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安三月三廟會

順安三月三廟會

順安三月三廟會是融民間藝術、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前後,是安徽銅陵順安鎮集市貿易的會期,俗稱“三月三”廟會。商販、農夫、藝人和市民等會聚集在集市進行交易,同時也會進行大量娛樂活動。

廟會概況


會期內,整個順安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南來北往的商賈小販,農女工匠、市民藝人比肩接踵,項背相望。近有本地鄉民,遠有江浙、兩湖乃至兩廣的行商,日市夜貿,及經關月不息。過去順安年年有會,五年一大會,十年一盛會。盛會時,鎮東邊的岳家山和西邊的菜籽灘都要搭台唱目蓮戲,一演就是四日四夜或七日七夜,即所謂“四夜紅”、“七日紅”。

經貿市場

“順安廟會”經貿市場以商品交換的類型大體分為:①牛市居首,交易量最大(後面祥述)。牛市帶動了生豬、豬仔、家禽、家畜的興旺。②鐵匠鋪與鐵制農具。前期有一大片打鐵爐子,現打現賣,訂製、改制都行,也備有一批現貨,如犁、鈀、耘耙、鋤頭、鐮刀,一般農村集市少見,這與早期經營礦冶鑄造傳承有關。③木竹農具。風扇、水車、禾桶、推車、水桶、扁擔、糞桶、糞瓢、木桌木椅、竹床竹席、粗木杆、細竹篙等。④農民直接出售的五穀雜糧、竹木柴炭、獸皮山珍、生薑老蒜、大豆花生。⑤種苗,即樹苗、花苗、葯苗、姜苗、山芋苗,大都是越冬和有一定繁殖技術性的農作物,一般都是些懂行的農民專業戶經營。⑥一些特殊行市有:修補類如補鍋、補碗、綳篩籮、磨剪子、鏟菜刀;;江湖郎中,大都是醫跌打損傷、腰酸背痛,所謂祖傳秘方(單方)和現場推拿,兼賣狗皮膏藥。平時這類買賣都是走街串巷、吆喝叫賣,每逢趕集就相對定位;宗教、迷信、婚喪喜事用品以及病殘老幼生活小件地攤,規模雖小但品種齊全。⑦小吃市場也不落後,酸甜香辣、口味各異,尤其是順安麻酥糖、大通醬油乾子、太平街燒餅特別走俏,供不應求,有時還很難賣到地道貨。
順安三月三廟會
順安三月三廟會

娛樂活動

“順安廟會”期間,娛樂活動讓人目不暇接,藝術形式呈現多樣化、大眾化。一是搭台唱戲,主要是“目連戲”,由藝人飾演的稱為“大戲”,用木偶表演的叫作“小戲”。一般演三、五、七天,演三天的居多,多數是“萬福堂班”(俗稱“黑手”的班子)。其次是“黃梅戲”,年年都唱,大都是“新民劇團”(桂月娥的班子)。以三十六本記為主,如鳥盆記、菜刀記、七仙女下凡等,後來也演新劇如“柳樹井”。還有“倒七戲”(廬劇),對江無為縣過來的班子,表演休丁香、借羅衣、討學錢等劇本。再有蕪湖或徽州的京劇(徽劇)班子,下江的錫劇也曾經路過。二是歌舞。民間歌舞是文化市場的主角。主要是民間歌舞、龍燈,滾龍和板龍起領頭作用,伴有獅子、旱船、蚌精、挑花籃、竹馬燈、蓮湘十番鑼鼓。表演民歌包括牛歌、門歌、山歌、情歌、勞動號子和民樂演奏。三是曲藝,以外來為主。雜技是“傻子班子”,魔術是南京來的。四是宗教民俗活動。以弘揚佛法的清涼寺、大明寺,香火興盛,和尚尼姑誦經,善男信女拜佛,祈福禳災,求嗣求財,十分虔誠。民俗根植群眾,有逛廟會相親、趕集談戀愛、新女婿上門、老姑娘回娘家、接親戚看龍燈、邀朋友賞牡丹等等五花八門。

