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通志
廣東通志
廣東通志是明朝郭裴所著的一本記載廣東地方的通志。屬於明清兩代的地方志,記錄著廣東省內的事迹、氣候、風俗、水利、人物、藝術文化等等。
廣東通志
《廣東通志》從明代的《廣東通志初稿》算起,曾經編修了八次。《廣東通志初稿》共分四十卷,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由戴璟花了短短兩個月來纂修。內容包括了分野、山川、政紀、行次、疆域等五十多門。
《廣東通志》的第二次纂修是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由黃佐負責,到了1561年才完成。全書分七十卷,內容分為十一門六十九類,人物門佔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廣東通志》的第三次纂修是在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由郭裴、王學曾、袁昌祚等人負責,到了1602年才完成。全書分七十二卷,內容分為三十五門。
第四次纂修是在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由金光祖負責,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完成。全書分三十卷,共三十門。
第五次纂修是在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郝玉麟負責,翌年完成。全書分六十四卷,共三十五門。
第六次纂修是在清乾隆二十三年(1730年)由黃佐負責,翌年完成。全書分二十四卷,共四十七門。
第七次纂修是在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由阮元負責,道光二年(1822年)完成。全書分三百三十四卷,共十九門六十八目。
第八次纂修是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戴肇辰負責,光緒五年(1879年)完成。全書共一百六十三卷,分十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