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周筱芳的結果 展開

周筱芳

淮劇周派創始人

周筱芳,原名周為干,男,1929年1月12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阜寧淮劇小生。

代表作品《荊釵記》《唐伯虎點秋香》《鄭巧娘》等。

1977年9月16日逝世。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早期照片
早期照片
出身梨園,早年隨父周庭福、舅何益山及徽班文武小生曹錦香練功習藝,工小花臉和老生。

演藝經歷

7歲登台初演徽劇、京劇。
9歲扮演小花臉受稱讚,初步顯示其表演天才。
10歲與兄、姐合演京劇《大保國》受好評。
12歲改學江淮戲,同年在上海初露頭角,客串演出《殺子報》(飾王官保),後去淮安一帶演出。
1945年成戲班當家小生,與其父合演《山伯訪友》《孟麗君》等劇,漸成蘇北紅演員。
《荊釵記》中飾王十朋(右)
《荊釵記》中飾王十朋(右)
1946年夏第二次來滬,先於南市、昌平等戲院主演《唐伯虎點秋香》《鄭巧娘》等傳統戲,連滿數月,藝名大震。后應邀加盟麟童劇團,主演《賣油郎獨佔花魁女》《白蛇傳》等一系列大戲。
1949年積極參加慶祝上海解放的演出活動。
1951年1月與葉素娟等發起成立志成淮劇團(取意“眾志成城”),並在滬北大戲院主演建團后的首場演出——《東華林》,京劇大師周信芳觀摩演出並與演員合影留念。同年2月6日至3月24日,參加有13個劇種角逐的上海市春節戲曲曲藝觀摩競賽,主演《東華林》獲一等演員獎。
1953年先後3次謝絕上海市人民淮劇團延其加盟的邀請。
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會演,主演《郭華買胭脂》獲二等演員獎。
1956年演出《荊釵記》,創下連續爆滿4個月零數日的紀錄。
1959年11月自編、自導並主演的傳統劇《白虎堂》首次亮相於上海滬西大舞台,產生轟動效應;年底參加上海市話劇、戲曲、雜技、評彈青年彙報演出,主演的傳統劇《楊二舍化緣》獲優秀劇目獎。
1960年1月,在上海華光劇場主演傳統戲《游龜山》,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觀摩演出;同年夏赴北京出席中國文學文藝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並加入中國戲劇家協會。
《節振國》中的節振國(左)
《節振國》中的節振國(左)
1961年9月9日和10日以《白虎堂》《寶玉哭靈》參加上海人民大舞台舉行的聯合演出。
1962年在上海黃浦劇場主演《紅樓夢》《白虎堂》《珍珠塔》,連滿數月,傳為美談。
1963年以後以演現代劇為主,如《節振國》《東進序曲》《千萬不要忘記》《霓虹燈下的哨兵》《藝壇血淚》《赤道戰鼓》《電閃雷鳴》等。
1964年12月3日在鹽城市勝利劇場主演《節振國》,國務院副總理羅瑞卿大將觀摩演出,登台與演員合影留念,並對周派藝術作出高度評價。
1966年“文革”爆發,藝術生涯從此結束。
1976年1月8日聞知周總理逝世的噩耗后痛哭流涕,連夜創作著名唱段《哭靈車》。
1977年春應筱文艷之邀前往其寓所,商談日後加盟上海淮劇團之事。數月後病重。同年9月16日在滬含冤去世。
1979年(去世2年後)10月13日終於迎來了有關部門發出的《關於對周筱芳同志的複查意見》,指出:此前對其所作審查結論“純屬污衊不實之詞,應予推倒”,使其不白之冤終於得到徹底昭雪。也使周筱芳這位淮劇界公認的天才的表演藝術家的名字得以載入史冊,使後人得以聆聽他所留傳的經典唱段。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45年與張雲霞結婚。

健康狀況

1977年9月16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