廟會文化


“順安廟會”有個牛集市,歷史悠久。順安成鎮之初的一批北方移民擅長相牛羊、醫牛病、飼養仔牛和經營牛市。牛市正是由於有了這批外來移民的發起而欣欣向榮起來。
“銅陵牛歌”大約興盛於南宋時期,在順安周邊鄉村流傳甚廣,在沿江江南一帶也很有名氣。每至陽春三月,遠近買牛賣牛的農民前來趕集。當夕陽西下臨近收市的時候,距集市不遠名叫“羊湖”的放牛灘上,集聚了數不清的放牛娃和牛群,放牛娃們相約結伴而行,用歌聲吆喝呼應,在放牛灘上嬉戲對歌(斗歌)、“見風掛牌”、信口演唱。這時的“羊湖”灘聲浪一片,此起彼伏,形成了露天“牛歌大匯演”。演唱的牧童興高采烈,圍觀的民眾拍手稱快,為勝者加油,給輸者打氣,成為“順安廟會”的獨特景觀。
新中國成立之初,遵照政府關於發掘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民間文化藝術的指導精神,對牛歌作了選詞記譜的初步整理。從1954年至1957年,“銅陵牛歌”先後參加了縣、地、省三級民間文藝會演。1956年,銅陵縣從順安物色了一男一女放牛娃,十四歲的江世林和十七歲的吳慕珍,以“銅陵牛歌”的定名獲選共同參加安慶地區(時銅陵縣及順安鎮隸屬安慶地區)民間文藝會演,這是歷史上牛歌第一次從放牛灘走上城市舞台。不料一經演出,便贏得一致好評。次年又被安慶地區選送參加“安徽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更是一鳴驚人,著名作曲家時樂蒙稱之為“中華民族人民的天才創造”,大會評獎委員會授予節目發掘獎、優秀節目獎、整理獎和演出獎。此後“銅陵牛歌”一直是省、市、縣文藝團體的保留節目和許多地方電台,也包括中央台的音樂選播節目。1959年首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收編《安徽民間音樂(第二輯)》出版。1962年又被上海戲曲學校收編《民間音樂簡譜視唱教材》,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85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音樂辭典》設立了“銅陵牛歌”詞條,並摘舉歌譜作例。2006年“銅陵牛歌”被列為首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7年5月,又成為“安徽省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項目。這顆長期流浪在民間的“順安廟會”的藝術珍珠,經由發現、發掘,拭去塵埃,竟然光彩奪目,正式步入國家的音樂殿堂。

起因來源


據考證,順安原來是一座古驛站,由於某種原因水陸交通方便,居民漸漸增多,逐步形成農村小集鎮。西晉後期,北方戰亂,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史稱“永嘉南渡”。東晉王朝建立后,為了安置流民,統治者在南方僑置郡縣。當時銅陵一帶原屬宣城郡陽谷縣地,僑置後設定陵縣,縣治設在順安鎮。此後,順安日漸繁榮。隋統一后,廢定陵縣,併入南陵縣。唐初在順安設陸驛,命名為臨津驛。后又從南陵縣分出,改置義安縣,縣治仍設在順安。兩宋以後,圩田大興,順安附近的圩鄉都成了稻米產地。這樣,圩區的稻米、山區的竹木、東西湖的魚蟹水產都自然彙集到順安來集散。可見,歷史上順安就一直是銅陵地區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每逢春節以後,春耕之前為農閑期,氣候宜人,農民急需趁時賣出農副產品,添置鐵木農器,本地和外地的店戶商販也趁機向農民收購土產,出售日用品,這時在順安形成較大的貿易集市是可能和必須的。至於廟會形成是怎樣出現的,會日又為什麼定在三月初三,卻不見史載,無法考證。對此,當地民間有不少傳說,最具影響的是這樣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唐朝末年,天下大亂,順安一帶的貧民百姓遭戰火洗劫,慘死無數,所剩無寥寥。倖存者便蓋起一座神廟,定期祭祀,求神靈保護,祭祀日就定在三月初三。此後每年三月初三,周圍的百姓都趕來燒香祭神,祈求世道安寧,風調雨順,日久便形成了一種鄉俗,來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一些商人小販也趕來擺攤設點,做些生意。農民們也帶來糧食土產,調劑餘缺,互通有無。廟會便逐漸同商貿活動聯繫起來。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崇禎年間,順安金帶山(今順安農具廠所在地)住著徐喬、徐仲兄弟倆,他們克勤克儉,開墾荒地,種糧植樹,家底日漸豐裕。金帶山對面的岳家山(今順安小學址)住著一個名叫岳正保的員外,他對徐氏兄弟的家業非常眼紅,便串通京城的國戚和地方官員,誣陷徐氏兄弟私造兵器,有叛亂野心。官府派了三千官兵,於某年三月三這天包圍了金帶山,查抄了徐家,由於沒有搜到造反的證據,官兵便將徐氏的農具和糧油物品拋在屋外,搶了一些貴重財物溜走了。徐氏兄弟面對圍觀的鄉親,怨憤難言,決定離開順安。於是他們一面施捨財物,一面當眾揭露岳員外勾結官府欺壓鄉民的罪行,從此以後,每年三月初三,周圍農村的百姓都要到順安來燒香趕會,同時也帶來農副產品相互交易。久而久之,三月初三就成了順安地區一年一度的集市貿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