;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縮;耳中等大小,卵圓形;尾極短;有1對乳頭。體型似於豬,體被硬毛,有可以伸縮短鼻,它還具有較短的腿,頭骨明顯,有一道鬃毛在頭頂形成不太突出的波峰。 |
貘
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距今100萬年到1萬年之間廣泛生存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1萬年前滅絕。目前,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
歷史上,貴州境內曾有大量的貘生存,但貴州省博物館僅館藏少量的貘化石。貴州省考古專家曹波說,巨貘化石的出土對史前考古的斷代提供了重要佐證,對古代氣候和地理環境的研究有較大價值。
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