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竹琴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表演者手持漁鼓、簡板說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樂器是竹制的漁鼓筒,故又稱“漁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現名。流行於四川地區。竹琴長3尺,直徑2寸,一端用魚皮或豬小腸蒙上。演員斜抱竹琴,用指尖拍擊竹筒下端;另一手持兩塊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銅鈴,筒板相碰時鈴響板響,音韻鏗鏘。唱腔分為中和調、揚琴調。
2008年6月7日,重慶市三峽曲藝團、四川省成都藝術劇院聯合申報的“四川竹琴”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69 Ⅴ-76。
清初,四川一些城鎮和水陸碼頭有道士流動於街頭閭巷之間,持漁鼓、簡板,演唱二十四孝之類的節目,唱的是“玄門調”、“南音調”。至光緒年間,始有非道流的藝人演唱,由街頭進入茶樓酒肆,名曰道情,所唱多是戲文故事。后因其主要樂器為一根長約3尺、直徑約2寸粗的竹筒,蒙以魚皮(或豬的小腸膜),以手指敲擊,發出清脆的聲響,故又易名竹琴。民國初年,四川梁山曾舉行竹琴大會,經過評詞、評調、評板,選出“三根半竹琴”,即杜成輝、孫成德、趙高峰、梁佩然(半根) 4人。這次大會擴大了竹琴在群眾中的影響。1925年前後,成都的錦春茶樓、重慶的大觀茶園成為演唱竹琴的固定書館。此後,書館日益增多,出現不少著名的職業藝人。從此竹琴進入繁榮旺盛時期。
《花木蘭》
四川竹琴有
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流派,前者又稱成都派,其創始人賈樹三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豐富唱腔,委婉細緻,韻味醇厚;中河調的代表是重慶的吳玉堂,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有氣勢。多為一人坐 唱。又名
道琴或道情。清朝初年流行在成都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最早始於道教勸善說道,曲調為“玄門調”與“南間調”。光緒年間,曲藝藝人利用其改唱《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使用樂器是長約1米、直徑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豬護心油皮(現用小腸皮),再以兩塊竹片子,長1.7米,加上
碰鈴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國初年始稱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與“單唱”。“群唱”是由5人組合坐唱。1953年首屆西南戲曲調演,由著名竹琴藝人楊慶文將坐唱的“群唱”改為站唱的一人獨演。竹琴唱腔“省調”又稱“壩調”、“上河調”,流行於成都地區。著名竹琴老藝人賈樹三又將
川劇、揚琴與竹琴融為一體,創出“賈派”竹琴。“賈派”竹琴擅說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圓,細膩入微。擊琴能奏出千軍萬馬之聲,似有波瀾壯闊之勢,曲目以《三戰呂布》《華容道》等為代表。
著名表演藝術家華國秀演唱川東竹琴
竹琴有“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藝術流派。揚琴調又稱“成都派”,其創始者賈樹三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來豐富唱腔,以委婉細緻、韻味醇厚、善於刻畫人物著稱。中河調的代 表是重慶的吳玉堂,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有氣勢。竹琴以散文解說,韻文歌唱。以第一人稱代言體為主,第三人稱敘述體為輔。說唱人物和故事,寫人狀物,抒情繪景,夾敘夾議,生動靈活。常見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時而摹擬角色,以不同的聲腔、口吻、情緒來表現不同人物的神態舉止及其內心活動;時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節發展的脈絡,描寫客觀環境,並品
評書詞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傾向與愛憎感情。竹琴曲目,除長篇《三國》、《列國》外,還有中、短篇《琵琶記》、 《鍘美案》、《白蛇傳》、《花木蘭》、《潯陽江》、《漁夫辭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對竹琴傳統節目進行搜集和整理,出版有《賈樹三竹琴演唱選集》。
四川竹琴第九代傳人胡馮(女)、黃曉鳴
四川竹琴又稱“道情”,因其伴奏的樂器是竹制的漁鼓筒,故又稱“漁鼓道琴”或“道筒”。竹琴長3尺,直徑2寸,一端用魚皮或豬小腸蒙上。演出時演員斜抱竹琴,用指尖拍擊竹筒下端;另一手持兩塊竹制的筒板擊打,板的上端系有小銅鈴,筒板相撞時鈴響板響,發出鏗鏘清脆的音韻。道情的起源,據相關文獻記載,是在明末清初之際,四川的城市鄉村常有雲遊道人,用“道情”的方式演唱戲善歌詞化緣,比如《二十四孝》等,唱腔多用玄門調和南音調。到清代光緒年間,開始有民間藝人模仿雲遊道士唱道情,於是逐漸形成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
