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崗

南京明城牆的中央

鼓樓崗,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南京明城牆的中央,靠近今鼓樓廣場地帶,原名黃泥崗,明朝在此崗上建有鼓樓,遂更名鼓樓崗,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明朝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旨在黃泥崗“左列鼓架,右列鐘樓”,用於報時。次年,南京鼓樓南京鐘樓建成。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康熙首次南巡來金陵,登臨鼓樓,兩江總督王新命立聖諭碑,又名“碑樓”。
民國十二年(1923年),被闢為南京鼓樓公園。
民國十七年(1928年),五條主幹道在此交匯,形成環島交通樞紐。

地理位置


南京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明城牆內中央的鼓樓崗上,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舊時南京城的報時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於政務,提醒百姓辛於勞作,京師迎王、接詔書、選妃等重大慶典的重要建築,是明朝京師的重要建築和象徵,也是中國古代官式磚構建築的代表。

文化奇觀


鼓樓是南京十大名樓之一,是我國建築文化的一大奇觀。它們或聳立山巔、或瀕臨大江、或巧藏於園,其視野之開闊、景觀之多樣、風格之各異,“極目所至,皆為風景。”樓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的高台建築,但那時用於觀星、瞭望、察敵等。漢武帝聽信方士“仙人好居樓”之說,便在上林苑建高樓,從此,造樓之風日盛。南京是十朝古都,歷史上造過許多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