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雄

陳萬雄

陳萬雄博士,香港著名出版人,生於1948年,廣東東莞人,1980年入職商務印書館(香港),現任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商務印書館(香港)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商務印書館電子商貿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30年來積極推動香港出版業現代化、電腦化和數碼化發展。又曾出任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學院董事會主席、嶺南學院(香港)校友會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香港出版總會會長等公職。2003年榮膺第十五屆『香港印製大獎』之傑出成就大獎。200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

個人簡介


陳萬雄
陳萬雄
陳萬雄,太平紳士,生於1948,廣東東莞人,香港著名出版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總裁。曾長期擔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一九七三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一九七五年獲中大研究院哲學碩士,一九八零年修畢日本廣島大學博士課程,一九八九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二零零七年獲香港科技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出版工作之外,陳先生一直從事學術研究,主攻中國近代思想史和中國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一九九二年;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九七年)、《歷史與文化的穿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零零零年)。

成就與榮譽


成就

陳萬雄
陳萬雄
學術研究方面,陳先生主攻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歷史與文化穿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在出版上,不斷開拓中文出版新發展,策劃多套大型出版項目,如《故宮全集》、《中國地域文化大系》、《中國本草圖錄》、《敦煌石窟全集》、《中華文明傳真》;在電子出版上,其領導的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附屬公司)是香港中文出版界率先成立的多媒體出版公司。從九十年代早期至今,已出版了多項著名的電子出版物,包括《紫禁城CD-I》、《漢語大詞典》光盤、《香港郵票》光盤等,並嬴取了多個國際獎項。自九十年代中,開拓推動數碼電子出版。

榮譽

陳萬雄
陳萬雄
曾任公職包括:香港出版學會會長、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版權審裁處成員。現任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主席、香港出版總會會長、香港出版學會執行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事務顧問(歷史)。2002年獲選為香港出版學會會士。2003年榮獲香港印製大獎之傑出成就大獎。200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

營商理念


在陳萬雄的眼裡看為,他出版的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書所承擔的文化力量。每一本他所出版的書,他都十分地注重把好質量關,要的就是好書。
盈利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根基。但陳萬雄認為,一個像商務出版社的那麼大的出版社,盈利並不是以一本書,而是以整盤生意來計算的,不要因為市場而拒絕一些十分具有社會價值的書。“有些學術著作,我是真的虧本也會推出的。”可見,陳萬雄在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學歷史出生的陳萬雄,以其深厚的史學底蘊和敏感的歷史觸角,觸摸到了出版社的商業脈搏。
陳萬雄
陳萬雄
以史為鑒,陳萬雄看到了出版社發展的趨勢,實際行動也迅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在經營聯合集團的同時,他敏銳地感覺到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悄然地發生改變,“我們這一代,屬於傳統圖書經營和出版者的最後一代人。從過去十多年來看,新科技已在圖書出版業大範圍內應用。”2004年,集團開發出多種出版軟體;2005年,引入獲得美國專利技術的電子翻頁技術;2006年,獲得政府教育基金資助,準備在未來兩年內開發一個面向香港中學生的電子書圖書館。香港聯合集團的電子出版業務已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經典語錄