四川道情又分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流派,前者又稱成都派,其創始人賈樹三廣泛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的優點,經過改良,形成唱腔豐富,表演細膩,韻味醇厚的演唱特點。由於道情曾大量借鑒揚琴的表演技藝,因此當時曾引起成都四川揚琴藝人的反對,后經當時身任四川巡警道道台的周孝懷出面干預調解,衝突才告結束,並開始稱道情為“竹琴”。道情中河調的代表人物是重慶的吳玉堂,其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富於氣勢。道情的演唱形式一般為一人坐唱。傳統劇目除長篇的《三國》、《列國》外,尚有中短篇的《琵琶記》、《鍘美案》、《白蛇傳》、《花木蘭》等,大多取材於中國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揚琴
道情這種獨特的民間曲藝形式,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多次高潮和流派間的相互交流。 1910年,由蔡覺之、鄧青山、李純山等道情藝人發起,首次在成都竹林巷清音閣茶園舉行竹琴坐唱。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四川的竹琴藝人云集梁山(今重慶市梁平縣),舉行規模盛大的全省竹琴比賽會,參加的藝人及玩友多達一百餘人。自此次竹琴界的風雲際會後,四川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了一批有影響的竹琴藝術家。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成都竹琴名藝人蔡覺之等又一路演出抵達重慶,與當時中河調的竹琴藝人趙高峰等進行交流,一時傳為藝壇佳話。
《三國演義》
竹琴演唱史上最為突出和成功的藝人,是成都的賈樹三,他的主要功績是把揚琴的演唱技藝吸收到竹琴當中,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彩腔”,成為名噪一時的“竹琴聖手”。作家肖平在《地上成都》一書中曾描繪過當年賈樹三在成都東城根街口錦春茶樓演唱竹琴的情景:“數百人屏住呼吸朝台上一望,只見賈瞎子(因賈樹三從小雙目失明,故觀眾大多親切地稱他為賈瞎子。)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舞台中央,挺腰靜默,像是一個千年樹樁或一口寺廟的銅鐘。凝神片刻,又見賈瞎子拿起身邊的漁筒、筒板在懷裡輕輕兩拂,隨著手指靈巧的撥動,一根竹筒、兩塊竹片便發出奇妙的聲響,彷彿五音十二弦都被一起調動起來。偌大一個書場內,頓時鴉雀無聲。前奏剛過,賈瞎子喉管輕舒,又應和著這鏗鏘悠揚的音樂唱出美妙的詞文來,那真是字字清脆,彷彿滿口的珍珠在滾動。觀眾弄不明白,這個身穿長衫、額上布滿滄桑皺紋的竹琴先生,哪來那麼豐富的感情,哪來那麼感人的力量。”
四川竹琴
現場聆聽過賈樹三竹琴的李思楨、馬廷森兩位先生在文章中回憶:“當瞎子唱到《李陵餞友》時,只聽得轉腔換調,調子迴環婉轉,七折八疊,百變不窮,越唱越高。爾時,歌 聲、琴聲難分難解,耳中但聞狂風怒吼,雪霧飛騰,胡笳報警,悲馬嘶鳴。接著,又是一陣嗚嗚咽咽,蒼蒼涼涼,悲悲切切之音。當唱到《
三英戰呂布》時,張飛鞭打,關羽刀剁,劉備劍刺,呂布方天畫戟上下飛舞,左遮右擋,直殺得煙塵滾滾,旌旗獵獵。戰馬嘶鳴,號角嗚咽,刀劍鏗鏘,殺聲震天。檯子中央一個瘦弱的瞎子,僅憑一兩件竹器和一個喉嚨,就把千軍萬馬之勢帶到了聽眾眼前,歌聲琴聲一罷,台下掌聲經久不息。”
傳統曲目近300餘支,以三國故事為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竹琴的傳統唱本、唱腔、演技、伴奏進行整理加工,編寫並演出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如成都市曲藝團楊慶文演唱的《趕豬的人》、萬縣市曲藝團華國秀演唱的《華子良傳奇》。傳統曲目除長篇《三國》 、《列國》外,尚有中、短篇《琵琶記》 、 《鍘美案》 、 《白蛇傳》 、 《花木蘭》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對四川竹琴的曲目進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有《賈樹三竹琴演唱選集》。
據有關資料顯示,20世紀40年代,英國倫敦大學東方文學研究院的畢業生西門華和瑞典人馬悅然二人,卻在成都華西大學研習
元曲和 中國文學語言時,慕名到各劇院和書場錄製過賈樹三的現場演唱(據1949年《劇趣周報》)。如今馬悅然先生還健在,並且是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之一,而名動蓉城甚至中國曲藝界的竹琴聖手賈樹三卻早已作古,不知當年那些珍貴的錄音是否還留存在世間。
新的演唱題材和新的演出場所,使四川竹琴的演唱形式和表演風格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除傳統的坐唱外,還有站唱加走唱,並藉助身體、四肢、面部表情等輔助形式,增加了竹琴的藝術表現力。在唱腔和伴奏方面,也有所革新,增添了時代氣息和民樂隊伴奏等形式,使古老的道情藝術獲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