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舍勒

馬克斯·舍勒

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德國著名現象學哲學家。在現象學早期是地位僅次胡塞爾的現象學泰斗.海德格爾曾說"舍勒是全部現代哲學的最重要的力量

成就及榮譽


"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是德國著名 基督教思想家,是現象學價值倫理學的創立者,知識社會學的先驅,現代哲學人類學的奠基人。舍勒的思想博雜多方,是德國哲學界繼謝林之後的又一位神童,不停地在“漫遊”,他的研究遍及倫理學、宗教哲學、現象學、社會學、政治思想、形而上學和哲學人類學等諸多領域。他的朋友加塞特(Ortegay Gasset)把他作為生活在歐洲的最偉大的思想家而提起;海德格爾把舍勒當作一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所有其他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受其恩惠的。“儘管舍勒的思想在歐洲二十年代末受到讚賞,但他的名聲就像彗星短暫的光輝很快消褪了。直到二戰以後,納粹德國倒台,向著存在主義、科學哲學、馬克思主義、分析哲學、胡塞爾現象學、結構主義和解構的發展趨勢,舍勒思想在德國以一種緩慢的速度保持著復甦。”(參Manfred S.Frings,The Mind of Max Scheler, Marguette University Press, 1997,S.11-12)舍勒思想也在美國、法國、韓國、中國、日本、波蘭等國越來越受歡迎,許多重要著作被相繼譯成多國文字出版,但相對來說,舍勒思想依然受到忽視,這與其思想的豐富深刻是極不相符的。

個人履歷


1928年,舍勒因心臟病突發而猝死在講台上,他一直思考著的哲學人類學與形而上學方面的著作均未完成。所幸,他留下了大量手稿和講課稿。後來,在海德格爾的主持下,舍勒的遺孀瑪麗亞(Maria Scheler)自三十年代開始編輯、謄寫並整理舍勒遺稿,並自1954年開始編輯出版《舍勒全集》,一直到她1969年去世。瑪麗亞去世后,《舍勒全集》由著名的舍勒研究專家弗林斯(Manfred S.Frings)接編,至1997年《舍勒全集》十五卷已全部出齊。
◆馬克斯·舍勒研究狀況述評/張任之
◆馬克斯·舍勒的生平與著作 /M.S.Frings
◆“國際舍勒協會”的歷史/W.Henckmann
◆“北美舍勒協會”成員表
中國現象學網刊發的舍勒原典漢譯
馬克斯·舍勒的哲學(Alfred Schütz/著 江日新/譯)
編者按:本文原是Alfred Schütz應梅洛—龐蒂之邀,為其主編的《著名的哲學家》(Paris:Lucien Mazenod,1956)一書而作的Max Scheler:1874-1928一文,后收入Alfred Schütz,Collected Papers Ⅲ(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6)。中文載於A.Schtüz:《馬克斯·舍勒三論》,江日新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在收入本網站時,校對者對原文中的人名按照大陸的習慣作了統一,但相關術語的譯法則予以保留。
舍勒論宗教經驗的現象學(M.S. Frings/著 張志平/譯)
編者按:本文為Frings, Manfred.S., The Mind of Max Scheler.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Guide Based on the Complete Works.(Milwaukee: Marqette University Press, 1997)一書的第四章。全書的翻譯由張志平、張任之合作,正在進行之中。這次為了做“舍勒紀念專欄”,編者特邀請張志平先生對該篇文字作了進一步的整理修訂,先行發布,供有興趣者參考。謹此感謝張志平先生的支持和勞作。
舍勒的倫理學是德性倫理學嗎?(Philip Blosser/著 鍾漢川/譯)

個人其它信息


編者按:本文為Blosser, Ph., Scheler’s Critique of Kant’s Ethics.(Athens, OH: 1995.)一書的附錄。這次為了做“舍勒紀念專欄”,編者特邀請鍾漢川先生翻譯、校對了這篇文字,發布以供有興趣者參考。謹此感謝鍾漢川先生的支持和勞作。
感受現象學究竟意味著什麼?(倪粱康)
編者按:本文是倪梁康先生新著《現象學運動的始基——胡塞爾〈邏輯研究〉導讀》的第七章對第五研究的導讀,曾在2003年10月武漢現象學年會上宣讀。
舍勒現象學中的身體(劉小楓)
編者按:本文原為劉小楓先生在中國現象學第二屆年會(香港)上宣讀的論文,載於劉小楓:《個體信仰與文化理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舍勒的《愛的秩序》/張廷國、張任之