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面

一根面

一根面又稱長根面、長久面。是宋、元、明、清時期四川成都黃龍溪古鎮著名的漢族特色傳統名小吃,黃龍溪地處平原,鹿溪河與錦江交匯穿鎮而過,地肥水美,盛產小麥,每到逢年過節辦喜事時,黃龍溪人就會用麥心粉製作一根面,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一根面,古時候沒有機器,一般都是手工製作。

吃法介紹


一根面的特色在於“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鍋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長有多長”麵條滑爽、柔韌彈牙、越嚼越有越有嚼頭。一根面的精髓在於吃的是麵條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調料的味道。即使不加臊子(面鹵),味道也是鮮美無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講究:必須夾住一根長面從頭吃到尾,如果大夾大夾的往嘴裡塞,是絕對品不出味道的。
一根面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吃法!過生日時吃一根面加兩個蛋寓意長命百歲,一根面加三個蛋表示千秋長壽,一根面加四個蛋祝福萬壽無疆。婚嫁喜事時新郎新娘必須吃上一根長面,而且是新郎新娘分別從一根長面的兩端向中間吃,直吃到嘴對嘴合二為一。寓意長長久久、百年好合!兒女出遠門時,媽媽做上一根長面,祈禱兒女一路平安。正月里來吃上一根長面,從頭吃到尾,預示全年一順百順!冬天吃熱面,夏天吃涼麵

製作方法


由於黃龍溪一根面製作工藝相當複雜,隨著機械制面逐步取代手工,曾經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根面幾近失傳!位於仿清街尾的一戶劉姓人家能完整地製作”黃龍溪一根面“,每到雙休日和節假日都是門庭若市、座無虛席。甚至要等很久才能吃上一根面。據說一根面製作從和面到面下鍋總共需要十幾道工序,歷時十多個小時!首先將適量的麵粉加入少量的食用鹽,再用65度的溫熱水和面一小時左右,和好面以後再揉上半小時,再醒半小時,如此反覆7、8次,麵糰就基本製作好了,麵糰做好之後開始搓條,從胳膊粗的粗條一直不停地搓,一直搓到手指頭粗細,然後再一圈一圈盤在圓盤裡,蓋上濕布,醒上4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下鍋了,下鍋時由面藝師捏住一根面的一頭遠距離的拋入鍋中煮熟就像猛龍過江般,一時間龍飛鳳舞的,甚是好看!

特色


一根面在風中招搖
一根面在風中招搖
只有一根
“一根面”的特色在於“一鍋裡面只有一根面,一根面能裝一碗,一根面想要多長有多長”。
2017年10月28日,重陽節。河南南陽一挂面企業為99名長壽老人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根長達3048.32米的長壽麵,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長的麵條”。這根面經過三名廚師的努力、歷時24.5個小時、使用40公斤麵粉成功做出。
2018年8月43日,在大同麵食節上,山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的師生十人接力拉出了5000米的一根面。
細滑柔軟
據拉麵師傅說,拉出的面長達八米,但只有一碗面的分量,可見這“一根面”是多麼細滑柔軟。

觀賞性強

面點師離鍋大概一步之遙,左手從油盆里抽出盤好的麵條。大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右手輕輕抽出,把指頭般粗細的麵條再抻拉延展,細長的麵條在空中猶如龍飛鳳舞,綿延起伏,落入水中,令人嘆為觀止。
四川黃龍溪景區的拉麵小哥田波為了拯救麵館生意,想到一個很有創意的法子。那就是在拉麵時,一邊跟著音樂律動旋轉跳躍,一邊甩動著手中的面,用妖嬈的動作,嫵媚的眼神,銷魂的舞姿,吸引了遊客進店消費。憑藉純熟的拉麵技巧,浮誇的動作表演,拉麵哥帶火了整個麵館,自己也成了網紅。很多網友不遠千里,只為了看看他的表演,吃一碗拉麵。

榮譽


獎牌
獎牌
在2011年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美食節小吃爭霸賽上,黃龍溪古鎮的“一根面”力壓群雄、技壓群芳,在來自全世界的美食高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美食節小吃爭霸賽總冠軍!
2012年3月14日,黃龍溪一根面在眾多古鎮美食評選中當選“中國天府古鎮美食”排名第一。
第九屆中國國際美食節最高獎項“金辣椒獎”
第九屆中國國際美食節最高獎項“金辣椒獎”
2012年9月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美食旅遊節民間美食評比大賽,黃龍溪古鎮的“一根面”經過海選、初賽、複賽、總決賽,最終獲得本屆最高獎項“金辣椒獎”並獲得價值萬元的純金打造的金辣椒獎盃。

各地特色


山西一根面
一根面,是山西的一種花樣麵食,起源於山西平定、太原一帶,是當地常見的麵食品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它又被稱為“油拉麵”或“水拉麵”,則是因為按照和面方法,揣勻、揉光、餳好后,晃(或搓)成指頭粗的長條,刷勻油后一圈一圈地整齊盤列在冷水(或油盆)里。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一根面
一根面又稱長壽麵,長久面等。是宋、元、明、清時期四川成都黃龍溪古鎮著名的漢族傳統名小吃。在清朝末期就幾乎失傳了。
在黃龍溪古鎮景區的邀請下,2011年2月1日,劉建國研製“一根面”成功,到黃龍溪開店。 2011年,黃龍溪古鎮的“一根面”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美食節小吃爭霸賽總冠軍。從此,名聲鵲起。後來一根面逐漸成為黃龍溪古鎮的名片。
浙江浦江一根面
一根面,又稱長壽麵,俗呼“麥繩”,是浦江北部山區潘周家村人獨創的麥粉食品。以其長、細、韌、滑且具養胃健脾等食療功能而享譽四方。村人製作麥繩可上溯至南宋,迄今已有600餘年。這一帶流傳著“討親夜茶一股面”、“吃長壽麵長命百歲”的民諺。
潘周家村因“一根面”而聞名遐邇。2007年以來,該村先後被縣、市、省三級人民政府分別命名為“手工面專業村”、“市級一村一品特色村”和“省級一村一品旅遊特色村”;“一根面”商標被評定為“金華市著名商標”。2009年,“一根面”被列入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雲南巍山一根面
巍山一根面,又稱扯扯麵、長壽麵,是傳統的巍山民間小吃。
說起一根面的來歷,據說還是與茶馬古道與馬幫有關。當年的巍山大馬幫走南闖北,馬幫中一個機敏的小伙悄悄將拉麵的製作方法記在心上,帶回了家鄉。地道的拉麵手藝,再加上本地新鮮的蔬菜臘肉火腿炒制的帽子,巍山拉麵,既保留了北方拉麵的勁道順滑,又有了自己獨特的鮮香。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都要做這樣的拉麵來吃,寓意老人長壽,家中子孫綿延,幸福不斷,好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