陳萬雄
陳萬雄
經營、管理、做人、做生意,都是一種智慧,智慧是要從人文學里吸收的。

外界評價


陳萬雄
陳萬雄
陳萬雄有鑒於「中國人越來越多,但人物越來越少」,記錄他親炙沈從文啟功、牟潤孫等學者接受熏陶的諸多大家的風範。創立香港新亞書院的國學大師錢穆,曾在他晚年最後一堂課中說過:「不要一筆抹殺、全盤否定自己的文化。做人要從歷史里探求本源,要在時代的變遷中肩負起維護中國歷史文化的責任。」然而,錢穆已去世多年,當大家為沒有人繼承錢老先生的思想嘆息和擔憂之時,陳萬雄默默地完成雜文集《讀人與讀世》,教人們讀道統之典範,讓潛德之幽光得以弘揚,使錢老先生的理念不致於無以為繼。《讀人與讀世》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刻劃一批陳萬雄在編輯生涯中遇到的文化學者,包括沈從文、啟功、王力等的大家風範。中篇主要描寫他在新亞書院求學時期遇到的恩師,怎樣啟發他的承教之心。下篇則以「歷史雜說」為題,闡述了他對史學大家們的尊敬之心,並收錄他為一些書籍撰寫的序言。中國在現代化的轉型中,飽受西方文化衝擊,社會道德價值觀迷失。陳萬雄正想用文章細導人心,「中國人越來越多,但人物越來越少」,他又覺得書中描寫的道德典範,即使沒有為道德而捨身取義,但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很值得我們欣賞。把這些道德典範事迹記下來,最少可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紀錄,即使現時、甚至下一代的人做不到也好,都可「發潛德之幽光」,讓年輕一輩發現社會上曾有過這些人物,做過一些好人好事。陳萬雄之所以能保持著對理想主義的追求,是因為他有感自己受恩於新亞書院,並驅使他選擇學術研究作為終身職業。同樣是新亞書院畢業生,又視一生承教為己任的盧瑋鑾(小思),表示看完這本書後很感觸,認為書中提及的道統承傳,正正反映新亞精神的薪火相傳。小思還感慨地道:「近幾年,很難得有人講道統承傳。我對書中談及的老師十分熟悉,當陳先生寫牟潤孫老師,我看得流下眼淚,因為這種師道,現在很難找到。」雖然承傳道統的師道難尋,但陳萬雄認為年輕人對文化的傳承責無旁貸。中國於十九世紀末曾面對「亡國滅種」危機,到了今天,年輕人除了擔當專業人士之外,作為國家民族中的知識份子,應該要關心國家文化。「假如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開始)是中國開始衰弱的時候,而中國要成為一個現代化及先進的國家,我假設起碼要二百年,即是二零四零年。那 中國要於三十年後成為文化先進的國家,這數十年就是年輕人的天下。因此這是一個讓時代充分發展、令中國人充分認識世界文化的機會。」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從前知識份子愛討論的「中西文化衝突其實早已不存在」,最重要的反而是從不同文化中取長補短:「我相信沒有人認為傳統文化不重要,或是認為接受先進文化的不重要,現時不需爭論這些,問題是如何實踐。中國文化就是面臨這樣的狀況,年輕人能遇到這個機會,將是最好的一代人。」陳萬雄「不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的樂觀態度,也迎來中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興起「文化熱」,及近年興起「國學熱」,討論諸子百家典籍的著作有如雨後春筍。同時,年輕人可以閱讀許多蘊含西方思想的名著,真可如陳萬雄所堅持的信念一樣,「不用擔心」。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陳萬雄被中國人團結、互愛互助的精神所感動,「中國人摒除唯利是圖、道德敗壞的心,你會見到很多老師捨身拯救學生,出現很多好人好事,因此社會道德一直存在。我見到這些,很想把這些人和事寫成文章,讓其他人學習,啟發別人」。陳萬雄堅定地說:「越是艱難的社會、人心失落的社會,這些人越會出現。」他對人類發展表示樂觀,因為正是在歷史上一些艱難的時代,甚至墮落腐敗的時代,就會出現一些有靈光的人,為人類的前途思考,不斷關心社會及文化傳承。陳萬雄認為,在思想文化界,這些有靈光的人為「時勢造英雄」作出了最佳的詮釋。他的新書記錄和講述的,就是他所接觸的那些有靈光的人的故事。

相關信息


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綜合性出版集團,1988年在幾家歷史悠久的出版機構基礎上組建而成,業務種類包括圖書出版,書刊發行與零售、書刊、商業與安全印刷。其子公司附屬機構遍布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洲等地,屬下機構包括:香港三聯書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及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